分享

壬辰战争》一书

 易 者 2019-09-08

2003年,塞缪尔·霍利在独自一人花费四年时间研究和写作完成《壬辰战争》一书后,开始寻找出版社。他联系了若干文学经纪人和出版机构,将自己的作品描述为面向大众的通俗历史读物,向他们推销。然后,他回到家,期待至少能有几个人会答复说对此感兴趣。他等到的,却是47封拒绝信。

然而,2005年,这本书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2008年再次加印。近日,《壬辰战争》中文版由后浪出版公司再版。

塞缪尔·霍利出生并成长于韩国首尔,在加拿大皇后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学位后再次返回东亚,旅居韩国、日本,2007年以后在韩国历史悠久的延世大学任助理教授。在《壬辰战争》一书中,他以史诗般的笔法,讲述了在16世纪的遭遇。

1592年,刚刚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在野心的驱使下,动员近16万远征军入侵半岛,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囊括其所知的整个世界的庞大帝国。战争初期,日军一路长驱直入,短短一个多月便攻下的开城、平壤,兵锋直指鸭绿江边。关键时刻,明朝万历皇帝决定出兵援朝。中朝联军在一系列陆战、海战中大败日军,双方陷入僵持。经过反复和谈与厮杀,日军最终撤退,中朝联军取得最后胜利,壬辰战争结束。

壬辰战争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大战,动员的兵力和战争的惨烈程度远超同时期欧洲任何一场战争,它重塑了17世纪初的亚洲政治格局。此战过后,明朝进一步衰弱,并最终灭亡;王朝进入漫长的黑暗期;丰臣政权元气大伤,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日本统治权,在江户建立幕府。壬辰战争给半岛的人民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时至今日,它仍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东亚国际关系。

作者综合运用多国史料,全面、客观地描述了这场大战。在他看来,理解了壬辰战争,就理解了现代东亚国际关系的历史根源。

本报记者 李宁

(李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