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年代的成都,生活在抗战大后方

 dongchang 2019-09-08

【成都茶座】成都人喜欢坐茶馆;茶馆里卖花生、瓜子,可以谈生意、擦皮鞋、掏耳朵、打长牌、搓麻将、闷瞌睡、舒筋骨、写文章等。茶馆聚集了社会的三教九流,不分高低贵贱。

【成都茶楼】成都茶馆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清末时期成都的街巷有五百余条,茶馆就有四百五十余家。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各种大、小茶馆;茶馆遍布成都城乡的各个角落。

【成都华西联合大学的生化系学生和教师】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基督教会创建的华西协合大学(华西联合大学前身)开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国人掌握了教育主权。

【成都华西联合大学医学院正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协合大学与其它各地教会大学合并成立华西联合大学。由于这是由五所大学构成的,在当时,联合大学也被称为五大学。

【成都杜甫草堂】759年,杜甫携家人入蜀,来到成都。次年,在西郊建造茅屋(成都草堂)居住。765年,杜甫一家迁居搬离,草堂逐渐损毁。很久之后,韦姓文人在遗址将茅屋重建。

【成都杜甫草堂】草堂毁于明末兵火;清朝的多位皇帝曾对草堂重建、修缮。军阀混战,草堂被用于伤兵病院、军队马厩;匾额多被官兵当柴烧了。五十年代初,草堂在重修后开放。

【成都华阳县文庙】华阳县文庙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抗战时期,北京燕京大学迁至成都;陕西街作为校本部,男生宿舍安排在华阳县文庙。文庙大成殿用于餐厅,宿舍在文庙廊屋。

【成都温江苏坡桥,科学仪器工厂的工作人员。】555年(西魏恭帝二年),设立温江县制。明朝、清期,该县均隶属成都府。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温江县为第一督察专员公署治地。

成都老照片,1943年-1944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