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olaizzi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7步骤

 洪梅6jraxg3utr 2019-09-08

现象学研究(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是质性研究的一种,也就是质性研究的包括范围更大一些,有些老师还是容易搞混。

现象学研究一般分为两种:描述性现象学和解释性现象学。但不管是那种,一般我们在分析资料的时候都是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7步骤来对资料进行分析。

Colaizzi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7步骤有着严格的流程,在进行分析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下面的流程和描述进行。

Colaizzi现象学分析7个步骤及描述

下面我们以“护理学生临床实习体验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为例详细讲解一下Colaizzi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7 步骤:

第1步:充分熟悉资料

仔细、反复阅读每一个文本,并结合现场笔记充分熟悉和了解研究参与者所提供的所有资料。这个阶段就应该将自己的预设“悬置”,只要求研究者对所研究现象有一个整体印象或感觉,尽量避免做出任何抽取主题的行动或标记有意义的单元。

第2步:识别有意义的陈述

逐字逐句阅读文本,将反复出现、与研究问题相关的重要的词、句画线。例如样表1所示。

第3步:构建意义单元

研究者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构建/编码含义,但尽可能“悬 置”自己已有的与现象相关的预假设(尽管如此,Colaizzi认为很难完全“悬 置”)。构建意义单元(meaning unites)是研究者用专业敏感性和开放的态度从重要陈述中综合而来。本次研究,确定了120个“重要 陈 述”,并剪贴到另一个表格中,之后反复推敲、归纳构建了32个意义单元;再由2位研究者核对并达成共识。样表2举例说明如何确定意义单元及归类。

第4步:聚类主题

对所有意义单元进行推敲、反思与想象,并类聚为主题(theme)雏形。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并非只关注所罗列的意义单元,在推敲、反思与想象中还应该参考每一个重要的原始陈述,因此,研究者的直觉(intuition)在这一步发挥重要作用。2位或以上研究者同时进行这一步对保证研究结果的形成很重要。样表3举例说明如何类聚为主题。

第5步:详细描述

在这一步主要是对第四步骤中所产生的每个雏形主题进行定义和描述,并可摘取和插入一些典型的原始陈述在每个主题描述中。一般情况下,每一个主题中最多可以有3-4个原始陈述。样表4举例说明如何对雏形主题进行定义和描述。

第6步:产生基本结构

这一步主要将类似的主题雏形及其描述放在一起进行反复比较,辨别和抽取出相似的观点;然后构建一个简短而具密集意义的短语,即主题。Colaizzi也强调这一步是优化和尽可能对现象约减(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的关键步骤。样表5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对比、浓缩、化约而形成主题结果。

第7步:验证基本结构

将所产生的主题结构返回给研究参与者,进行求证,询问是否捕获了他们的真实经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有偏悖,研究者必须从第一步开始重新逐步分析。虽然这是最后一步,但 一般都是在第一次访谈时就会向参与者说明大约在 什么时候将初步结果反馈给他们以求证。

本文以一个实际范例——护理学生临床实习体验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详细阐明了Colaizzi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的7个步骤,包括:充分熟悉资料,识别有意义的陈述,构建意义单元,聚类主题,详细描述,产生基本结构和验证基本机构。研究者应严格按照这7个步骤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方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完整、真实与可信性。 

参考文献:刘明.Colaizzi七个步骤在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11):90-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