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渐消凉意渐起,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悄然来临,听说在白露这一天有祭祀大禹、喝白露茶、糯米酒等传说和习俗,不甘平庸的文人墨客们也有着许多过白露节的做法和诗作。先来看一看一千二百多年前,54岁的诗圣杜甫是怎样过白露节的。 ![]() 公元766年的白露节,诗圣杜甫已经54岁了,这时的他已经不在是当年那个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热血青年。 此时的他历经风霜,从成都草堂一路漂泊到夔州,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下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他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并买了四十亩橘园,雇了几个雇工一并管理和劳动,以解决日常生活所需。 ![]() 白露节这一天,杜甫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为《白露》的诗,记录了他这一天的行踪,也让我们有幸知道,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堪称诗圣的他是怎样过白露节的。全诗如下: 《白露》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 这一天是白露时节,秋高气爽的早晨,大诗人杜甫一早起来,就兴致勃勃地纵马来到郊外,一来可以欣赏秋天的景色,二来可以看看自己管理的公田和自家的橘园,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随着嘚嘚的马蹄,一路上的树木随着马儿的奔跑快速向后退去,橘园已远远展现在诗人眼前。 ![]() ![]() 橘园的旁边就是渡口,放眼看去,刚好有小船从溪口缓缓驶入碧绿的江中,乘船渡江的人们,悠闲地坐在小几旁,唠着闲话,看着鱼儿在江水中欢跃。 橘园、绿树、金橘、溪口、碧江、渡船、乘客,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秋景图,在大诗人杜甫的眼前铺陈开来,让他暂时忘却生活的结据和烦恼。 看着小船渐行渐远,大诗人杜甫重又骑上马儿,在橘林中穿行,策马杨鞭时惊起了树上的飞鸟,橘林深深,曲径通幽,岔道丛生。 ![]() 看着这丛生的岔道,杜甫一时遐思蹁跹,如果林中只有一条小路多好,那骑者就可以信马由缰不假思索地走下去,直到橘林尽头。可是一旦岔道多了,就怕走着走着,面对前面出现的许多岔道,让你选择,不知该走那一条好。这就像人生,前方会有未知的一条条路等待着你去进行痛苦的选择,选择正确,能让你享用一生;选择错误,一生都暗无天日。 ![]() 就这样,白露节这一天,杜甫在户外,或信马由缰、穿林越路,或橘园漫步、溪边观景,一日看尽秋天的唯美景色,并写下一首情景交融广为流传的好诗《白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