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华秋实班】探索生命科学 参与社会实践——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探秘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9-09-08

2019年的暑期如约而至,春华秋实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紧锣密鼓地组织起来了。家委会在老师们的支持下,积极选材、缜密策划,终于优选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参加科普开放日活动。

北生所是做什么的呢?普及一下:北生所是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地方,它所研究的范围涉及从基础分子生物学到生物化学、病毒学、神经生物学到疾病相关的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研究成果可以在脑疾病干预策略中等多方面进行应用。

上述介绍太抽象了,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班级群针对这次活动搞了个预通知,通知中使用了“小白鼠”“脑电波”“实验室”等关键词进行了发布。待到正式报名通知一公布,瞬间名额报满。哇,大家都好积极啊!

2019年7月19日,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活动日期。校门口集合完毕后,向着大家心驰神往的地点,出发了!

01

第一步

参观人员签到,工作人员讲解注意事项

到了北生所,每个同学都正式签到,并领到了一枚特殊的徽章。大家都兴奋的将徽章别到了胸前。工作人员认真讲解了整个活动流程,以及活动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北生所有20多个实验室,同学们本次参观的是曹鹏实验室;为不影响其他实验室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全程要保持安静;未经允许不能触摸精密仪器及实验试剂等。

 参观前合

逐一在签到表

 每人发放一枚活动徽章

02

第二步

参观曹鹏实验室,进行实验小操作

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曹鹏实验室。实验室阿姨用精密仪器操作并讲解了1毫升与1微升的区别,并让同学们逐个体验了仪器的使用。并且观看了实验室叔叔正在对操作台的小老鼠进行脑部电波实验。实验室阿姨还用精密仪器现场切割了小白鼠的脑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让大家观察。大家还都看到了从美国进口的专用于实验的小白鼠、小灰鼠,以及刚刚出生的鼠宝宝。

曹鹏实验室

实验室阿姨讲解专业滴管的使用方法,以及1毫升与1微升的区别

同学们自行操作使用滴管和量筒,量取1毫升水滴

 同学们使用的专业工

 阿姨使用专业仪器将小老鼠脑组织切割成透明薄

 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脑切片

 实验台上正在接受实验的小黑鼠

  刚出生却不幸夭折的小老鼠

03

第三步

观看科普PPT报告,互动讨论

同学们来到会议室,实验室叔叔利用PPT,给大家讲解了《小鼠的趋利避害行为》科普知识。了解“战斗-逃跑”反应是指人和动物在面临生存威胁时表现出的应激性生理反应,帮助个体更有力地战斗或逃跑,以增加生存概率。

在某些人群中,过度或反复的“战斗-逃跑”反应引发一类称为创伤后压力应激障碍(PTSD)的疾病,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揭示其中原理,为发现PTSD的发病机理及最终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

听完叔叔的讲解,同学们积极发问互动,诸如“为什么不用蟑螂做这样的试验”“小白鼠遇到大故乡鹰会不会也勇于搏斗”“老鹰和蟑螂同时出现时小老鼠会如何反应”等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小鼠的趋利避害

 小鼠脑切

集体观看学习

 互动提

04

第四步

发放结业证书,感谢叔叔阿姨的接待

互动结束后,研究室主任曹鹏博士为每一位同学颁发了活动证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增长了同学们的知识,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让大家对生命科学研究有了初步的认知。

家铭同学说:“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生命科学已经发展得这么先进了,能作用于生物的大脑,进而影响到行为。”

佳宸同学说:“进入实验室认识并亲自操作了专业滴管和显微镜,知道了称重器上那个新奇的玻璃罩,是为了把空气抽出来,使称重结果更准确。”

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的遵章有序,言行得体,需要安静的时候静默,需要互动的时候主动,充分展现了清华少年的文明形象,获得了北生所叔叔阿姨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也向叔叔阿姨们表示了感谢,最后以鞠躬礼做为本次活动的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