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刘伯温,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是军事家的身份以及他的贡献,但是今天小编想要介绍的并不是他的这一身份,而是他文学家的身份。他曾写过一首诗“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要想深入理解它,就要了解它创作的背景,那么它究竟是为什么人所写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它的故事。 在明建立的初期,各种势力并存,如若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朱元璋不得不四处清缴其他势力,当然也是为了让自己掌管的范围更大一些。就在这个时候,贵州就有一波人蠢蠢欲动,为了将这股力量彻底消灭,朱就派了30万人的军队西征。 这三十万人几乎全部都是来自江南一带的汉人,在被派去贵州之前,他们一点都不了解那里,在他们心里只有自己的家乡江南,即使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们仍然爱着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所以他们对故乡的感情非常深,非常尊重自己故土的文化和传统,即使来到了异地贵州,仍没有抛弃原来的风俗,包括语言、穿着、饮食习惯等等一直传承了下来,一开始他们称自己是“南京人”,后来结合当地采取的政策,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代号“屯堡人”。 这些本是江南的人初次来到贵州,再加上是来讨伐的,所以定是不受当地人的欢迎,再加上当时的交通并不便利,所以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即使是在600多年之后的今天,他们仍然传承着当时江南的传统,有着传统即使在江南也很难找到了。 刘的这首诗正是送给这些本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但是为了维护和平,朝廷派遣他们去相隔几乎有万重山的贵州,即使他们心中有再多的不情愿,但是君命难违。但是他们并不会白白做出牺牲,他们的牺牲会有回报,在他们的建设之下原本相对贫瘠的贵州也会像江南一样富庶。 刘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理解百姓的疾苦,表达他对兵将们的同情,同时也希望他们不会辜负付出,能够换来当地的发展,能够为朝廷的稳定贡献力量。了解了这个堡子的历史后,小编对此非常好奇,想亲身体验一下原始江南的风俗,你是不是也想去这个神奇的堡子参观一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