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阎凤桥教授: 超然于物我,度过纯粹的校园时光

 昵称30214245 2019-09-08

2019年9月4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在教育学院新生入学教育为2019级教育学院硕士、博士新生讲授新生第一课。

各位新同学:

上午好,欢迎大家进入教育学院、开始新的硕士或博士学习,希望大家在教育学院渡过愉快而充实的时光,不负韶华。

院长的职务给我较多发言的机会,谈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思想和看法。我是今年一月份上任的,在我任期内,我将有四次出席开学典礼的机会。今天是我任期内的第一次开学典礼。对此,我很珍惜。说真的,每一次讲话都是一种考验,考验自己的学识和水平,也考验自己的用心程度,所以每每感到责任和压力。要想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真不容易,只能从实道来。下面,讲自己三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以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经济连续四十年持续的增长,让中国摆脱了贫困,明年将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今后我们国家会变得越来越富裕,不断缩短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甚至会超过西方国家。虽然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把市场机制用好,不断挖掘社会发展的潜力,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经济形态将会进一步升级。

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性日益提上议事日程。价值观是精神文明的一个要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已经有高度的概括和精辟的表述,共有24个字,分为三个层面。在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人说,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字数多了一些,不容易背下来。我想,多背几次,记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其实质含义。作为教育学院的研究生,我们不要停留在认识的初级阶段,而要把它作为学术内容去仔细研究,在研究中去理解它的全面内涵。我们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把崇高的思想当作教条去对待,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学习者的反感。记得,1997年的一天,去我爱人的姐姐家串门,看到她上初中孩子的一本思政或社会方面的课本,有关香港回归,整本书都是抽象的说教,不用说上初中的孩子读起来费劲,就是成人读起来也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讲述香港作为租界的割让过程,在具体生动的事例中还原于鸦片战争年代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我们将会更好地理解香港及其回归的意涵。

如何才能更好地领会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呢?我建议,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解读。比如,要想理解什么是富强,就应该认识贫穷是什么;要想理解什么是自由,就应该认识不自由是什么,以及自由主义、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又各是什么。从学术的角度看,我们不仅要知道民主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其对立面专制是什么,从专制向民主转变的条件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民主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而在什么条件下,民主制度则徒有虚名,甚至会造成混乱无序。在概念系统的连续光谱中,核心价值观与其对立面共同构成我们研究的若干命题,当我们做这样一番研究考证,我们将会认识世界和中国,认识世界中的中国和中国面向的世界。希望别样的学习形式带来别样的学习效果。在学校组织的院系党委书记述职会中,我也曾提议认真地学习经典和原著,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这里,我再次提出,愿与大家共勉。

在德育和思政方面,我们提倡同学树立看问题的国际视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2016年暑假,我随着一个北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去广西梧州,从梧州市到藤县,再到下面的乡镇和村落,越往下走,越有感触,在那里才能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基层社会。今年暑期,我又与两名同学到云南德宏傣族和景颇族自治州,体验边疆地区的社会生活。走一圈下来,再去阅读相关的文献,就会有一种亲近感和画面感。今年暑期参加几个活动,知道其他院校也十分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上海科技大学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到西部地区参与几周的社会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本科同学,在四年学习中,每年都有不同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于教育专业的认同。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这方面,我很钦佩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也欣赏文学家的民间采风,实践出真知。为了将想法变为行动,我们学院筹集了部分资金,资助学院的学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正在设法建立一些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和社会实践基地。

二、学比教更重要

研究生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形式,其学习方式应不同于其他层次的学习方式。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以更好地应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呢?我想,这可能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进入教育学院,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学院对学生的期望是什么,培养学生的出口是什么,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等切实问题。可以诚实地告诉大家,我们对于出口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规定,今后的职业发展主要取决于各位毕业生的选择。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较多的硕士毕业生进入工作领域,工作单位五花八门,部分同学选择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当然,多数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单位任职。作为个人,我希望更多的同学以学术为志业,成为我们的同道人。但是,谁也不会强求你去这样做,因为北大不是在训练人才,而是在陶冶人才。无论今后路在何方,把握好当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是首要的问题。

最近,有一个词对我触动很大,这就是“清零”。有人说,从中学到大学要进行一次清零,把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清掉,这样才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或博雅教育。从本科到研究生,是否也需要来一次清零呢?我想,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进行一次清零,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从功利倾向的学习方式向超然学习方式的转变。既然就业前景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无论你如何努力或者如何不努力,何不潇洒地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置之度外,少一些焦虑,多一些愉悦

前些天,北大原副校长王义遒老师给我们学院烟台大学领导干部研修班的学员做了一个报告。他讲他经历过的几件事情,听了感触很深。他请教中文系的朱德熙先生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事情。朱先生认为,大学的教学无所谓教学法,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教师学问深,二是对学生负责。一批六十年代化学系入学的大学生,三十年后返校,问他们谁的课教得好?回答说,黄子卿。问为什么?回答,从来没有听懂过他的讲课,因为教师口音太重。这样,学生必须自己花功夫课后消化,反而对知识掌握得最牢固。另一位老师叫陈建功,讲识别函数,刻蜡板的工人不懂数学,因此讲义错误百出,逼得学生自己去学习,学生们在纠正错误的过程,把知识掌握了。看来,过去的大学生重视如何学,而不太受如何教的影响,这使得在艰苦的条件下,锤炼了自己,增长了本领,做出了后人不可企及的学术成果。

下周,大家就开始上课,会体会到学院的老师们讲课内容和方式各异,有些你喜欢,有些你不一定喜欢。但是,不论你是否喜欢,都要认真对待学习内容。如果只关注修学分和上课刷脸,而不去认真阅读,不经过一番思考,什么内容都不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持欣赏与批判的学习姿态

北大师生都是幸运的,在这个园子里可以接触到那么多的杰出人才,近距离地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互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在任意一天里能够享受到的高水平讲座是其他许多地方学生一生都难以得到的机遇。这样说,基于一个基本判断,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及其感受是其他方式无法完全取代的。当交流的内容变成文字稿或者PPT,根本无法传递现场交流的信息和感受,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

现在,学科评估影响很大,或好或坏。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是,北大教育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毕业生培养质量排名很靠前(好像是第四),但是培养过程指标得分则靠后(第30名左右)。其实,对此大可不必认真。但是如果非要理论一下的话,我想,北大教育学院是北大的学院,学生的活动70%发生在教育学院这个大楼里,另外30%的活动发生在楼外,楼外30%的活动应该考虑进去,才能比较全面地考虑我们的教育过程。因此,我建议大家要充分地利用北大的优越学术条件,在一个大舞台上去拓展自己,不要拘泥于学院,更不要拘泥于系甚至导师的组会。这里,我们鼓励对学科的忠诚度低于对学校的忠诚度。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同学这样讲,“我不能给老师丢脸”。听了以后,颇为感动,紧迫的生活逼得学生如此早熟,老成于人情世故。其实,这种说法和作法都有可商榷之处。你首先是为自己学习的,要对得起自己,至于与其他人则关系不大,因为你挂科,谁也不能替你受罚,当然你获奖,导师也会感到荣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放下包袱,轻松探索。

个体的学习过程不是单向线性的,而是曲线复合的。当我们刚刚认识到一点规律,肯定了一些,马上就会遇到反例,智力上的挑战要求我们把反例也包容进去,认识就如此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具体的有效学习方法,大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摸索,在探究中享受收获和愉悦。

我要和大家说的就是这些。虽然开学典礼是一种重要的仪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第一课”来对待,但它不是演出,来日方长,我们今后可以以各种方式继续交流。如果大家愿意与教师们或者其他机构和领域的人员交流,可以通过研会或院团委提出来,可以以讲座、午餐、茶座等形式进行,你们组织和参与,学院买单。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四个英文单词,均以P开头,第一个P是puzzle,有一种困惑之心,这是驱动你探究未知和取得进步的内在动力;第二个P是passionate,做事要有激情,自如地调动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三个P是persistence,要有持久的韧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一个P是potential,充分发挥你的潜力,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预祝中秋节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