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鞍山游记

 sxweimin 2019-09-08

去年陪外地朋友游徽州,他们对歙县的太白楼很感兴趣,并告诉我准备去马鞍山拜谒李白墓。这激发起我的向往之情,何况马鞍山有采石矶。2008年6月,终于等到去马鞍山的机会。

5日,我们经铜陵稍作停留,傍晚到马鞍山市当涂县城。说来也巧,晚上入住的宾馆旁边有山名黄山,与举世闻名的黄山同名,而我们却是黄山人。我们慕名登高,顺路达顶峰既无险又无奇,在稀疏的槐树下随处可见坟墓。此山有塔因山取名黄山塔,塔边有碑,记载着它的过去和辉煌。尽管此塔“关乎一郡生齿人文于是乎赖”,但是,除了塔的附近梨树上结着小小的未发育成熟的果实有些生机,没有一丝一毫引人之处。在返回的路上,遇到山脚下广福寺僧必修,他介绍说,李白有诗云:“送君登黄山,长啸依天梯”,天梯即为黄山塔。或许这就是今人与古人的不同,古代名流好登高游玩,山水因是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6日到马鞍山市内,知道有朱然墓。朱然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关三国时期考古的一项重要发现,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大、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参观朱然家族墓地自然列入日程。因为采石矶为“长江三矶”之首,位于采石矶附近的太白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皆名声远扬,不可不去。因时间关系我们决定不去李白墓地大青山。李白墓地在青山,李白诗文在我心,这算作最好的自慰。

我知道马鞍山是钢城,到了马鞍山,又知道马鞍山有一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旅游项目,我潜意识中自然地把马鞍山与黄山联系起来。马鞍山市一县三区168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有124万人口,黄山市三区四县98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49万人口,马鞍山市的经济实力却远强于黄山市,这就不仅仅是自然禀赋和地理位置使然。马鞍山的同志说,马鞍山“以钢为纲”,但马钢的原料主要依赖进口,马钢如果没有技术上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我想,如果黄山市能在旅游之外找到发展经济的“纲”,黄山的潜力是巨大的。

在马鞍山游玩,李白始终伴随着我们。当然,如果我自信地说自己了解李白,那是在自欺;如果我煞有介事地传播那些神话,那是在欺人;如果我忽视众多名人典故轻飘飘地说景,那就必将被人当作笑料。但是,我还是要说,如果把李白到徽州寻访许宣平与李白“悦谢家青山”联系起来,我们便能感悟出李白“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内含。

因为朱然墓园在施工,我们没能看到朱然墓,只看到朱然家族的墓穴和一些出土文物,仍然有收获。比如,在那个铜熨斗面前,我不仅感叹古人的智慧。导游说,铜熨斗以木炭为热源。同行的朋友问,如果中国能适时地发明电,哪会如何?大家会心一笑。

6日晚在马鞍山市区一家酒店住宿,想起马鞍山特产采石矶茶干,新的品牌“金”,我忽然领悟:所有伟大的事业,都不是独角戏,而是接力赛。7日早晨,我们返回之前,特地去超市买了“金菜地”,我们要把马鞍山的“金菜地”带到黄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