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很羡慕老一辈人之间的感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似乎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今年是她爷爷奶奶的金婚纪念日,半辈子的朝夕相处,相互扶持,一路就这么走了过来。每次一有好吃的,好用的,爷爷都会想到给奶奶带一份;奶奶知道爷爷爱喝汤,就坚持给爷爷煲了50年,风雨无阻。用她爷爷的话说,每天一睁眼,看见奶奶在厨房忙活,便觉得心安。偶尔他们也会闹小别扭,但别扭过后,互相给个台阶下,俩人就和好了。—奶奶会对着坐在床边的爷爷说,你的臭袜子快脱下来,还洗不洗了。  她和男友是异地恋,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深圳,公司器重她男友,特别安排了他去分公司驻扎。俩人一年见不到5次,扳扳手指头就能数出来。 刚开始,他们还能每天通个电话,发发微信。但慢慢地,通话时间越来越短……身处环境的不同,让俩人没有了共同话题。 其实,我朋友一开始也想过要不要跟过去,但考虑到父母都在身边,她的工作也在这里,重要的是,她以为他们可以度过这场“距离”的考验。 但现实很残酷,当你生病时,你最希望的并不是电话那端的“多喝热水”,而是你能出现在我面前。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就是一个人在身边,分享喜悦,承担悲伤,不用说很多话,简单的陪伴,就能带来莫大的力量。 综艺《少年说》中,一个小男孩控诉父母只顾着玩手机,甚至为了不让男孩打扰他们,还塞手机给他玩。在他眼中,似乎手机才是父母的孩子。对孩子来说,渴望陪伴的需求远远大于物质上的养育。身体虽然长大了,心却受伤了。有多少父母,在回头想要和孩子好好相处时,已经为时已晚。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正确的陪伴,会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在一朝一夕间的陪伴中积累彼此的感情,认认真真走完这场预定好的情缘。当然,我们不能只要求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在我们长大后,给父母最好的回报也是陪伴。歌手费玉清宣布隐退时,曾在亲笔信中,写道,“当父母亲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母亲患癌时,他尚能一直陪在身边,但父亲却因为工作,连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这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从此,母亲最爱的歌声,不知该唱向何处;自己疲累时,不知该往何地停靠……陪伴之所以温暖,是因为在这世上有那么一个人愿意把最珍贵的时间给你。也许他们能给你的东西微不足道,但却是他们尽其所能可以给你的全部。一个人一生可能会遇见许多人,有的只是点头之交,有的可能相谈甚欢,但真正的知己必定是三观相合,共同成长,见证成为最好的自己。综艺《真正的朋友》中四朵金花是已经超过20年的友情,她们会互怼,也会用自己的温柔陪伴彼此。就如阿雅,经常被怼,但在她父亲生病,在她失恋时,陪在她身边的也正是这些“怼”她的好朋友。 最好的陪伴不是口头上的关心,而是你需要我时,我都在。我们可以各自忙碌,但我们会知道,身后始终有那么一个人“挺”着你。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三个创业青年或许性格不同,或许有过因为矛盾而发生各种摩擦,但他们谁都没有放弃谁,一路相伴,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成功的路上,不仅仅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家人的支持,爱人的信任,朋友的鼓励,他们的陪伴是帮你抵挡灰暗最有力的武器。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你不走过一遭困境,就很难发现真正陪在你身边的人是谁。就像水或是空气一样,我们以为他们很平淡,甚至经常忽略掉,但只有他们才是我们不可分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