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佘诗曼:俯仰流年二十载,从小白到视后,励志人生背后的香港精神

 夕阳红老来少啦 2019-09-08

文 | 深夏晚晴天ZMH

2018年,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第三期,杨蓉完成表演后,哽咽着说,自己如今的年龄已经三十加了,因为市场一直在维持着一种少女人设,自己“害怕被淘汰”。

无独有偶,在今年7月28日,第13界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海清掏出手机,当众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她在演讲中提到,现如今市场、题材常常将步入中年的女演员“隔离在外”,她们热衷表演、经验丰富,却面临没戏可拍的困境,呼吁导演们多给她们一些机会,让她们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一时间,中年女演员的危机、焦虑和困境迅速占据了热搜,成为大众谈论的焦点。

与杨蓉、海清等中年女演员哭诉中年危机、呼吁导演多给机会不同,早在2011年,就有一位36岁的女演员,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舒适圈,冒险北上,重新开始。7年之后,43岁的她,凭借着《延禧攻略》娴妃一角,红透了整个华人圈。在这个被吐槽“转型艰难”的年龄,她用精湛的演技成功翻红,真正实现从香江红到内陆。她,就是TVB大满贯视后--佘诗曼。

《延禧攻略》饰娴妃

熟悉TVB的人,对佘诗曼一定不陌生。她是乐观开朗、活泼好动的祝君好;是隐忍深沉却又不失纯良的董佳.尔淳;是贪钱怕事却又义气十足的丁小嘉;也是爱而不得、工于心计的娴妃娘娘。

入行二十二年,佘诗曼塑造了无数荧屏经典角色,囊括了TVB几乎所有的大奖,更是被誉为TVB黄金时期最后一位花旦。非科班出身的她,究竟是如何走出自己的励志人生,实现从小白到大满贯视后的逆袭?

一、命运青睐,幸运如斯

1997年对香港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对佘诗曼来说,这一年,是生命的转折点。那时的她,刚从国外毕业回来,在妈妈的提议下,参加了香港小姐选美比赛。凭借着出色的古装扮相,她成功获选当年香港小姐季军。

原本TVB的资源都是向更为出色的冠亚军倾斜,不料当年冠亚军爱上了同一个富家子,上演了一出狗血剧。乖乖女形象的佘诗曼由此获得TVB的力捧。

1998年,佘诗曼出演了个人首部电视剧《雪山飞狐》,剧中,她饰演的是明辨是非、心地善良的苗若兰。一出道就能获得出演女主的机会,这本是天大的好事。然而非科班出身的佘诗曼,却因为没有演技、“鸡仔声”而受到观众的质疑和批评,差点因此退出娱乐圈。

《雪山飞狐》饰苗若兰

2000年,佘诗曼与张智霖合作,主演《十月初五的月光》。该剧在播出后以平均收视36点、最高收视46点的成绩,刷新了香港电视收视记录。一直被吐槽没演技的佘诗曼,凭借着该剧祝君好一角,收获了入行以来的第一份肯定,获得了当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我最喜爱的电视角色”。

获得肯定之后的佘诗曼,戏路越来越宽。她的演技,也在一部又一部的戏剧中得到更加全面的磨练。2006年,《凤凰四重奏》播出,她一人分饰四角,将祖孙四代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凭借在剧中出色的表演,佘诗曼包揽了当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女主角”、“我最喜爱的电视女主角”两项大奖,成为TVB史上首位双料视后。

同年,她凭借着《火舞黄沙》家春分一角,更是提名第35届国际艾美奖最佳女主角。

《凤凰四重奏》一人分饰四角

成为TVB当家花旦的佘诗曼,一时风光无两。然而,处于事业顶峰的她,却在2011年激流勇退,选择离巢北上,外出闯荡。那一年,她已经36岁了。

离开TVB这棵大树的庇护,佘诗曼也陷入了没戏可拍的局面。直到2012年,她才主演第一部内陆民国剧《嫁入豪门》,播出后却反响平平。反倒是2014年,她回巢与林峰拍的《使徒行者》获得了不少好评。

直到2017年,于正找到佘诗曼,邀请她出演《延禧攻略》。次年,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娴妃娘娘”佘诗曼才广为内陆观众所熟知,她凭借着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精湛的演技,收获了无数粉丝,也迎来了自己事业的新高峰。

《使徒行者》饰丁小嘉

二、幸运的背后:可以认命,但绝不认输

佘诗曼是幸运的。在时代的契机之下,她被命运推入演艺轨道,又能经历香港影视剧作黄金时期的洗礼,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在这份看得见的幸运背后,是一股挑战自我、绝不认输的精神。

佘诗曼的戏路多变、风格多样、能文能武,是众多TVB死忠粉心中当之无愧的当家花旦之一。无论什么剧本什么角色,她都能拿捏到位,驾驭自如。曾经在采访中,她表示自己不会接同一个角色两次。对她来说,在漫长的从业生涯里,不断挑战自我是从未改变的初心。

2003年,佘诗曼和黎姿、邓萃雯等人合作主演的宫斗剧《金枝欲孽》首播,她在剧中饰演一个工于心计、隐忍深沉的小主董佳.尔淳,因刻画得太过逼真,导致广告商认为这个人“太坏、太毒了”,从而失去了与广告商签约的机会。

《金枝欲孽》饰董佳.尔淳

这件事在佘诗曼心理留下了阴影,致使她后来在接到《延禧攻略》剧组邀请时有些犹豫,担心人物黑化后观众讨厌自己。然而最后她还是选择“挑战一下”。这个挑战,对她来说并不容易。

作为一个香港艺人,佘诗曼的普通话并不标准,而在剧中,等待她的,还是大段大段的对白。为了不影响表演效果,佘诗曼要自配台词,将普通话翻译成广东话,而为了后期配音能无逢衔接,她还要求自己“他们一句话有30个字,我说广东话也是30个字”。

佘诗曼对自我的要求,早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早在TVB工作时,她就不停地与自己较真。

入行时,针对观众批评自己“鸡仔声”,她每天大声朗读报纸半个钟,硬是改变自己害羞、不敢在人前大声说话的缺点;拍摄《天与地》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更快进入状态,她利用假期时间,以剧中角色的身份记了一个多月日记,深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了演好《酒是故乡醇》里一个拉船的镜头,她提前去到当地,找当地人一起聊天、吃饭、生活,让自己全身心融入到那种环境里,做到百分百投入。

都说天道酬勤,佘诗曼正是凭借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完成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的塑造,开启自己由一个小白奔向视后的旅途。

2006年,佘诗曼拿到了自己梦想中的“最佳女主角”的奖项之后,突然觉得自己没有了挑战,没有了人生目标。也由此萌生了离巢北上,继续挑战自我的念头。

曾经和佘诗曼搭档的谢天华曾评价她:好胜,斗志很强,不认输。回顾佘诗曼的演艺生涯,或许可以借助《酒是故乡醇》里,她所饰演的黎顺风所说的一句台词做总结:可以认命,但绝不认输。

三、幸运的姿态:真诚坦率,直面自我

2007年,TVB曾对佘诗曼做了一个拾年回顾的访问。在访问中,她表示,做访问之前不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好胜,并直言“没有人想输吧,我觉得这很正常,这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与其他演员遮遮掩掩不同,佘诗曼想赢,虽然没有挂在嘴上,但是她从不回避自己想赢的欲望。

每年TVB的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成为竞争对手的演员之间,一有风吹草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让媒体浮想联翩,解读为花旦之间也存在着现实版的“宫心计”。在最终的获选名单公布之前,港媒总是不亦乐乎地追着艺人问心情、问想法。佘诗曼没有故作谦虚、矫揉造作,反倒是大方坦诚地表示,入围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得到。

2006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当颁奖嘉宾宣布,“我最喜爱的电视女主角”是佘诗曼时,镜头扫过,她的表情很是耐人寻味。虽然笑着,但是那种无奈和失落,同时显露无疑。这个奖,她已经拿了五年了,并不是说她不想拿这个奖,而是她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这个奖了。在台上,她看似开心地感谢着身边的人,却让人感觉不到她的任何喜悦之情。

随后,在得知自己荣获“最佳女主角”时,她的眼泪立马飙了下来,当众掩面而泣。致辞时,她更是哭着,动情地说道:“我真的以为,拿完刚才那个奖,已经没机会再拿这个奖了。”

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06,TVB史上首位双料视后

佘诗曼是好胜的,但同时,她也是真诚坦率的。她明白自己的目标,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她不掩饰、不回避、不故作谦虚。

早在2000年,佘诗曼还没有成为TVB的台柱之前,针对观众批评自己没有演技,她就大方地承认,自己去回看那些剧,也觉得很难看,就想关掉。那个时候的她,虽然渴望观众能够给时间自己成长,但她也知道自己的差距,并没有为自己做丝毫辩解。

与其他成名后会感谢那些曾经刁难过自己的人不同,成名后的佘诗曼,一如既往地真诚。

2014年,佘诗曼和林峰主演的《使徒行者》,成为当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的大赢家,佘诗曼也凭借丁小嘉一角,再次成为双料视后。

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4,再次成为双料视后

在后台的采访中,TVB一姐郑裕玲问佘诗曼,曾经有导演因为演技把你骂得狗血淋头,你现在是否应该感谢他呢?佘诗曼表示,当时自己是迟到2分钟,导演当着所有人的面,骂的特别难听,对于现在的自己是否应该感谢他,直率的佘诗曼直接回应“不,我觉得自己没错”。

每个人都会有欲望,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却少有人能真诚坦率地面对自我。无论成名前、成名后,佘诗曼始终保持真诚。鲁豫曾经评价她说“她挺真诚的,几乎没有太多藏着掖着的东西”。

四、幸运的心态:豁达乐观,不抱怨

佘诗曼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她的勤奋与敬业,一直为圈内的人所赞赏。在TVB工作的那十来年时间里,她曾创下一年拍120集戏的记录,五天四夜没有合眼。拿命在拍戏的她,也一度被称为TVB史上产量最高的当家花旦,最勤奋的双料视后。

高产女王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心酸,然而观众却从未听到她有丝毫抱怨。后来,在回顾这段地狱般的拍戏生活时,她认真地说:“没有什么比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更幸福了。”

与其他离开TVB后就控诉前东家非人待遇的艺人不同,离巢多年的佘诗曼,从未指责过TVB的一句不是。TVB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对她来说,是一种训练,“有那么好的训练,现在去到哪都不觉得辛苦”。兢兢业业,从不抱怨,一直是佘诗曼对待工作的态度。

北上打拼,重新开始,对一个已经36岁的女演员来说并不容易,何况那时候的她,与人用普通话交流都磕磕绊绊。迈出那一步很可怕,未来一无所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我从来没有不知道明天怎么样的感觉”,可是北上的那头几年,佘诗曼是深刻体会到了。

在TVB时,她是香港无人不知的一姐,是顶梁柱。追着要她拍的戏多如牛毛,可是进驻内陆市场,并没有多少观众认识她,找她拍的戏也寥寥无几。原本一年拍120集,但北上那两年她却只拍了两部剧。堂堂TVB的当家花旦,北上之后也只能充当配角,这种待遇与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

既然出来闯荡,就意味着要放下内心的骄傲。对此,佘诗曼却有一种难得的乐观与豁达,“我觉得人气只是你们说而已,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气的,你们喜欢看我的表演我就开心。人不可能永远都是第一名,我觉得第一名不一定是最开心的那个人。”

经历过低谷的佘诗曼,终于在2018年,借助《延禧攻略》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晚会、综艺、真人秀等一系列工作接踵而来。对于这场毫无征兆的翻红,佘诗曼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震撼,只是对这段什么东西都能玩一下的生活感到开心,觉着这样的人生挺好。

然而再好玩的人生,佘诗曼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年龄。在《鲁豫有约》里,鲁豫问佘诗曼,你是怎样跨过外界强加给自己的这种年纪的困惑?佘诗曼几乎是一字一句,认真诚恳地说“勇敢去接受”“去在你已有的空间去发挥”。

面对外界强加而来的困惑,她没有哭诉、没有抱怨,坦然接受市场的变化,接受自己迈入中年的事实。更难得的,是无论外界怎样变化,她始终能用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去应对。

佘诗曼是1997年入行的,那年恰逢香港回归。回顾这一路的演艺生涯,可以说佘诗曼是和香港一起成长起来的。在她身上,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香港的精神。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她拼搏进取、一路向上,凭一股绝不轻易认输的劲,硬是从一个演艺小白到横扫各大奖项的大满贯视后,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生命的康庄大道。

一路走来,她始终真诚坦率,勇于直面自我,无论顺境逆境、坦途坎途,始终保有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勤勤恳恳、不抱怨、不放弃,始终以一种热忱的态度面对生活。

而这些,正是香港精神的浓缩,是香港人为自己美好明天顽强打拼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历经磨难的弹丸之地,香港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正是有无数前仆后继、兢兢业业、奋斗不息的香港人,才成就了今天香港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和影响力。

俯仰流年二春二十载,佘诗曼和她所代表的香港人,正在香港精神的指引下,意气风发,坚定前行,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完)

AD:【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紫金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