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测】在很多人看来,耳机的价格应该是和其尺寸成正比的,音质也是。因此千元级造型彪悍的大头戴很多人能接受,而千元级的入耳式小耳塞就显得曲高和寡了。其实,耳机的价值一直是和其音质呈正比的,不论大小及佩戴方式。小耳塞因为制造工艺的复杂以及要在小腔体内模拟出大声场,因此在研发制造成本方面其实并不一定会低于大头戴。再说,耳机到了千元这个级别,拼的都是设计研发,耳机本体那点材料费还真不值一谈。 那么,千元级的入耳式耳机,是否真的有价值千元的声音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次我们就用铁三角送测的ATH-CK9耳机来检验这一点,看看千元级的小耳塞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这款耳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平衡电枢式”发声结构。这个词在很多人听起来一头雾水,但是说到“动铁”这个词想必很多耳机发烧友听说过,其实这就是动铁的学名罢了。这也是铁三角首次在其民用耳机产品上采用动铁技术。 做工精致 角度怪异 和铁三角的中低端耳机那些时尚包装不同的是,ATH-CK9的包装以黑色为主色,外观显得专业大气。包装后面很详细的印着各项参数。 CK9的配件有大、中、小三对耳套,耳塞袋,耳机,说明书,种类不多,但还算实用。耳套都是橡胶材质的,在佩戴舒适性上还是下足了功夫的。 铁三角的入耳耳塞都采用了浅入耳的方式,CK9也不例外,不过和同门CK7不同的是,ATH-CK9的根部却像翻了45度一样,摆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形状,这样好戴吗?等下看我们的模特演示。 CK9的耳机线比较粗,看起来结实,并不容易缠绕在一起,线材的材质就是高纯度无氧铜,能保证声音信号的有效传递。 照片不太容易表现出来,其实这副耳机的表面是高光效果的,造型精致光洁,和线缆的连接处也处理得很好,秉承日系产品的一贯精细作风。 两种方式佩戴舒适 刚看到CK9这个怪异的走线和造型,很怀疑其佩戴方便性,但经过实际佩戴,发现这种设计还是挺舒服的。下面看模特展示: 这种倒挂式佩戴方法,也是大多数欧美系专业入耳耳机所普遍采用的戴法,经过试戴发现这种戴法确实比较舒服,而且耳机线从耳朵背面绕过的缘故,几乎感觉不到耳机的存在。 音质表现 接下来说说音质表现,这次试音器材我们采用了乐之邦外置声卡、索尼PM10以及iPhone,以考量其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音源则用了惠威试音碟2号,以及陈洁仪《醉花阴》。 对于听惯了动圈式耳机的人来说,第一次听动铁,也许并没有很愉快的感受,因为动铁耳机的细节太丰富,很容易暴露出音源的种种缺点。因此升级动铁之前,最好先升级音源,否则肯定是惨不忍睹。 在试听过程中,CK9这只耳机表现出很强的“动铁风格”,那就是中高音纤细且富有穿透力,表现力极强,细节丰富。就连笔者这种偏爱低音的听众都几乎要爱上高音的优美。听女声尤其舒服,有一种动圈耳机表现不出的油润感,声音像在空中划过般的纯净。 虽然包装上并没有标明是几个单元,但相信只有1个(没写的功能通常都没有),所以单单元动铁的缺点也暴露无遗,低音薄弱,下潜不够,有种点到即止的感觉。低音弱也直接导致声音单薄,没有厚重感,大场面表现一般,缺乏气势。 总结:该总结了,怎么说呢,如果你有不错的音源,而且你偏爱中高音(如女声、弦乐),那么这副耳机对你来说是物有所值的。如果你不满足以上这些条件,那么建议你还是不要一时冲动,因为在这个价位上,我们还有更多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