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一场穿越时空的“爱”

 江山携手 2019-09-08

      读书,是一种生活。

      经常在网上会看到很多类似“论读书重要性”的文章,对于此,我铁定是忽略不看的。诚然,读书的理由亦或者目的有很多,诸如求取功名、获得智慧、陶冶情操等等,不胜枚举。所有的想法都无可厚非,只是你的初衷决定了你在这个浩瀚世界中的状态。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不为别的,只为喜欢,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是一种生活,我的生活。

       一直觉得,人类最伟大创造之一就是书籍,使得人类文明能够绵延不绝、不断发展,成为地球这个生命体中一个璀璨的存在。而我在这个堆满书籍的世界里,感受着这场或许会持续一生的“穿越之旅”。

       最近在读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传》,记得在读之前就在扉页写了一句——陪老友聊天。读一本你爱的书,就像和一个好友聊天,虽不能与之言语,亦可与之神交。在读《苏东坡传》的时候,你无法去想象,你体会的会如此之真,某一刻,你甚至可以看到苏轼的容貌,体会他的处境,感受他的精神世界。其中滋味,无法言传。《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子瞻对王弗夫人的敬爱,其情之真切,难不为之动容;《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也许也会在中秋佳节的时刻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当你失意的时候,那句《卜算子》中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也许会让你更懂得生活中的无奈。其实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时刻,那本书已经不仅仅是作者的书了,字里行间已经落下了你的烙印。你在之上花费的时间、倾注的情感、喜怒哀乐情绪的转换、受到的影响、以及思想的潜移默化的改变,种种,都已构成了你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场穿越时空的“聊天”中,就是你的生活。

       去年,读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做了一月红楼人。记得那一个月的快乐、悲伤、幸福、痛苦,五味杂陈,无不真切,无不与《红楼梦》有关。陪着贾宝玉成长,体会贾府奢靡的生活,同情金陵十二钗不尽相同的凄惨命运,感受明帝国的一点一点衰败,反抗着封建思想对人性的压迫等等,都是一种可贵的感受。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几百年来的读者心中一定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每一个人在心中都会勾勒起自己的红楼“梦”。我相信读者的每一种体验,都是内心的真实感觉。那也是一种生活。

       读书是一种孤独的体验,就像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大部分时间只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在孤独中,时而会带来些许惊喜,像极了我们无法表达却又苦苦追寻的幸福。相信喜欢读书的人一定会有如此体会:想读却又舍不得读的矛盾,生怕会在一个瞬间就遗落了美好,于是乎只能合书闭目,静静的去在内心深处体会那一份难言的感情。许久,终于鼓足勇气把后续读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时的你也释怀了,不再像之前那般执着,只是你洒落在书中的那份情感化作了一粒种子,在充满阳光的内心生根发芽,当你每次回想,都会会心一笑。就是这样的一次次崭新的体验,一次次情感的沉淀,让我们的生命不再虚无,充满生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一个相似的生活环境中,在这片神奇的中华大地上,时代更迭、岁月流逝,每一代的仁人志士都在自己短暂的生命里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像烟火般绚丽夺目,似流星般璀璨美好。而千年后的我们,也许在一次次的生活转换中,在一次次的时空穿越中,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各种姿态,更能感受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

       读书就是这样,有苦有乐,有喜有悲,像一杯苦茗,一缕清风、一袭明月、一樽烈酒,映射着我们整个的生活。唯书籍、真情、智慧,不可辜负,不可拒绝。在有书籍陪伴的岁月中,我们徐徐前行,用心去感受生活,无比虚幻却又无比真实的生活。

       挚友三两人,书卷百册,一份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