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榕:政策市背后的盈利法则(六)

 天承办公室 2019-09-09

国家越来越重视A股市场,对政策的思考、对建议的重视,都对我们的A股投资非常有帮助。

点击下方第36课视频了解详情!

或阅读精简版文字!

      经典建议:做强做大券商

证监会新主席上来之后,市场都会提一些建议,我也提过。郭主席上台的时候,我提了九大建议,更多的意思是让他去了解市场、接接地气,看看市场真正的生态,真正地站在每一个参与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九点建议大家可以去看,这里就不展开了。

易主席上来的时候,我又提了十大建议,后来很多都被采用了,我很开心,大家可以看看我那篇文章(《对易主席上任的10点建议》),这里也不展开了。但其中有一条建议有点遗憾,是我所有建议里面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强做大券商。

这个建议我一直在提,因为站在时代的角度来看,既然国家想改变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希望大幅度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那就应该让挑这个担子的中介公司就是券商,具备把这个任务完成的更好的能力才行,否则以它的小肩膀是不行的。这些年,券商虽然有些发展,但跟银行比差的太远了,所以我用了一句话,说它们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我一直希望以国家的力量支持券商做强做大,让它有能力去完成未来整个资本市场交给它们的任务。关于券商的建议我提了无数次了,多少年来一直提,因为我自己在证券公司呆过,感觉到他们真的已经完全是被管的像小媳妇似的,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不对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还是要有些创新才行,得有点担当,它不能像银行一样去管理。对银行来说风险第一位,但银行因为有垄断利益,自身可以很有钱,管一管也无妨。券商这个“泥菩萨”就不行了,又想马儿跑  又不让它吃草,就是这种感觉。

当然,也有它自己不够争气的原因,但是我认为重大任务当前,现在应该给它更多的支持,相信它们能做好,我也认为它能做好。一直以来,我认为券商的员工素质应该比银行高,银行都能做的那么好,券商为什么做不好?应该还是制度的问题,所以这个建议我一直在呼吁。

现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逐步有一些政策已经开始在支持证券公司了,当然还远远不够。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我说在喂它吃馒头,已经吃了很多,但是还没饱。但我们要知道,一旦到了能够真正质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看着它。

      经典建议: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讲到这里,一个特别重要的建议就已经跃然纸上——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这么多年,我对于整个资本市场的看法可以浓缩成一句话,国家的很多问题都是金融的问题。我一直在说,前30年40年我们把商品价格的问题解决了,商品的时代我们非常的成功,但是现在我们面对的是资本时代,在资金方面我们做的不够好。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面临融资难、民间利率过高等问题,资金的价格是变态的,所以我认为,国家要继续快速发展,必须开启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新40年。

我很多建议都是跟这个相关的,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战上海》。当时其实就是在想,我们要从商品时代转型到资本时代,上海要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去年,我还专门给上海市政府写了一个建议,说金融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上海有条件有能力站在前列。6月份写的建议,递上去大家没有什么反应,因为那个时候监管思维还没有转过来,管理层思维也没转过来。但是几个月之后,也就是大领导在上海公布要建科创板之后,没多久上海就意识到了原来资本市场很重要,所以到今年的一季度,有关部门还给我发了一个奖,那条谏言也得奖了。

这是我一直在讲的,因为这将是跨越几十年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好好的解决金融的问题、资本市场的问题,那我们国家的转型、甚至科创未来都会受到影响。正是因为这个,我就会对银行也有点跟券商一样的“恨铁不成钢”的看法,我认为银行过于强大了,这对我们的未来未必有利。银行这种间接融资体系,对科创未来其实是有一定的弊端的。我希望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可以让我们的科创更有未来。

这个思维对我的投资有非常大的帮助,这就是我说的做投资必须抓住时代的主线,如果时代的主线被你抓住了,你才能够赚得到大钱。所以,这个是一个特别关键的思考,这样的建议我还会继续提,希望将来能够开花结果。

      经典建议:妥善解决退市问题

提了那么多建议,遗憾也比较多,关于股指期货的建议就是。其实,我做过六年的期货,我对这个市场是比较了解的,我认为它是一把刀,但是如果用的不好是会伤人的。尤其是其它的制度配套不完善的时候,股指期货是会被坏人利用的,这是客观的事实。

还有一些交易制度方面的遗憾,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还有一项我认为是特别重要的思考,就是关于改革过程中对存量投资者究竟怎么办的问题。这个我提过很多次,我写过《A股忧思录》,就是认为很多部门其实对这个问题都没有思考透,但这真的是非常的重要的。

比如关于退市制度的问题,退市这个事情很多人都在讲,A股只有进没有出是有很大问题的,很多人提这个意见。但我告诉大家这其实非常难的,就像我们的大学都是严进宽出,而西方的大学是宽进严出,过去我们的A股市场是严进,是审批制度,现在我们要推行注册制,就是改成宽进严出,前后制度是不一样的,到时候你怎么办呢?还有,大量的股票退市会带来风险,因为存量问题公司已经非常多了,我怕它们退市对存量投资者的伤害是无法承受的。

我是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但很多人就讲得很简单,说什么1/3的公司都可以退市,那就是要退上千家。一千家公司退市,这种风险谁能担?你说你能担,你确定你买不到退市的股票吗?最后大量的风险都是广大的散户投资者去承担的,那社会会乱套的。所以,我认为妥善解决退市问题,是需要监管层的智慧的,借壳也好,重组也好,应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另外,现在我们通过科创板进行制度改革,就一定不要让它产生新的问题,然后逐步把老的问题消化掉,这个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采用一些保护性的措施,保护我们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其实就是保护了我们A股市场。这个建议我在很多的场合讲过,但是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听,大家总是那么一个观点,好像是只有大量的退市了,上市的公司才会更好,这其实完全是扯淡。

现在,科创板已经在解决这个问题,信息披露方面非常严格,对造假严惩不贷,这是正确的。但对于老的公司,你现在再给它更严厉的处罚有什么用呢?那些公司老板还会认为公司可以再上市吗?最终伤害的都是广大的投资者。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来限制原始股东的利益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倒是我们应该去思考、去做的,绝对不能一退了之。

      经典建议:股灾救市

大家过去应该看到,当市场出现大风险的时候,我都会建议救市。很多人不太理解这种做法,他们说不用救市场也能找到底,但我告诉大家A股市场本来制度就不健全,投资者也不够理性,本来就是个趋势为主的市场,如果出了问题你任由它发展,它是没有能力自我修复的。这伤害是非常之大的,就是连环爆,而我们真的没有那个能力去承受起这种痛苦,所以我会建议要救市。

一个人如果失血过多,你都不去给他止血的话,他真的会死给你看,而且这种往往受伤害的又是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如果这种股灾摧毁了一些公司,它又会影响社会的安定,所以我建议在那种时候国家去救市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甚至海外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一样救市,只不过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已。所以,如果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我还是会呼吁救市的。

一旦市场到了那种状态的时候,救对整个市场是好的,我们如果看到了救市,其实是可以做一些提前反应的,就是我们说的抓物极必反的机会。

所以说一些市场上可能经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如果做一些理性的思考,对我们的投资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有时候不要过于理想,理想跟现实是要结合的,这点非常的重要。

我确实提了很多的好建议,有很多已经实现了,也有很多还没有实现,但是我告诉大家,我们对市场的这种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它没有变,市场会怎么走?如果它已经变化了,市场又会怎么走?这对我们真的很重要。

尤其是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A股市场,对于政策的思考,对一些建议的重视,对我们的A股投资会非常有帮助,大家一定记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