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收藏的一册抗战时期联合国影闻宣传处通讯录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19-09-09
 不久前我购得这一册民国时期的《通讯录》,此录约32开油印一册6面,制作可谓相当草率,封皮上只有毛笔所写“通讯录”三个字,连内文在内,是什么单位的通讯录概无提及。此录卖相实在不佳,卖家也没有发现亮点,根本无人问津,而我之所以会买,纯属好奇心作祟,既是想一探究竟,也看看它能否带来惊喜。

唯一的线索,就只能从通讯录里的人去着手了,通讯录里的人物有较详细的籍贯信息,但没有任何职务记载,刨去四个外国人,还剩42个,工作量还不算太大,我就开始一一检索了一遍。突破口很快出现,第一个中国人名叫袁昶超,这是一位民国时期的报人,有著作和少量记载存世,继续深入查考他的经历,发现他在抗战时期(1944年)曾在重庆的“联合国影闻宣传处”担任副处长,而这个宣传处正是由中、美、英三国发起成立的,与通讯录中的情况亦吻合,这一发现让我兴奋不已。

不过仅此就下结论还尚有些草率,如果再能查到其他人物——哪怕只有一个,曾任职于宣传处,这事也就基本实锤了。怎奈这些人大多是普通职员,几遍偶有能查到名字的,也并不能确定曾在这里任职。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查到快结束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粒定心丸。据《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书中明确记载,1946年创办的南国艺术学院,院长是广东人罗以威先生,他曾在抗战时期在联合国影闻宣传处担任艺术编辑,而罗以威的名字赫然在通讯录中! 
 
至此已可以确定,这一册其貌不扬的通讯录,就是当时联合国影闻宣传处的通讯录了,还真是有点小惊喜。那这个宣传处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具体又是负责什么工作?在此顺便用一些笔墨加以介绍。众所周知,联合国是在1945年成立的,但它的名称早在1942年就已由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同年夏,由中美英三方联合组成的“联合国幻灯电影供应社”就在战时陪都重庆挂牌成立了。它的主要工作,是放映电影、幻灯片、举办照片展览、出版画报等等,借此宣传盟军在各个战场胜利的消息,著名的《联合画报》就是由该社创办。1944年初,该供应社正式更名为联合国影闻宣传处,主要工作大致如前。影闻处共计制作电影幻灯片286部,在各省市设立放映站400余所,对于激励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另据史料记载,影闻处副处长袁昶超是在1944年11月上任的,而该处在抗战胜利后即完成使命宣告结束(大概是在1945年11月),此通讯录的印刷时间就是在此区间了。最后,附上通讯录中46位人士的姓名,他们大多默默无闻,在此也向他们所作的工作致敬!


                                                   静思斋  于岳
                                                 2019年9月9日


附:联合国影闻宣传处部分职员名录:
Gerald F. Winfield 美国
William H. Hinton  美国
L. Murray  英国
袁昶超  广东东莞 
胡祖农  安徽绩溪  
陈雅甫  湖北武昌
屠得霖  江苏武进
蔡淑莲  福建漳州
凌皋  江苏泰县
余谟鋆  湖北武昌
张国维  浙江嘉兴
李荔铎  湖南长沙
陈寄环  湖北武昌
连涟  浙江杭州
李纯  湖北汉川
梁湘山  湖南郴州
严文蔚  贵州贵阳
张承道  湖北武昌
陈泽馥  浙江吴兴
汤佩玉  江苏吴县
赵效溯  湖南湘潭
黄海冬  湖南澧县
张珍宝  山西太原
梁新民  江苏江宁
朱平朔  湖南长沙
敖德庄  湖南临湘
余硕莹  江苏南京
张秀  山西阳曲
林松龄  广东
王介生  上海
王乐天  哈尔滨
金重声  北平
黄仲虞  湖南常德
冯宝诚  湖南
张之东  广东广州
罗以威  广东广州
周盛宗  四川江津
梁琛  广东南海
周璐  广东南海
夏美如  江苏六合
陈慧祯  江苏镇江
黄功铉  广东南海
陈廷暄  河北大兴
竺平卿  浙江奉化
胡彼得  湖南长沙
Ruth Weiss yeh  四川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