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9-09
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会比较“叛逆”,通常情况下,孩子在 12 岁前后至 18 岁前后,会出现比较多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比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以及打架等等 ……

为什么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孩子在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其实都源于 12 岁之前,源于抚养方式、教育方式。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同

对父母的依恋:研究发现,其实孩子在12岁之前,“依恋现象”会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孩子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依恋感越重要。因此,这段时期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极其重要。

  • 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

  • 孩子在一岁内,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时,烦躁的婴儿可以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

♥ 专家也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尤其是1岁以内) ,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成长的过程需要“痛”:孩子在3岁之后就可以逐渐接受“被拒绝”、“不可以”等不满足心意的现实;不要等到孩子在12岁或14岁之后的青春期,再开始对孩子说“不',这时孩子产生的心理落差会更大,非常容易做出不理性、甚至极端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孩子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

♥ 所以,孩子在年幼时期,父母给予的爱一定要有理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