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 | 松阳古村里的杨家堂

 如歌行板11 2019-09-09

徐益民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南京科普影像协会会员

杨家堂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西南,海拔约325米,距县城8公里。《松阳地名志》中有记载,在村里有三棵交叉的老樟树,最开始的时候叫“樟交堂”,后来改名“杨家堂”。
据《京兆宋氏宗谱》记载,杨家堂的村民是明朝开国元勋、文学家宋濂的后裔,原籍浦江。明弘治年间,宋濂的孙子宋可三率众举家迁到了松阳县三都乡的呈回村。到了清顺治初年(1655年),宋濂第十一世孙、宋可三的八世孙宋显昆,又带着整个家族从呈回迁到了如今的杨家堂,随后的350多年里,这里成为宋姓家族的聚集地。
登高远看杨家堂村,村落是根据五龙抢珠的地形设计而成。村庄被对面山、屏风山、祖坟山、大山脚、上山头五座大山环抱,一条小溪自东而西绕村而过,形成玉带绕村的格局。村落整体坐东朝西,坐落在马鞍山北麓一座环形的山坳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村内建筑基本为黄色的土墙,灰色的小瓦,翘角飞檐。风火马头墙鳞次栉比,斑驳的墙体在阳光下泛着迷人的金黄。
松阳的古村落大都是古代时外地人为躲避战乱灾祸迁徙而来形成的。能进行家族整体大规模迁徙的一定是有钱人家,因此村落里留存的古建筑虽因年久失修破损不堪,但整个建筑构架和建筑细节仍处处彰显着昔日主人雄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
杨家堂的古民居群基本都是沿着山势一级级向上延伸。高低错落的土木架构古宅,从村口放眼望去,依山而建阶梯式层层铺开,被人称为“江南的布达拉宫”。泥墙黑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每幢古宅的院墙上,更有传统深厚的书法绘画,显示了古村浓厚的耕读文化古风。
村头的大樟树下,供奉着希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牌位。随风摇曳的古樟树,默默告诉每一个到这里的访客,这个村子具有悠久的历史。斑驳的墙体在阳光下泛着迷人的金黄色。古樟盘根交错树冠擎天,村民下地干活就从古樟下经过。
2013年,杨家堂村入选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村里的居民告诉我们,现在前来进行绘画写生和摄影创作的游客越来越多,村子里还有原居民住着,就是一部活着的自然文化,处处透露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杨家堂村带着我们走进了历史,感受到了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