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韵江南,墨香竹影 | 泰州 · 力高璟颐湾

 A小邓 2019-09-09

江南山水尽宜诗

纵观今古

尽是人们对江南山水的向往

『泰州璟颐湾』

以山水为本,绘诗情画意

重品质细节,注文人气息

项目速览

为获得最佳体验,请横屏浏览

文化成景

泰州地处江南,是无数文人墨客聚集的文化重镇。在众多文人骚客中,清朝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风流雅谑,其竹画竹诗书法,世称三绝。而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则是对美妙的江南山水最贴切的描绘。

璟颐湾以当地文脉为基础,融合文人笔墨、诗情画意、禅居意境,提炼出富含文人气质、简练现代的新中式风格。充分的体现“从文化中来,容气质中去”的设计理念。

空间格局以“府”——传统的空间形制,塑造“界面——前场——后场”的三进空间。

流水入境

江南的一切,总是与水密不可分,流动的水,则更是最容易唤起人的记忆和向往的。城市界面以两侧缤纷花镜迎宾,搭配星灯引领视觉焦点至尽头的叠水照松。流水在背景墙的衬托下缓缓流下,仿佛江南的小桥流水,将人们繁杂的心境洗涤干净。

水乡意象

前场空间开敞明亮,运用从《千里江山图》中所提取的山、水、桥、岛、树等元素,模拟其空间形式,塑造整体大气而又富于变化的形象气质。

通过“见水——望山——登桥——入府”的空间节奏,强调人与景的对话关系,使人们获得仿佛置身于江南名画中的游览体验。

走入前场空间,开阔平静的水面立刻进入眼帘,加之雾喷效果,塑造出烟波浩渺的水上江南意境,给人带来开阔平静的氛围感受。

穿过景墙步入前场即会被右侧尽端的金属山水图卷所吸引,图卷是对《千里江山图》中高山流水的写意,通过细节的锻造处理,加上动态的流水,在阳光下形成波光粼粼的视觉效果,营造出水波荡漾的感觉。

而水底LED灯的形态,则是从景墙中流水的图案中延续出来,立体模拟流水的韵律,从急流到舒缓,最终慢慢散开围绕到岛屿,趣味和精致中透着隐秘的氛围。

岛是山的变形和缩影,树则代表着生机。水中树池模拟山水画中的绿岛,打破单一的空间,为景观注入生命的活力。

桥是江南水乡中最具代表的元素之一,场地中轴的道路则是对桥的演绎。道路两侧以灯进行装点,凸显细节之美。登上这座水中之桥,仿佛漫步云端,缓缓进入府邸院落。

清风竹影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代表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是艺术和禅居的代表。郑板桥一生颇为爱竹,“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是他对清风吹入静谧竹林的描绘,表达一种禅思的意境。

后场空间运用竹、石等元素,以雾喷装点,营造静谧与禅意的空间,凸显整体的品味。

由后场平台望向远处,目光所及汇聚在竹影景墙上。设计以玻璃景墙为纸,竹影为绘,通过虚与实的变幻,将风吹竹影的意境展现在玻璃画卷之上。

景墙前方利用枯山水、绿岛、景石的组合,以流水般的形态,进一步呼应和强调整体的主题氛围。

景石纹理细腻,形态灵巧,处处彰显着细节的精致禅意

品江南水韵,

嗅水墨书香,

闻清风竹动,

观光影变幻。

『泰州璟颐湾』

享受艺术品质生活,体会自然禅意人居。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 泰州·力高璟颐湾
项目地点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
项目面积 | 4800㎡(展示区),155000㎡(大区)
业主单位 | 力高地产
景观设计 | 深圳市纳川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力高地产 | 钱洪洋、程建、金明辉、裘翀、徐晓龙
纳川景观 | 王子鑫、高翔、王茂荣、钟俊豪、贾典通、陈靖宇、吴炜玮、卢洁斌、于承鑫、于乃竹、孔春霞、黄倩钰、汪智慧、吴春梅
设计时间 | 2019年
撰文编辑 | 景观邦团队
项目摄影 | 景观邦摄影团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