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搞不定一篇 SCI,你缺的是这份 Introduction 修炼手册

 思纠 2019-09-09


鉴于上次推出的文章「 SCI 写作太难 ?请收下这份 Discussion 修炼手册…… 」反响较好。

为满足嗷嗷待哺的各位看官,笔者一介散修科研狗,不惜以身犯险,运用独门秘技潜入各大门派,终于寻到另一份修炼宝典—— Introduction 修炼手册。

图片来源:笔者自创

Introduction,即为引言,撰写该部分内容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 确定研究主题;

2. 明确该主题的定义,历史变迁以及前人贡献;

3. 掌握目前该领域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争议;

4. 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实现方法和创新点。

笔者觉得,Introduction 的难度系数仅次于 Discussion,考验作者的阅读广度。如果将整篇 SCI 比作一个产品,Introduction 就像是在推销产品优点,给编辑和读者一种「货比三家,还是这家好」的印象。

也像是面试时的自我介绍,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殊。是个难得夸自己的机会。讲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抓住编辑的心,从而使文章顺利发表。

具体应该怎么写?请看👇

如果说 Discussion 是议论文的话,那 Introduction 就是记叙文。

记叙文最为关键的就是完完整整的故事、层层铺垫的情节、环环相扣的逻辑。只有把故事讲好,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为了讲好这个故事,笔者将从以下四大场景入手。

第一幕——交代故事背景,引出主题

前半部分:介绍故事背景,划定大致范围,引领读者走进该领域。

介绍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度」,应宽窄适中。如果过于广泛,容易让读者抓不住重点,没有代入感;过窄的话,会导致专业性过强,不利于非本专业人士的阅读。

例如,当前肿瘤领域热门主题就是免疫治疗。如果开篇就从「肿瘤的化疗」开始介绍,则会略显累赘;而如果开篇介绍不同的免疫治疗抑制剂,则会让非专业的童鞋摸不着头脑,无法理解。

图片来源:笔者自创

那具体应该怎么写呢?

可参考句式:「The past X years have seen increasingly rapid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immunotherapy…」,「Evidence suggests that immunotherapy has successfully used indifferent cancers」。

后半部分:引出研究的主题。参考句式:「Exposure to immunotherapy has been shown to be related to XX in …」

第二幕——主题描述,横纵陈述

首先,简要的描述主题定义。比如「免疫治疗」,非相关领域的读者可能完全不知道或者知之甚少,所以就需要我们言简意赅的进行描述。

参考句式:「Historically, the term 『immunotherapy』 has been used to describe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immunotherapy can be defined as follows:  … 」。

其次,要横向纵向陈述与主题相关的,之前已经开展的相关研究。要适当(这一点很重要!过多则腻,过少则空)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与贡献。

其中有些是支撑主题的研究,有些是提出假设的研究等等。这部分的描述很像 Discussion,区别在于:「引言」更侧重于陈述,而不是深入分析。

参考句式:「Extensiv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More recently, literature has emerged that offers contradictory findings about …」

图片来源:笔者自创

第三幕——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该段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首先,对于前人已经做过相关主题的,那就阐述其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凸显本研究的重要性。当然,描述别人的研究时要客观和真实。具体可以从方法,侧重点,或者遗留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从而体现出「人有我新」。

参考句式:「Most studies in the field of X have only focused on …」,「Such approaches, however, have failed to address …」。

如果相关主题以前没人做过的,则主要体现出「人无我有」即可。

参考句式:「To date, there are few studies that hav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X, there remains a paucity of evidence on …」。

这一幕的重点是铺垫出我们研究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最后一幕。当然,这一幕也可以和第二幕拼接成一段进行描述。

图片来源:笔者自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