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心汤加减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癔病,脑震荡后遗症,乙型肝炎)

 柴桂苓 2019-09-09

正心汤出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 治七情五志久逆,心风,妄言,妄笑,不知所苦”等证。方由人参、茯神、当归、生地、羚羊角、炙甘草、枣仁、远志、莲肉、麝香组成。具有补益五脏气血,调整脏腑的功能。方中麝香开窍,因其价格昂贵,货源缺乏,临床可用石菖蒲替代。用该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癔病、脑震荡后遗症、高血压脑病、乙型肝炎等,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一、精神分裂症

彭某,女,38岁,1983年4月16日就诊。患者素来体弱,1978年 6月某夜受惊后心中志忑不安,持续不止。同年9月因工作无端受到批评,遂使病情加重。病时怀疑别人跟踪和偷听她谈话,烦躁失眠,幻听。经省某医院诊断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服用三氟拉嗪,安坦、氯丙嗪等药五年多时间,停药则发。服药期间患者表情呆板,食欲不佳,且身体越来越肥胖。经人介绍前来就诊。 诊见:体型肥胖,面 色㿠白带肿,表情呆滞,脉沉细弱,舌质淡嫩,苔薄白。诊断:郁证,属气血虚亏,风痰上扰,心神不安,治当补益气血,安神定志,祛痰开窍,以正心汤加减。处方:熟地15克,当归15克,茯苓15克,枣仁12克,西党20克,法夏10克,远志10克,白莲肉12克,石菖蒲5克,陈皮6克,炙甘草5克,羚羊角1克(锉粉冲服),服完五剂,诸证好转,睡眠改善。停服西药,继续服上方加减37剂,诸证悉除。再以归脾丸、刺五加参片善后调理2月余,停药观察一年多,未见复发。


二、癔病

刘某,女,31岁,1983年3月24日就诊。患者体素虚弱,婚后8年未孕。自1981年开始头昏,呵欠频频,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失眠多梦,心忡,烦躁,食不知味,舌体麻木,腰酸腿痛,经常突然昏倒,肢体强直抽搐,醒后周身麻木,每次发作均住院治疗,1982年住院45次。化验检查仅血色素偏低,其余各项均正常。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癔病。” 诊见面色㿠白无华,脉沉细而弱,舌质淡嫩,苔薄白。中医诊断:郁证。证属心脾血亏,以正心汤加减:羚羊角1克(锉粉冲服),西党20克,熟地20克,当归15克,茯苓15克,枣仁20克,远志10克,白莲肉12克,石菖蒲5克,甘草5克,服上方5剂明显好转。在上方基础上加减共服28剂,病告愈。再以归脾汤加减调理月余,追访一年多时间,身体健康,未见复发。



三、脑震荡后遗症

阮某,女,21岁,住院号: 830216。1982年12月被汽车撞伤,昏迷不醒,经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一天方苏醒。经诊断为:“颅骨骨折”。先后在省、市中医院住院共达五个多月病愈出院。但遗留头昏头痛,失眠健忘,心慌、心悸等症。于1983年5月3 日来入院疗养。各项化验检查均属正常,经用谷维素,天麻丸,三七片等治疗3个多月,效果不显,于8月17日邀余会诊。诊见面色不华,舌质嫩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辨证属心脾不足,肝肾阴亏,血淤痰滞。治宜健脾益气,滋补肝肾,佐以活血逐痰利窍,以正心汤加减,停用其它药物。处方:熟地30克,当归30克, 西党20克, 茯苓15克,莲肉12克,枣仁12克,远志10克,石菖蒲5克,丹参15克,羚羊角1.2克(锉粉冲服) ,甘草5克,服5剂,有明显好转。继续以上方加减共服26剂,痊愈出院,恢复正常工作,一年后追访,情况正常。



四、乙型肝炎

曾某,女,50岁,住院号: 84003。患者1 982年3月化验HBsAg, eAg均为阳性(反向血凝试验法,下同),服云芝肝泰冲剂,肌苷片,某中医学院附一医院自制乙肝合剂及某市传染病医院自制乙肝合剂,共治疗一年半时间,多次化验HBsAg、CAg 均为阳性。于1984年1月5日来转院住院治疗。入院后检查,还发现患者有高心病,慢性咽炎。证见:全身乏力,口苦口干,(头昏头痛,目胀,咽部梗塞不舒,失眠,左胸背胀痛,颈下淋巴肿大,面色萎黄,瘦削,精神不佳。舌嫩,色暗淡不鲜,苔薄白,舌下系带粗大青紫,脉沉细而弱,辨证属肝郁脾虚。用逍遥散加减治疗2月之久,疗效不显。再细问病史,患者易升火,常咽痛舌上起泡,鼻孔结痂,吃不得温性食物,夜间心慌烦躁失眠,脉右细无力、左弦。辨证为脾气亏虚,肾阴不足,心火偏旺。处方:羚羊角1克(锉粉冲服),西党15克,茯苓15克,枣仁15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远志6克,丹参20克,枸杞15克,白莲肉12克,炙甘草6克,服上方6剂,诸证减轻。连续服25剂,4月7日化验HBsAg阳性eAg 转为阴性。再继续服前方22剂,5月2日化验HBsAg,eAg均转阴性。继以上方巩固,至5月24日化验HBsAg,CAg仍为阴性,血小板由进院9万上升为12.5万,痊愈出院。出院后分别于7月、10月各化验一次,HBSAg, CAg仍为阴性。

按:上述四个病例分别属于现代医学精神分裂症、癔病、脑震荡后遗症、乙型肝炎。《古今医统》在论述心风病的形成时记载:“心之官则思,甚则心血日涸,脾液不行,痰迷心窍,则成心风,属虚者多。” “思虑伤脾则谷气寝少,血液日亏则心神漫散,神不守舍,卒成心风。” 心风病用正心汤治疗,取名正心,思其义,心乃君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再从方中所用药物分析,心肝牌肺肾,五脏药物俱齐,不单独心也。正心的实质,实际上是调整五脏机能,使五脏能协调,在心的统一领导下,气血各归其所,五脏各司其职,人身安和。本方药性中和,根据脏腑辨证,灵活加减运用,对痴、呆、惊恐、神志恍惚、心神不安者,均有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