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家产,没暴富,她33岁买楼退休:这个习惯,真的能改变你的下半生

 张德芬空间 2020-11-12
一个人在33岁时靠自己买3栋房,价值千万,在现在这个时代,你相信吗?

日本一个叫咲的女孩子做到了。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没有殷实的家底,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她靠攒钱,攒出了三栋房子。


18岁时,她就对自己说:“我要买楼,而且34岁前就要买下三栋楼,然后退休。”

于是,她开始拼命省钱,一天的伙食只花10元人民币左右,早上一片面包,中午吃三文鱼和饭,晚上一包乌冬面。


食材只要打折的,家具都是捡来的,衣服从亲朋好友手里淘,她规划着手里进进出出的每一分钱。

  • 从18岁起,她仅花了9年时间就买下了第一套房子,价值1000万日元;

  • 过了4年,买下价值1800万日元的第二套房子;

  • 再过了2年,她又买下了价值2700万日元的小别墅。



她的经历惊呆了众网友:这是何等的自律和对自己下狠手啊?

有人羡慕她自律,能为了买房的目标闷着头向前,也有人说她太不会享受生活,买了豪宅却把生活过成这样。

现在,咲已经辞职,自己开了一家猫咪咖啡馆——她很喜欢猫。她说:把金钱和精力攒起来,用在自己爱的事务上,我觉得这才是对自己负责。

其实,在的身上,关键不在于省不省钱,买不买房,而在于“你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想要的东西,可以努力到什么地步?”

01
攒钱,其实会上瘾

攒钱和赚钱一样,只是一个行为,赚钱代表一个人的能力,那攒钱就代表一个人的掌控感

就拿咲来说,她省吃俭用,却一步步实现了当年给自己设下的目标,这种完全掌控住自己生活的感觉,真的会上瘾。

说到攒钱,很多人会 摇头,一是觉得自己做不到,二是觉得攒钱没什么意义。但是当你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攒钱是一种基本的自律。

插图 | 电视剧《公主小屋》

心理学家米歇尔和卡尼曼都表示,我们大脑的思考和决策是双系统运行的,一个是冲动任性的热系统,它受潜意识影响,一旦启动,我们就毫无理智可言。

另一个是冷系统,它会权衡利弊得失,对热系统的决定进行检查,而攒钱,就是冷系统战胜热系统的过程。

如果不断加强对冷系统的启动能力,你就会越来越自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攒钱上瘾,因为我们一旦积累很多成功体验后,就会停不下来。

我们问过读者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自律,你做过什么事?”最高赞的留言说:“我攒了三年工资,付了第一套房的首付。

是的,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我们的确会低估自己。

我有个同学,是那种很聪明、很果断、但极度享受的人,她毕业后一直一个人住,喜欢买衣服包包,也喜欢旅游。

她以前觉得,钱只会贬值,攒着还不如花掉。但眼看工资远远低于她的朋友都买了房,她也开始纠结。

不过她决定试试,说做就做,最快的时间里看了房子,借钱,刷信用卡,凑齐了首付,把每个月的房贷定得很高。


刚开始的一年她很痛苦,经常在朋友圈里发牢骚,旅游也减少到几乎没有。

到现在,她还房贷已经还了6年,而且从来没有出现还不起的情况,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生活。

她说,如果不是强行逼着自己买房,她都没法相信这6年,她因为房子攒了50多万,而且还买了车。


攒钱不一定就是省到极致,更多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考验的是我们对现在和将来的平衡能力。

每年年末,看到自己的电子支付年账单后,都有人抱怨:原来我这么有钱?我的钱都花在哪里了?

如果不约束自己,钱就是这样悄悄溜走了,一笔笔小钱,聚起来可能就是一个让你惊讶的数字。


攒钱也是这样,刚开始可能只是一笔小钱,慢慢累积,也能攒出可观的余额。

我们一旦通过自律达成一个目标,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原来我可以做到”的兴奋感,只要大脑记住这份体验,你就能更自律。

02
每个人
都需要链接未来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个这样的实验,学者把被试者分成两组,每个人获得100元。一个组自由花销,另一组需要先看视频,视频里是70多岁老人拄着拐杖的画面。

结果,看过视频的人没有立即花掉手中的钱,而是进行了规划,那些没看视频的人,花光的比率更高——这就是“链接未来的能力”


攒钱背后,就体现了一个人链接未来的能力。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从上大学就很清楚自己要留在青岛,所以大学一毕业,她就借了爸爸的钱首付了一套小房子。 

因为要还房贷,她一方面严格控制自己的消费,另一方面,她逼着自己努力挣钱,别人挑三拣四的工作,她都愿意去试。

正因为这样,和同学一起入职一家培训机构的她,什么工作都积极地做,4年后,她成了新机构的负责人,而且带着股份。

现在,她早就还清了爸爸的钱,自己的房子的价格也涨了接近4倍。她说,买房子是她最正确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让她突破自己的上限,完成了不可能的事。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攒钱,都是为了不确定的未来。

在豆瓣,有一个知名的小组叫“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有22万+人在这个小组里记录自己的攒钱经历,大家都为了将来的生活,约束着现在的自己。



有人为了房子、车子和眼前某样想要的东西,那就攒钱吧;有人觉得生活总会有变故,钱是唯一可靠的东西,还是攒钱吧。

你想要什么,未来你想过怎样的生活,愿不愿意去坚持付出,这些远远超越攒钱本身。

03
比攒钱更重要的
是对生活的掌控感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曾说,幸福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能力,最持久的幸福就是面对一切时,你会有“我可以”的感觉。

就像咲,她是一个工薪族,但她一直在为自己18岁时的梦想努力,说好34岁前买三栋楼,就做到了。

在本该奋斗赚钱的34岁,她提前“退休”,开起了猫咖,这需要勇气和底气,与钱相比,她对自己的信心更值钱。


所以说,攒钱攒的就是底气,在这背后,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并能为之去努力,体验那种掌控生活和自己的感觉。

所谓掌控感,就是对“我可以吗?”的回答。

一个掌控感强的人,不害怕失去,也不害怕离开,因为他知道自己有底气应对一切

我们不能掌控别人的想法和行为,也无法完全掌控生活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

也许你正在跟别人比较:为什么他能买房我却没钱?为什么她能财富自由,我却买了那么多没用的东西?

有人自己创造生活,有人被生活拖着走,人和人之间的差别,都是这样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无论是攒钱,还是健身,或者其他要求自律的事,都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你有多大程度了解自己所需,并能为此去努力争取。

这样,你才能真的攒钱、健身、早起,在一次次自律里一次次掌控生活。


我们不是最好的人,但可以做到自己的最好,现在问问自己:我最想要的是什么?为此你要付出多少努力?要努力多少年?

想清楚了,就踏出那一步,并告诉自己:我真的可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