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说和田玉的工艺 都离不开乾隆工 可以说如果没有乾隆皇帝 和田玉是绝对无法达到今日地位 乾隆皇帝爱玉 他也懂玉 把玉石玩出了不同的花样 还真正地做到了传承 此话怎讲呢? 乾隆一生有十七个儿子 其中十六个名字都带有玉字偏旁 还有一个早夭了 咱们今天就来八卦一下 乾隆皇帝都给儿子们 取了什么关于玉石的名字 也好涨涨见识 爱新觉罗·永璜 他是乾隆的长子,定安亲王 玉璜是《周礼》中 ”六器礼天地四方”的其中之一 是一种新石器时期就出现的玉石礼器 那一年还年轻的乾隆 拥有了第一个皇子 给他取个“璜”字 可见长子的尊贵 爱新觉罗·永琏 他是乾隆的次子,端慧太子 琏是一种在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 这个名字其实是雍正皇帝取的 瑚琏之器本就有暗示传承之意 而且永琏是富察皇后的长子 被当做储君看待 也是常理 可惜他很早就病死了 爱新觉罗·永璋 他是乾隆的第三子,循郡王 玉璋是一种全国通用的玉礼器 也是六礼器之一 有身份,但不算特别偏爱 这也是人之常情 咱们现在都说 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 看来古代也差不多 爱新觉罗·永珹 他是乾隆的第四子,履端亲王 珹指一种像方形城池一样的护身古玉 不过现在已经失传了 啊,他连礼器都排不上号了 果然是儿子多了 就不觉得稀罕了呢 乾隆这大猪蹄子 还真是很快变心 爱新觉罗·永琪 他是乾隆的第五子,荣亲王 是宫斗剧的常客 小时候是看《还珠格格》长大的 所以对永琪格外有感情 虽然咱们对永琪感情深 但在乾隆心里也不是很重要 琪,是指美玉的一种 看得出取名不是很用心 爱新觉罗·永瑢 他是乾隆的第六子,质庄亲王 如果说上面几个哥哥还是美玉 那六阿哥连美玉都算不上 “瑽瑢”是指佩玉碰撞的叮当之声 别的兄弟起码是块玉 他就占个响 独特是挺独特的 这敷衍得太明显了吧 爱新觉罗·永琮 他是乾隆的第七子,哲亲王 七阿哥是富察皇后的第二子 古代嫡庶有别 他是正经可以继承大统的 这不,就连名字都不一样 “琮八方,象地” 也是六礼器的一种 这名字一听就是要当太子的 爱新觉罗·永璇 他是乾隆的第八子,仪慎亲王。 “璇,美石次玉。” 连玉都算不上 变成石头了 跟前边准太子的名字比起来 这也太次了 算了算了 谁让自己没个高贵的妈呢 爱新觉罗·永瑜 他是乾隆的第九子,早殇 咱们现在常说“瑕不掩瑜” 瑜就是玉石的光芒 “世子佩瑜玉。” 跟上边占个响的哥哥 倒是对上了 只不过顺序取反了吧 眼睛不是在耳朵前边吗? 爱新觉罗·永玥 他是乾隆的第十子,早殇 玥是古代神话人物少昊出生时 五色凤凰神鸟衔的一枚宝珠 太白金星给这枚神珠起名叫“玥” 这名字取的还不错 爱新觉罗·永瑆 他是乾隆的十一子,成哲亲王 瑆字描述的是“半明半暗性质” 是上好的白玉才有的状态 说明乾隆取名的状态回归了 爱新觉罗·永璂 他是乾隆的十二子,贝勒 璂,是古代用以装饰的玉石 虽说是用来装饰的 但好歹是玉石,赢了 爱新觉罗·永璟 他是乾隆的十三子,早殇 璟字是用来描述玉石光彩的 跟上边哥哥的名字 有异曲同工之妙 爱新觉罗·永璐 他是乾隆的十四子,早殇 “璐,美玉也。” 这个字现在用的人挺多 不过大多是女孩子 爱新觉罗·永琰 他是乾隆的十五子,嘉庆帝 琰,是指一种美玉的雕饰名称 用在名字常寓意美好的品德 品德是还不错,可惜资质平庸 爱新觉罗·永璘 他是乾隆的十七子,庆僖亲王 璘多用来描述玉石的光彩 乾隆皇帝这么多儿子都带“玉” 能看出来他真的是爱玉成痴 可惜美玉凝结而成的十七个儿子 生命力都不太旺盛 乾隆一生送走了13个儿子 最后不得不把皇位传给了资质平庸的嘉庆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有传言说 名字会影响命理 皇子不长命是因为名字取得太大 这个华少不是很懂 就不妄言了 关于名字的命理 大家伙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