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这首词化用了韩愈的诗句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有友abcd 2019-09-10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在诗歌领域他被称为“诗神”;在大宋词坛开豪放派之风,是“豪放派”词人的开派祖师,后人称为“词圣”;在散文领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位列“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列;在宋代书法界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在绘画上同样有极深的造诣。

苏轼这首词化用了韩愈的诗句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从词的角度来走进苏轼,一起来领略一下苏轼非常有代表性的婉约词——《减字木兰花》,全词如下: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苏轼这首词化用了韩愈的诗句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初春时节,黄莺开始啼叫,预示着美好的开始;雨,淅淅沥沥,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钻出来的春草,远远望去,一片嫩绿,想走近仔细观察它,它们却害羞的藏了起来。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不要推脱,醉酒并不可怕,趁着酒意,去看看娇艳的花,人生中的美好一定要及时观看,如果有美丽的花开放我们却不去看,就意味着人生很快到了尽头。不要等着春天远去,落花掉进青苔。

苏轼这首词化用了韩愈的诗句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1063年,苏轼当时28岁,此词本为苏轼回寄给苏辙的词。

上阕,写初春时节的美好时光。“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这两句点明了初春时令,同时借用韩愈《早春》中的名句,这句诗用在此处十分贴切。“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由于韩愈和苏轼同为“唐宋散文八家”之一,在文学主张上,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因此,苏轼对于韩愈的诗应该颇为了解,也更能领会韩愈诗句的精髓。

苏轼这首词化用了韩愈的诗句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下阕,词人劝游人要及时赏乐,美好的春景容易逝去,不要说自己醉了,借着醉意也可以一睹芳菲的。不去看,就意味着失去了花给人以活力的含义,意味着时光易逝,人终究会走向衰老。

苏轼这首词化用了韩愈的诗句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苏轼曾说:“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不妨改为“人生何以易此乐,及时看花春常归。”苏轼的一生是充满了哲理的一生,他一生命运坎坷,宦海沉浮却没能磨灭他的雄心壮志,也没能失掉他那颗珍贵的乐观豁达之心。

苏轼这首词化用了韩愈的诗句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最后,以一首小词作结,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醉卧黄城中,对酒当歌,舞袖弄影。恨今时,多少英雄埋骨处,血溅飞鸿。

往事已成空,此恨无穷,明朝沙场谁与共?会挽雕弓如满月,再露峥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