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岁以后,最扎心的莫过于:你不是能力不行,而是认知不够

 timtxu 2019-09-10

曾经,我和一朋友因为一种凉菜是否应该先焯水这个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他的认知中,凉拌菜必须要焯水,不然有细菌。而我的认知是,凉拌肯定要生的才算凉拌。

我们之所以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因为,我们的认知限制了头脑中的想法和思维,做任何事都跳不出这个圈子,这就形成了认知差别。

30岁以前,我并不知道自己的认知不够。总以为,怎么努力也不成功,是能力不强。

其实,能力来源于我们的认知。

由认知带给人的思维和判断,决定了能力的行动方式。

1认知,比能力更重要

猎豹掌门人傅盛曾提出,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别就是认知差别。

他认为,人的认知一般有4种情况,95%的人都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状态。

这就非常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总是一副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样子,做事专横、固执。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自己的认知是不够的,需要不断学习。

傅盛说,曾经有一次跟马云喝茶,发现马云总是在不断观察行业变化,从变化中找关键切入点,找资源跟人配合。

都知道,马云非常厉害,能力卓越。其实,马云与普通人最大差别的依然是认知。

他持续学习,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储备,用以开阔思路,到最后就形成了不止能力这一种优势。

马云第一次高考失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路遥的《人生》。

看完书,马云懂得了:“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这本书让马云的认知瞬间提升,于是下定决心第二次参加高考。

再后来,互联网刚兴起,马云创建了黄页,又开创性建立了电子商务,一次次的远见和创新,与马云持续提升自己的认知,保持开阔的视野,不断吸收新鲜事物的习惯分不开。

因为认知的差别,别人能看见的,我们看不见。就算能力再强,也无处发挥。

正如隧道视野效应说的,一个人如果处在狭窄的隧道内,他眼中看不见的,他就无法知道。

所以,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认知比能力更重要。

2认知,习惯用经验做标签

《人民的名义》就是一部有关认知的大戏。

大风厂的工人,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饭碗,不惜用身体对抗拆迁,结果工人被烧伤。在他们的认知中,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宁愿用生命去阻挡暴力。

小老板蔡成功自幼家贫,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终于当上老板,为了维持经营,他不惜向高小琴借高利贷,却不知他早已是别人的猎物。

男主角侯亮平为了反腐,公正严明,不畏权势,是因为在他的认知中,为了事业,为了正义,其他都不重要。

高育良位高权重,好不威风。可是他却为了红颜知己做出违背原则的事。那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世界尽在他的掌握中。

这些人,他们的层次不同,眼中所看到的就不一样,由此带给他们的认知也就千差万别。不管他们现在做什么,为了什么,都源于他们曾经的经历和眼界所带给他们的判断力。

这种判断力,就是认知最重要的一种外界体现。表现为,我们怎么样看待事物,做出决定。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曾经提出过“个人构念论”的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都像是个科学家,用自己知道的种种理论、认知来预测周围的世界,人际环境等。并且,这些曾经的经历和判断中得出的理论,会指引我们对现在观察到的行为做标记。

比如,去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很多人在事情发生之初立即判断那位开小车的女子是罪魁祸首。

一个人看任何事物,作出判断,都受限于过去的经验,这样不仅简单快速,也是一种本能。

因为,认知作用于我们的思维,得出的观点又刻画了头脑中的认知。如果长期处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中,思维就会越来越僵化。

看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看他的经验是否总是一成不变,经验越固化,认知越狭窄,受限。

3:认知,决定思维和行动方式

曾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

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两位青年得到的答案不一样,原因就是他们的认知。

通常情况下,判断了某样事情,思维方式就这样被固定。那么,就会做出相应的选择和行动,这一连串的过程,看似普普通通,但最核心的本质来源于认知。

比如:

有些人认为读书无用,当小老板挣的钱也比大学生多。

有人觉得天天努力,拼命工作,也得不到高收入,不如打打酱油,混混日子乐得逍遥。

还有人以为自己年纪大了,再怎么样也干不出啥名堂,所以就算有再大的梦想,也不去追,只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在这些人的意识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知局限、片面,只看见了事物的一个方面。

这样的认知,作用了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也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成就。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会让自己的眼光局限在思维中。而是,时刻探索寻求,并看见各种变化,以及不断吸收新的东西。

没有天生厉害的本领,只有不断提升的认知;没有能力不行,只有认知不够。

持续改变认知,你会发现,不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

4:拼到最后的,还是认知

稻盛和夫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里说的思维方式,就是认知,是做事和行动的基础。

想要成就一件事,除了要具备极大的热情,强大的能力,从外界持续获取的认知更是最关键的要素。

大多数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保持一种坚固的认知,这样的经验可以让人少走弯路,也会形成禁锢。

要知道,这个世界瞬息万变,过去的见解和判断只能是过去,未来是新的,我们就要用新的认知去理解和看待。

不停留在过去,除了用行动往前走,更应该让脑子走在前面,学习的重要内容就是认知的持续提升。

能力,可以做成一件事;认知,可以成就一个人。

30岁以后,最大的本事不是能力有多厉害,而是认知有多强大。

不要让你的认知,困住你的世界。

你持续扩大自己的认知,认知才会让你紧跟上这个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