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帘 蒙杏花,芳红躲不见:说宋词

 昵称32901809 2019-09-10

风起薄雾,

素色染成朱帘,

清凉作巧手,

卷起露出脸半边。

秋台香满,

树荫又作鸟闲,

沉钩不知道,

故作黄巢说当年。

何必,

卢循城外作疯癫。

《宋词》窥:隔着“朱帘”瞧瞧,窗外的红,美人的腰

朱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一种意义,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中国人喜欢红色,对于红色有很多很多的写法,红、朱、彤彤、赤等等。在中国红色有许许多多的含义。吉祥、喜庆、热烈、奔放、激情、斗志等等。这种种都有各种的意味,也是许多人喜欢和乐见。

除了红色的帘子外,中国人还喜欢在帘子上绣出各种图案。

中国人如果在婚庆中对红色有几乎偏激的喜爱。

朱帘 蒙杏花,芳红躲不见:说宋词

在古籍中常有“朱帘”,我们一起欣赏。

1.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来源于《踏莎行》晏殊。 全文如下: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2. 自手引、朱帘高卷。桃花半露胭脂面。 来源于《全宋词,杏花天(春思)》。 全文如下:闷来凭得阑干暖。自手引、朱帘高卷。桃花半露胭脂面。芳草如茵乍展。 烟光散、湖光潋滟。映绿柳、黄鹂巧啭。遥山好似宫眉浅。人比遥山更远。

3.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 来源于《全唐诗,古艳诗》卢纶。 全文如下: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

4. 玉句阑内朱帘卷,瑟瑟丝笼十二楼。 来源于《全唐诗,柳》翁承赞。 全文如下: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高出营门远出墙,朱阑门闭绿成行。将军宴罢东风急,闲衬旌旗簇画堂。彭泽先生酒满船,五株 解释如下:栽向九江边。长条细叶无穷尽,管领春风不计年。炀帝东游意绪多,宫娃眉翠两相和。一声水调春风暮,千里交阴锁汴河。缠绕春情卒未休,秦娥萧史两相求。玉句阑内朱帘卷,瑟瑟丝笼十二楼。

国人爱红色,但是也遮掩不了宋词中的哀愁。倒是唐诗中的朱帘,更是活泼和令人喜爱。这大概就是唐诗宋词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好像深入骨髓般无法避免。不过唐诗中的灵动到了宋诗中却少了,倒是多了几分的严肃。那么宋诗的缺陷由宋词来弥补,但是又弥补的相当纠结,变成了愁上愁。这不知道是否是一种好的变化。

“朱帘”一共在《全宋词》中出现42次。排名2611。“朱帘”词语解释:红色帘子。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翠叶”一共在《全宋词》中出现18次。排名8206。“翠叶”词语意思:绿色的叶子。

“炉香”一共在《全宋词》中出现65次。排名1341。“炉香”:熏炉里的香气:宋苏轼《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香炉里的香:唐马戴《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

相应几何的红色,有风便会动起来的帘子,这些都构成了一幅又一幅的图画,映照在了大家的眼中。帘子有隔绝的作用,或者是内不见外,或者是内外难相见。在中国古代,许多的女人在与男人打交道的时候都会隔着帘子。最出名的帘子就是垂帘听政,这是女人把制度和宗法玩弄到了极致的产物。既不应该出现,更不合理。

帘子都是喜欢和美女作伴,这是许多的诗词中都表现出来的感觉。

或者这些都是定式,写作定式。其实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些写作定式,会带来了很多的确定性,很难做出开创性的突破。如果能够百花齐放,这样不是更好吗?

明天谈:《止学》中的“逐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