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成立时有四个支队,后来又增加两个,司令员都是谁?

 数字人生6688 2019-09-10

众能播报众能播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抵御外辱,驱逐日寇,国共之间展开合作,共同抗击日军。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红军主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则改编成了新四军。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其中的新四军。

在成立之初,新四军人数并不多。1938年部队集合整编时,江南和江北游击队加起来共1.03万人,编成了四个支队。分别是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每个支队下辖两个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军部特务营。

随着局势的发展,新四军也在与敌人斗争中不断壮大。除了原先的四个支队,后来又增加了两个,那么司令员都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1939年初,国民党军不断向皖东地区伸展,企图将新四军第四支队排挤出去。针对这一情况,叶挺军长亲自组织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随即对江北的新四军进行整编,徐海东任第4支队司令员。除此之外,还以第8团为基础,成立了新四军的第5支队,由罗炳辉任司令员。

在此之后,罗炳辉率领第5支队活动于津浦路东地区。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努力,开辟了以半塔集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极大地壮大了部队的实力。

同样在1939年初,新四军游击支队在豫东初步打开抗日局面后,随即向杞县、太康、濮阳、鹿邑以东挺进,以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在那里,游击支队势如破竹,屡次挫败日军的进攻。

11月,游击支队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到了1939年底,第6支队发展到1.2万余人,使得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打开了抗日的新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