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素《草书千字文》结字浅析(中)

 攸州刀郎 2019-09-10

二、复合结构:左右欹侧,顾盼生情;上下挪让,通透简洁

我们先看图2-1中红与黑的对比,在平面构成原理上,黑称为正形,那么红就可以叫负形。书法在宣纸上,因为笔画切割空间就可以有黑与白的空间对比,我们把字的留白(包括字内的留白和字外的留白)称为负形。汉字的结构本来是一个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中间红色的手就像凸显在黑色背景上面的一个非常显眼的中心图式——视觉中心。

怀素《草书千字文》结字浅析(中)

图2-1 作者福田繁雄(日本)

当我们来看一个左右的造型图式时,受到这样的启发必然也会有正负形的存在。内白的凸显会在此刻更加夺人眼球,构成图式的背景和主角在作者营造的空间中优先展示作者的目的和意图。邱振中先生讲:“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引向单字内部被线条所分割的空间,情况将有所不同。这些空间是构成书法作品的最小单元,书法作品的空间性质即由单元空间的性质及其组合所决定。人们在意识中可能从未进入这一层次——人们关心的只是字的结构。”我们常常只关注字的笔画本身,而忽略线条分割的空间,这是上升到视觉艺术的层面,有着更多的美学意义。

怀素《草书千字文》结字浅析(中)

图2-2 怀素《草书千字文》字例

如图2-2,“任”“巧”二字都是左右结构,作者在书写时,有意将左右的距离拉开,凸显了“负形”。中间的“负形”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图式,字外空间也有一个稳定的“负形”,它们内外呼应,共同营造出匀称和谐的理性之美。具体分析,“亻”呈向外拓,以放为主,力量对外辐射,而右边的“壬”部呈稳定的方块形,以收为主,左右一动一静,顾盼相生,而中间红色虚线部分大量的留白,无过多牵丝,保证了留白的完整性,让我们视觉重心更偏于集中到中间,而非线条。姜夔《续书谱》说:“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张癫、怀素规矩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这时线条便担当着分割空间的任务,字形本体的角色在逐渐弱化,营造一种空灵、干净、通透之感。

怀素《草书千字文》结字浅析(中)

图2-3

相对而言,我们知道留白较为容易营造一种空灵、简便之感,那么相对于笔画较多的结字,是否仍有着这样一个美学呈现?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呈现手法、效果呢?我们知道不同几何图形表达着不同的视觉感受,而不同视觉感受营造着不同的美学蕴藉。如果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三角形、多边形物体进入我们的眼帘,如图2-3,尽管各自是简单、明了和简洁,但它堆放得不规则、无次序感,也会造成锋芒毕露的感觉,让我们无从下手,如碎一地的玻璃。因此,简洁性的体现,不单是元素的本身简洁就行,仍需要创造者通过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意识理念去营造、打造。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知觉”中也强调,整体大于元素之和的概念。即单个元素的简单相加之和,不是构成一个事物的整体,而是需要艺术家的改造。上面举例分析了非映带的字形,它首先具有非映带的特性,简洁性相对容易判断,那我们更进一步选取有缠绕线条的映带,如果它仍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那么便能有力证明我们的观点。

怀素《草书千字文》结字浅析(中)

图2-4 怀素《草书千字文》字例

我们随意选取《小草》左右结构中属于“映带”类的字形进行分析。如图2-4,“想”字左边呈一个长方形,右边呈倒立三角形;“拱”左边呈倒立三角形,右边呈长方形;“执”左边呈倒立三角,右边呈正立三角形。这就是《小草》结体的巧妙之处。

怀素《草书千字文》结字浅析(中)

图2-5 并排的长方形体

怀素《草书千字文》结字浅析(中)

图2-6 并排的三角形体

试想,如果左右都是并列的,便如并列的两个方块(图2-5)之间没有留白、空间可言,更无呼应、顾盼。同理,如果是两个三角形(图2-6)并列,它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相互的挤压和交叉,产生冲突,给人一种凌乱、呆板感。在视觉上,就是两个三角形的简单排列,无任何美感可言。而《小草》中表现的简洁效果,就丰富了。第一,任何一个结字中,它把主空间和次空间之间表达得很清晰,一收一放,营造成一种和谐的疏密对比关系。第二,左右形成的图式或斜或正,欹侧不一,各具姿态,但又维持一种稳定的图式。第三,不同图式在组合过程中因为自身的特性,不会完全吻合,正是这种不吻合恰恰留出了不同的空间布白。因此就产生了丰富的意趣,是非常值得玩味的构成图式,这也就形成《小草》结字奇趣横生、姿态各异的重要特点。

我们可以推而广之,字与字之间的组合,我们进行横向观察。总体视觉感受行距略大于字距,整体章法属于竖有列、横无行的章法。但是由于整体封闭的单字图式甚少,我们视觉上感知字内部的“负形”并不是十分强烈,反之,字外的“负形”基本上图式趋于稳定。

怀素《草书千字文》结字浅析(中)

图2-7 怀素《苦笋帖》(局部)

怀素《草书千字文》结字浅析(中)

图2-8 怀素《自叙帖》(局部)

上面分析了左右结构的字形,是一个独立的单体,只在横势的左右对比上产生《小草》美的视觉效果。某种意义上讲,草书是非常讲究线条、字形之间营造气韵的,而类似《苦笋帖》(图2-7)、《自叙帖》(图2-8)等,以线条的牵带来营造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气势是容易的,而《小草》大多数是字字独立,如何在这些看似散乱的单字上配合,完成整体章法的气韵营造,这又是摆在怀素面前的学术难题。他又如何解决呢?为了方便展开研究,在此设定“上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单字的上下部分,一种是字组合中的上下部分。那么作为草书,字与字之间的上下牵带,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但是在《小草》中,连带却非常少,他又是怎样处理,达到这种贯气中带着俊逸、疏野的气韵呢?

(文/李林惠)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