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一首《渔家傲•秋思》,可谓传世之经典1

 钟家台 2019-09-10

北宋奇才范仲淹,写下一首《渔家傲·秋思》,可谓传世之经典

唐代很多诗人都写过边塞诗,有的去过边塞,有的没有。而范仲淹显然是前者。范仲淹是个文武双全的国之栋梁,在宋康定元年到至庆历三年这段时间里,他身兼陕西经略副使和延州知州两大重任。

尤其是在宋仁宗年间的时候,范仲淹被朝廷派到了西北,直面强敌。这个时候,范仲淹就是西北边疆防卫之倚仗,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了这首词,其实就是写实,这首词全词如下: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难免惆怅。只见这边塞之地,到了秋天的时候,风景和别处大不相同,那北方的大雁就要往南方的湖南衡阳飞去了,一点儿也没有不舍想要留下的意思。

身在边塞,置身军队,常常能够听到四面八方都是边塞的敌人吹起的战争号角声、伤感的羌笛声、西北边疆的大风声和凄厉的马啸声,一眼望去,尽是绵延而陡峭的山峰,那长长的狼烟,那紧闭的独矗在那儿的边城,都让人心中怅然无比。

回到军队里,和那些兵将们对饮,酒虽然非常浑浊,却还是让我们有了醉意。酒喝一杯,思乡之愁就愈加深重,可是,战事还没有平息,功名还没有建立,都是大好男儿,又有谁敢说想要回家呢?

夜半三更的时候,总是听到飘忽不定的羌笛声,早上起来的时候,看到霜花已经铺了一地,而我彻夜未眠。看到那老将军比霜还要白的头发,大家都齐齐留下了征战边疆之人的热泪。

这首词上片主要写边塞的壮丽而又肃杀的景象,起首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和时节,概括了西北边疆景象的总体特点,那就是一个字——“异”,接下来,通过大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这些意象,写出了边疆孤寂、肃杀的特点,也是照应了“异”这一总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