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收益20万头条文章10万元悟空问答15万,这就是我和头条的故事

 海波之花 2019-09-10

每个人每一年都会过一次生日,却不曾想这种极具人格化的仪式性的东西,却成为了自己入驻头条三年以来的常态。

透过杜月笙看时代:直面人心

2019年月8月23日,历史三日谈消息通知栏再次收到了来自头条平台的祝福,不知不觉间历史三日谈平台已经三岁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过去的岁月会因为自己的足迹留下不一样的痕迹,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的生活内容,而有幸,自己经历了自媒体的春天,最好的时代。

如果说2019年8月23日是历史三日谈三岁的生日,那么把时光拉回到2016年的8月23日,那时的自己初出茅庐,懵懵懂懂,既有对于如火如荼自媒体发展的疯传耳闻。

又有涉世未深毫无实践的惶惑不安,由于缺乏长期的计划,在注册完账号后其实历史三日谈并没有立刻运营,而是被冷落了一段时间,大概月余。

到了九月份的时候,开始陆续更新一些内容,开通专栏的时间就在自己人生“变与不变”的档口,当时刚刚毕业,面临择业,因此自由时间充裕,更新内容比较及时。

十多天的收益差不多就在二千多元,这不仅是历史三日谈在头条平台的第一笔收益。

更是笔者人生中的第一笔真正称得上收入收益,在当时来说引起的内心波澜,可以说汹涌澎湃。

创作的热情由此被彻底激发,北洋枭雄袁世凯、张作霖甚至于流氓枭雄杜月笙都是历史三日谈里面的常客,至于说为什么要写这几个人。

一是术业有专攻的问题,历史三日谈的主创学历史写历史,其他的也不会,再一个对于这类人的传记有所了解,容易掌握,尤其是杜月笙,可谓是遍览“群籍”。

早就有了跃跃欲试,动笔一写的念头,杜月笙的确是个流量王,自媒体的宠儿,不过当时历史三日谈在自媒体标题起取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阅读量的高低并没有保障。

不仅如此当时的写作,在整个自媒体来说都处在初期阶段,很多内容都处于揭秘阶段,因此,有时候写的神神叨叨你知我不知的地步,就可以获得不错的阅读量。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读者朋友也在大浪淘沙中成长,这时候就不是简单的揭秘,还必须写出“奇点”,挖掘出故事背后的逻辑,与读者朋友产生共鸣。

就头条来说,阅读量基本上处在一个高低起伏轮转的过程。

不管你做出多大的努力,你的内容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都不会有太高的阅读量,不是你不够优秀,你的优秀还需要大环境的配合。

当然,在自媒体,尤其是头条这种大平台立足发展,必须跟上头条的节奏,比如说2016年的头条图文、2017年的千人万元、2018年的问答、今年的专栏。

专栏收益20万头条文章10万元悟空问答15万,这就是我和头条的故事

历史三日谈生日贺卡

这些风口如果一个都赶不上的话,可能会经历一个惨淡的收益过程,但并不是说抓住了这些就可以一劳永逸,不需要进步了。

头条平台的布局越来越完善,这其实也在鞭策历史三日谈平台实施做出调整,不可偏废一隅,不可以一条腿走路,而是要均衡发展。

当然,布局的完善需要更多人力资源的投入,这对于单打独斗的小作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历史三日谈的主创其实是一个比较慢的人,囿于自己的小雀幸,小富即安的心态明显,因此都是踩着风口走,虽然收益数据尚能勉强为人接受。

但不得不时刻调整步伐,很难形成聚集的优势,在头条平台创作久了,都会有一个优质黄V的标志。

这对于作者来说既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鞭策,但其实黄V的背后还包括更多的内容,那就是持续、优质,离开了持续谈优质,或者说离开了优质谈持续,都没有太多的意义。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自媒体人,没有前途没有出路的,挣钱的时候好好挣钱,挣钱少的时间好好修炼内功,提高自我,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状态?

三年足以让一个在襁褓里的幼童,蹒跚的在路上走着,依然有了自我意识,这时候更需谨小慎微,更需研究平台规则,抓住平台推出的利益机制,提高自我,提高收益。

很不幸这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很多东西的评价标准都放在了能不能挣到钱,挣多少钱上面。

历史三日谈也不能免俗,在标题的起取上直接标用了三年来的时间里历史三日谈的收益数据,一是为了博人眼球,二则是为了更有说服力,自媒体创造,历史三日谈是认真的。

在这里还是想跟读者朋友和一些潜在的作者朋友多说几句头条专栏的内容,这也是当下我与头条的故事主要的内容表现形式。

专栏的确会起到净化过滤的效果,专栏的写作是一个见基本功的过程,基本功不牢,地动山摇,想要操作“长篇累牍”的专栏文章。

完整的规划,持续优质的内容输出是必不可少的,这其实是对写作能力的一种提升和更高的要求。

当然专栏的收益还是不错的,只要足够优质,只要足够优秀,都会有收获不错的粉丝回报。

目前历史三日谈推出了几个专栏,但主推的显然还是“透过张作霖看时代:让人生有改变”

和“透过杜月笙看时代:直面人心”

,两个专栏各有亮点。

张作霖和杜月笙属于同一个时代,但分属不同的阵营,但在总结两个人的一生时,却不约而同的都用到了“枭雄”二字。

当然一个是“北洋枭雄”,一个是“流氓枭雄”,一个冠冕堂皇,一个则江湖草莽气息浓郁,双方各有优劣,做人各有可取之处,都属于草根反转人生的典范。

极具传奇性和故事性,当然在自媒体的大环境下,张作霖由于政治身份的问题,并不被流量待见,倒是杜月笙凭借着江湖身份的掩护,一骑绝尘。

这也就是为什么张作霖专栏订阅量在两千多,而杜月笙则飙到了一万多,当然订阅量的多寡不是评判内容优劣的唯一标准,不能一棍子打死。

透过张作霖看时代:让人生有改变

这就是我和头条的故事,故事还在继续,你搬好小板凳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