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勘察杨筠松弟子

 耍赖的要不得 2019-09-10
曾文辿杨救贫弟子之一。
曾文辿原是于都肖县(今于都县曲洋乡)人,《地理正宗》载:曾文辿,宁都人,杨公高徒,自幼读书,原想通过科举仕进,因逢战乱,隐居在于都县黄檀寺读书,不问世事,后偶遇杨筠松先生,羡其学问,遂拜杨公为师,随其学习堪舆术。
曾文辿是杨筠松弟子,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缝舆,号逸真,江西于都葛垇小溷村人,生于唐大中甲戌岁(854),卒于梁贞明三年丙子岁(916),享年63岁。
其父曾德富。兄文遄、弟文迪,文辿排行第二。
曾公幼习诗书,熟究天文经书,黄庭内经诸书。
隐居雩都黄龙寺时,缘遇杨公筠松,得其悉心指黠青鸟,遂得堪舆大道。
三僚曾氏开基祖,也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
相传有一天,曾文辿发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就告诉师傅杨救贫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阴”的地方,如果住下来,子孙可以世代为官。
杨救贫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盆地,盆地水口方向中央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形如罗盘的指南针,大头在北,小头居南。
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
他告诉曾文辿说:“这里果然是我们堪舆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
他将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救贫特地为徒弟择址定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