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海地王也许要冲300亿,谁能吃得下?

 goldolive 2019-09-11

讲一下前海今天公告的将在10月22日招标捆绑出让的两块地。

很多基本情况,媒体都有报道了,我们挑重点的。“深圳买房计划”的蒸鱼童鞋帮我查到了很多材料,在此郑重致谢。

先看下基本情况。

一块地面积8.66万平米,容积率高达10.2,建面62万平米,限高250米。业态包含办公楼40万平米、商业7.2万平米、住宅8万平米、酒店4.5万平米等等。

1、地块的位置在前海湾枢纽。

对比地图,大概是在这里,前海湾站综合枢纽的方位。

这意味着,这里是一个高密度开发综合体项目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是穗莞深城际和深圳地铁1、5、11号线三条地铁线的交汇处,也是目前亚洲在建的最大规模的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地上建筑面积100多万平米,数个摩天大楼。可以说,这里几乎是前海最中心的位置了

2、住宅没有讲限价与户型控制。

住宅部分,是大家最关心的。首先,这块地的住宅使用年限是50年。对,不是70年。其次,执行3年限售,但没有讲“90·70户型政策以及限价政策。这就非常有意思,以往类似的住宅用地出让时,都会约定这些内容。如果你不约定,那么理论上,开发商在销售住宅的时候是可以不执行的。这个可以理解为有优待,但从合理角度来说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有些项目不应该去强求执行那些神奇的政策要求(至于说是不是造成市场不公平,那见仁见智了)。到时候,开发商也许会全部设计为清一色的大面积豪宅,也完全有可能打开前海住宅的想象空间。

3、地块的捆绑出让。

上面这块地和另一块地(T201-0123宗地是捆绑出让,后者土地使用年期是40年,并且要求优先建设。捆绑的这个项目占地5万平米,建面13万多平米,含酒店5万平米(地上4.85万平米,地下1500平米)、会议中心8万平米(地上7.1万平米,地下9000平米),地下商业6000平米。要求全部自持,项目名字已定——叫前海国际金融交流中心,设计方案也已定,基本上竞买人是来做代建的。设计方案的思路叫“丝路扬帆”,看下面这些个流传出来的规划图,是不是很像悉尼歌剧院?

一般来讲,这样的项目是一个偏公共类项目,开发商单拿这样的项目,是很难赚钱的,更多是社会做贡献——不能卖,全部自持,需要靠运营赚钱,太慢。所以,深圳过往也很聪明,都是“捆绑销售”——搭靠一些有吸引力的地块一起卖,比如像中海在CBD承建的两馆。这次也是一样,好在这个项目本身也非纯公益,如果运营得好,说不定也能赚钱(华润托管的春茧也赚钱了)。

4、地价的猜想。

深圳现在的现状是:住宅奇缺,非住宅充足。所以也造成,住宅用地价格奇高,非住宅用地价格一般。比如住宅的价格,今年6月,龙华住宅地价达到6万+,光明4万+,但商业地块,嘉里建设在前海拿的项目3万+。而且,大部分的商业项目,都是定向引入,所以楼面价更加平实。

就这两块地而言,综合特征是这样的:

①地块规模庞大,加起来要75.8万平米,对于竞买人资金量的要求奇高;

②业态复杂,主要是长周期投资的商办以及公共建筑,对资金占压和回报周期要求特别高,操作风险大。

最具吸引力之处,是这块地“第一次在前海核心区有了住宅。而且,没有限价、户型管制,这会显著拔高业界的想象空间,对比光明、龙华,这里的价格到8万+,一点都不过分。

综合来讲,算下粗账,假如住宅部分按8万,非住宅部分仍按3-3.5万的价格来算,加起来,大地块估计得冲到220-250亿。小地块也按3万的价格算,也是超过40亿的地价。两块地合起来,有可能会冲260-300亿的天价。

5、这个地块调整过规划。

我们查到了一个猛料显示,这块地在7月份改过规划。

对比一下,是同一地块,前海桂湾片区01-03、03-01、04-01街坊单元。最重要的改变是,公寓变住宅。调整前的用途规划是有公寓9万平米,调整之后,公寓没有了,住宅有了8万平米而且,住宅的位置调整了,从原来的两块变成一块,从原来的接近中央变到了上顶角(下面图中的黄色图块)。

有很详细的对比图。

其它还有一些调整,比如酒店4.5万平米,原来是没有的,地上商业由调整前的39500平米增加为5.2万平米,办公面积由调整前的449606平米缩减为调整后的40万平米,等等。

再细对比,这次卖地,还有个变化,总体规模有调整原来规划时的总体占地是91490平米,建筑面积是607626平米。这次卖地的总体占地8.66万平米,减少了几千平米,但建面增加到了62万平米,整体容积率有增高。

当然,我个人认为,这样改动是非常合理的,我之前已经多次表达过,公寓这样的建筑类型就是个鸡肋,应该减少类似用地的批建(包括办公楼用地也要减少),而要转而多多增加一些住宅地块的供应。前海也好,深圳也好,公寓都已经够多。单从这块地来说,如果是公寓,那么地块的热捧程度会下降的不是一两个点,这么高的地价,全部要求自持的商业面积,又不那么好卖的公寓,对企业的资金占压那是巨大的考验,流标的可能性很高。但是如果改为住宅,那么地块有了一大块容易变现的资产,含金量一下子就上去了,至少流标是不太可能。对于整个项目,尤其是捆绑项目前海国际金融交流中心的如期交付,是很好的保障。

6、谁能买下?

我个人认为几种可能性。

首先,从上面7月改规划的角度看,我理解,政府有可能和商界是做了交流的。不排除一种可能,是已经有了一些潜在买家。

其次,这块地奇怪的地方很多,其中有一处是,几乎对竞买者没有什么要求。这和之前大不一样,比如最近的深圳湾广场的项目,政府给的条件几乎是为华润置地度身定做。但这块地没有要求,也没有拒绝联合竞买。可能是因为预期地价实在是太高了,能拿出这笔钱的也没几家,不如不设门槛。

再次,从买者看,大概率是内陆开发商,虽然前海的土地早早设了1/3要卖给港资,来引进香港企业。但是就这块地而言,风险较大,我认为香港企业整体偏稳健,杀来的可能性不高。

最后,有没有可能会出现联合竞买?独立竞买的像万科、中海、华润置地、深圳地铁,都有这样的实力,也都有运营过大型公共建筑的经验,但还是有可能会出现联合竞买,比如像招华联合体,以前经常联手这么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