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九道脉症

 秋霜了无痕 2019-09-11

细为气血两亏之脉,又为湿气阴邪伤里,主病在内,为诸虚劳损、七情所伤、忧劳过度、神怯,为腹满、伤精汗泄,为虚寒泄痢,为积。

细紧瘕癥积聚刺痛,细滑为僵仆、为痰热、为呕吐,细数为虚热,细迟虚寒,细而止隧道空虚、痰结走痛,细涩血枯精竭。寸细呕吐反胃吐衄咯血、肺气虚喘、心虚怔忡,关虚细胃虚腹胀、脾虚中湿、血不荣筋、骨蒸劳热,尺细丹田虚冷,脱阴遗精、泄痢。为久病必虚,有虚症脉细为顺,无虚症之象脉细则为逆。外感暴病皆不宜细,若细者气血已为邪伤也,邪盛正虚亦为逆,温热脉细为阴伤,亦为逆。

数为阳脉为热,有力实热,无力虚火,或为吐泄,为热痛。为烦渴、烦满,为阴不胜阳、火旺水亏、火热刑金。肺病秋浮,脉不宜数。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气口数实为肺痈,虚数为肺痿,滑数痰火,涩数为气郁火结阴血伤、大便燥结、下血、小便赤浊、淋闭、热痹。寸数君火克金咳咯、吐脓血、吐衄血、口渴口舌生疮、咽喉痹痛、痛肺伤,关数肝脾胃火尺数相火不静、肾水阴虚。数极为热入心胞、狂热烦躁。实数胃中热、热结燥屎谵语神糊。有止则为促脉。

动为阴阳相搏,阳动汗出,阴动则发热。

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动为虚,为形寒畏冷,三焦气伤,欲作战汗,为痛为惊,为痹为泄,为恐为痢,为筋病拘挛,为男子亡精,女子崩漏。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阴虚阳搏谓之动。

虚为虚为寒,劳热骨蒸,脚弱筋骨痿,为身热伤暑、自汗怔忡惊悸,为阴虚发热、阳虚畏寒,为痿痹。寸虚血不荣心、神怯失眠,健忘失志,关虚脾不统血、血不归肝、脾困食不消化、腹胀不舒,尺虚骨蒸、痹痿,伤肾精血耗亡。

促为阳结、数中有止热中有滞,或为气滞,或血滞或为饮蓄,或食滞,或为痰滞,或为痈脓阻滞不行、血脉隧道阻滞难行、不能流利,故脉促促,促者将发斑。

结为阴滞、迟中有止,寒中兼滞,亦为气血、饮食、痰滞、积聚疝瘕、瘕结、阴疽痰核凝结、湿痰流注痹痛、浮结,外有痛积。沉结内有积聚结微则积微,结甚则积甚。脉结者恐阴毒发斑促结二脉,其因相同,惟促为阳热,结为阴寒,浮沉主病当参观之。

散为气血皆虚、根本脱离之脉,产妇得之则生易,孕妇得之则死易,诸病脉代散者死,散脉独见则危,肾脉软散则死。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为平。若心脉软散则怔忡,肺脉软散则汗脱,肝脉软散为溢饮,脾脉软散为胻胕,肿尺脉软散为死脉,久病软散为绝脉。散大而软,按之无有,散而不聚,去来不定,至亦不齐,若散珠之无拘束。

代为绝脉,一脏气绝不至则止,须臾他脏代至,因而又动,止有定数,故为死脉。五十至一止者又为平脉,五十之内止者为代。平人见之必危,如病腹胁诸痛、泄痢吐泻、霍乱、中宫气塞、下元虚脱、气血暴损、不能自续者,代为病脉。凡脉当代者,或有可救,如伤寒心悸脉代者、腹脉汤主之,又孕妇脉代、其胎三月、虽代无妨。代脉亦有生死之别,不可不知。

革为虚寒相搏,为亡血失精,为女子崩漏、半产,男子脱血营虚、梦遗泄、金枪暴损、房劳精脱,产后脱血、虚晕发厥、带浊日久、下元虚脱。又三部脉革,久病必危。

牢为寒积里实,为腹胁胀痛,为水气为木旺乘脾,为�;�;疝癥瘕,为阴病肠结燥屎,为寒凝血瘀,为伤寒里结,为寒湿痹痛,失血阴虚,脉牢不治。

长主有余,大小均平,迢迢自若为平脉,如引绳长竿则病胃经实热、阳毒发斑、癫痫痰气。长则身强木旺,为肝脉属木主春令,春木弦长柔细。

短为不足,为阴中伏阳,为三焦气壅,为宿食不消。寸短而滑数,为酒伤神,浮短血涩,沉短为痞。寸短头疼,尺短腹疼,关短寸尺不通,为阴阳绝脉。短为肺实属金,主秋气,秋脉浮短而涩。

以上皆本圣经,学者当熟读,令心开眼明识取体用,然后交结互究与夫六淫外感、五脏内伤,参以四时旺相、六气临岁南政北政,依各部推寻所因,必使了然无疑,方为尽善。其如随病分门诸脉证,尤当参对详审,如是精研,方可为医门本分之一。否则倚傍圣教,欺妄取财,轩岐之贼臣幸祈勉焉。按以上无长短牢三脉证,考李《濒湖脉学》以补之。

裴庆元集.三三医书.第三集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第501~50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