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学心得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11

经过漫长的暑假,通过暑假实习和对社会学新知识的预习,让我对社会学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和兴趣。新学期有全新的知识和教材,我先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说起。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说刷新了我对社会学的认知,以往对社会学都是抱着基础理论知识来学习和探索,而这一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某些角度来说,是对社会学进行实践方法的阐述,: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这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就是验证社会学真理的标准。它通过社会学调查研究的概述,到理论和研究,再到研究方案的设计,最后是社会测量和抽烟设计等等。都充分的说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的实践过程。这使我在社会学调查和理论研究中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如果说大一是理论基础的学习,那么大二就是社会实践的探索和实习。

另外一本教材对我的影响也很大,《西方社会学思想史》。在社会学的课程中,西方社会学在社会学中占有很大的地位,毕竟孔德作为社会学之父,是从西方传入中国,而产生的社会学学科和研究。那么,西方社会思想史正是更进一步阐述了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古希腊文化,到中世纪在到新世纪的开辟,都能代表西方社会学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可以说西方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启蒙者。当然这本中并不只有对西方社会学的阐述,其中还有带有宗教学问的歌宗教精神的思想概况,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大都是对西方宗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既是对宗教知识的科普,也是对社会学历史发展的重要的宗教理论研究。

张继涛老师说过,'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是没有翅膀的人。'的确,我们只有拥有理想,怀揣梦想,才能够更好地插上翅膀飞翔。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离理想更进一步,才能实现自身地位的向上移动,而不是向下移动。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 颜如玉。 '书里面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读书既可以增智,同时也可 以长才。学完社会学这门课程更让我发现,自己所知道的远远不够多,我需要不 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担当中国当代大学生所应该肩负起的责任。 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是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 人与人的交往作为纽带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而人口、自然环境、文化是社会的构 成要素。自 1891 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第一次把社会学列入课程起,社会学 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大起大落: 五四运动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 革新, 使中国社会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文革时期社会学的停滞不前又使其 跌入谷底,到最后改革开放后的重建,社会学才又被重视起来。而反观当代中国 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素质低,等等等等诸多的现状也注定 了社会学之余中国的重要性。 其实,学完这门课,回头再想想,我们本身的成长不也就是一种社会化的过 程么?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开始适应这个陌生空间的空气,光,声 音??。一定阶段以后,父母亲开始教我们学走路,学说话,学吃饭等等一切人 类生存所必备的技能;当我们成为适龄儿童时,我们需要接受教育,学会读书, 写字,这时我们也就具备了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我们会尝试接触同学,老师等与 爸爸妈妈完全不同的人,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适应别人。这不是一 个社会化的过程又是什么呢?在古代很多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 人都有高低贵贱 之分。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并不是近代中国才有的现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 会的变迁和现代化也成为必然,古玛雅文明的神秘消失正是很好的事例。 社会学考虑的范畴如此之大, 按照我目前的知识水平确实不能全部理解的很 透彻,只能说对每个知识点有所涉猎。而在这些知识点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人 口老龄化的问题, 毕竟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 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自然法则, 在这里,就中国当代的老龄化现状,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 对于我国目前老龄化人口的比例想必我也不用多少什么了,简单来说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先期进入人口老年型的国家相比,具有老龄化发展快、老年人 口数量大、地区之间不平衡、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等特点。从 2020 年开始,中 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2050 年,中国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针对此, 很多人提出延长退休年龄,提出'中国人没有养老钱'的观点。对此,我个人感 觉这属于无稽之谈。前段时间看过几本书,其中有一本书叫做《货币迷局》 ,它 当中阐述了一个道理——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需求就是生产力!从某种程度上 来说, 养老其实就是一种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社会的这种生产能力早已 经由这些老者在没有变老之前己经就开发出来了,也就是说,当代社会已经具备 养老所需要的生产能力,那么, '中国人没有养老钱'的论点又从哪来呢?针对 '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我采取的是绝对反对的态度。 '延长退休年龄'的政 策一旦出台,那么就属于硬性规定,对于很多人来说,硬性规定他们往往更不愿。

意去遵从。相反的,如今的很多老年人,在拿着退休金的同时,他们依然会发挥 自己的余热, 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不正是一种极其理想的状态么?拿我外公来说, 他退休之后帮助很多人家的孩子辅导一下功课, 偶尔回去以前的工厂指导一下新 来的工人,闲暇之余甚至会回收废品,我曾经问过外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外公的回答,直到今天我也记得很清楚: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不像我们,我们过 惯了苦日子,真闲下来还不得憋出病来啊?还不如趁着这把老骨头多帮帮你们。 因此,我觉得,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并不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养老钱,而退 休年龄更不应延长,我们所应该做的,是调整社会结构,努力完善社会结构,而 不是一昧的去'出奇招'来遮掩我们已经犯下的过错。 总之,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虽然在中国,社会学仍然属于一个比较新兴 的学科,但野就是这样的社会学,它给予了我们开阔的视角、丰富的知识储备、 注重实践、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探索事物本质的动力。当然,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社会学理论往往都是从实际社会现象或是生活的细节中抽象 出来的。我们一定要面向社会,不能一叶蔽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