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天賜閣guwan 2019-09-11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在欣赏剧中艳丽唐妆的同时,很多人在想,距离我们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女子们的妆容真的就像剧中一样吗?其实,在出土的绢画及女俑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唐代女子面妆的真容。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唐代仕女图绢画,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晚唐弈棋贵妇绢画,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左图为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锦衣仕女俑,通高29.8厘米。右图为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绢画上的女性。

从绢画及陶俑上我们不难看出唐代女子妆容的艳丽浓郁,尤其前额眉心上的花钿更是唐妆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妇女化妆的顺序大致如此:“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贴花钿是唐代妇女化妆的最后一个步骤。

花钿,是中国古代女子贴在眉间的一种花朵形的装饰物,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唐朝是花钿使用的鼎盛时期,时值晚唐达到流行的高峰,宋元时渐趋没落。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唐朝佛教盛行,按照印度的习俗,在额头点红、贴花是智慧、吉祥的象征,这种习俗直接影响了唐代花钿的图案构成和色彩运用(出土于阿斯塔那206号墓女佣)。唐代多元文化长期交融的特点也影响和支配了唐代人的审美取向。那么,这种象征着智慧、吉祥的图案是否还在其他地方有所表现呢?我们在上海博物馆馆藏钱币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上海博物馆四楼的中国历代钱币馆,通过近7000件文物,集中展示了中国货币的诞生、发展历程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在中国历代钱币馆唐代“开元通宝”展板上,共展示了九枚“开元通宝”钱,其中一枚为大直径“开元通宝”,另外八枚均为“开元通宝”小平钱。这八枚小平钱不仅反映了开元通宝面文版式丰富(大字狭元、小字双挑元、小字不挑元)和背面纹饰多样化(穿左“十字”纹、“同心结”)的特点,更反映了大唐盛世对中亚地区政治及经济的深刻影响(开元通宝背粟特文—撒马尔罕)。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在这八枚小平钱中的第三排第一枚,初看是一枚穿下俯月版式的钱币,观察细致的朋友就会发现,这枚钱的背面除穿下俯月这一处纹饰之外,穿上隐约也有一处纹饰存在,由于展厅内光线及玻璃隔离的原因,这个穿上的纹饰容易被忽略。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馆馆藏钱币 魏晋隋唐钱币》一书中(ISBN 7-80512-667-4 1994年8月出版),我们找到了这枚钱的拓片,此钱面文为“挑元”面文,背穿下俯月,穿上一类似“四叶草”形状纹饰,此形式的纹饰在其他的“开元通宝”版式中并没有出现过。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这个版式在平时的收集中较难遇到,笔者手中共两枚实物,根据其面文版式结合背面纹饰特征,我们称其为“挑元——背花符”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结合手中实物以及上博展品,我们总结出了这类版式的几个特点:

一、背面穿下的俯月为“挑元”版式固定的穿下俯月形式,而穿上的“花符”纹饰存在位置及角度的差异。所以,可以推测此类版式穿上的“花符”是在固定穿下俯月版模上单独加盖形成的。

二、此类版式面文存在固定的“同模”现象,“开”字右竖在相同位置断笔。背面“花符”状态不同的钱币,面文的“同模”现象并没有改变。这说明这个版式应为同一铸钱单位的产品。

三、目前尚未发现这种“同模”面文的背面无“花符“的情况。可以说明,此类版式应为一个固定的面、背搭配情况,铸造时间段短且铸造量不会很大。

四、此类版式的形制与普通“挑元”相同,不同于晚期开元双月,所以此类版式应该出现在开元双月及会昌开元之前。

既然钱背纹饰是有意加盖的,那么这种故意的做法必然有其意义。是炉记?族徽?藩镇符号?宣誓象征或吉祥图案? 在众多的资料中我们终于在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女俑的额头上找到了这个图案!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出土于阿斯塔那188号墓,女俑通高24厘米,上肢缺失,以木作胎雕刻而成。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开元通宝上的“花钿”

阿斯塔那188号墓彩绘木身鹰髻泥首仕女俑,通高16.5厘米,木雕而成。

两尊女俑额头上的花钿与钱币背面的纹饰图案惊人的相似,可以说这个图案是唐代时期较为流行的图案,是符合人们审美的图案,也是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图案。

花钿虽是细小之物,却在唐代女性妆容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些象征着吉祥、智慧的图案,折射出了唐代人们的宗教文化和审美取向。这些图案在象征着繁荣、稳定、正统的“开元通宝”钱上出现,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状况。

它们之间或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文完)

2019年7月30日

北 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