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气渐热,防暑降温成为日常注意事项之一。闷热易使人胃口不振,凉爽的食物正逢其时。没有冰箱的年代,凉粉就是人们夏日口福。 北宋《东京梦华录》所录“细索凉粉”,将绿豆粉泡好搅成糊状,水烧至将开,加白矾倒入已备好的绿豆糊,放凉即成。色泽白润透明、呈水晶状。 用绿豆、扁豆、豌豆、土豆、大米等物质中的淀粉可制作凉粉,入口爽滑;凉皮则多由小麦、大米、豆类中的蛋白质制成,口感筋道。 中国饮食口味大体上是北咸南甜,酸与辣在西南和西北。陕西人吃凉粉喜欢用卤汁拌着吃,外加浓稠适中的芝麻酱和色香鲜嫩的松花蛋,吃完以后保证一百分满意。山西人吃凉粉离不开陈醋,加上葱花、辣油、黄瓜丝、油炸蚕豆和豆腐干,至于味道如何,反正深得人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边的青岛人喜欢吃海凉粉,用海底礁石上的石花菜精制而成,晶莹如琼脂,加入蒜泥、酱油、香油和醋,清爽可口四季皆宜。 再来看一下南方凉粉,首先是仙草冻,原料采自一种名为凉粉草的草本植物。半透明状的仙草冻,搭配炼乳和糖水,消暑又可口。这款仙草冻还属于食药同源,可清热祛湿,利咽降毒。 江浙凉粉以木莲粉为主,木莲为原料,取其汁水,兑入薄荷汁和蜂蜜,清甜爽口。 木莲亦称为薜荔,曾见过柳宗元诗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后来才知这道薜荔墙早已被我收纳腹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口味确实难改,但可以尝试新鲜事物。对我而言,甜凉粉肯定没问题,咸味凉粉嘛,一季吃一次可以接受,真要吃咸味的,南北口味的凉面来者不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