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安徽六安出土的南宋银锭

 昵称73575260 2021-01-28

1985年6月26日, 原安徽省六安地区六安县罗管乡罗管村农民葛茂好在挖塘清淤时挖出一陶罐, 内装12块银锭, 其中8块完整, 4块为切割后的银锭残部, 总重4328g。

当地乡干部闻讯后多次到其家中做思想工作,葛将全部银锭分两次上交县财政部门, 后转交六安县文物管理所, 介绍如下。

1.A839:束腰弧首, 面微凹, 有水波纹。背面蜂窝, 腰左侧錾“真花银”、“出门税”, 腰右侧錾“出门税”、“真花银” 戳印。通长85、首宽54、腰宽39、厚15mm,重491g。

2.A840:束腰弧首, 面平滑微凹, 有水波纹, 背面蜂窝。锭首左右两角錾有“真花银”, 锭尾右下錾有“出门税”, 左下砸印画押符号。通长93、首宽57、腰宽38、厚12mm, 重477g。

3.A841:束腰弧首, 面微凹, 有水波纹, 背蜂窝密布, 锭四角均錾有“真花银”戳印。长75、首宽47、腰宽23、厚10mm,重237g。

4.A842:束腰弧首, 面微凹, 背蜂窝。锭腰左上部砸印一葫芦, 锭腰右上部砸印画押符号。左下、右下錾有“锭银” 戳印。长80、首宽52、腰宽35、厚15mm, 重494克。

5.A843:束腰弧首, 面微凹, 背蜂窝,周有水波纹, 锭腰左下部砸印不明符号。长80、首宽48、腰宽35、厚10mm, 重248g。

6.A844:束腰弧首, 面微凹, 有水波纹, 背蜂窝, 锭腰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分别錾“出门税” 戳印。长95、首宽54、腰宽36、厚12mm, 重488g。

7.A845:束腰弧首, 表面平滑微凹, 背面蜂窝, 锭面中錾“京◆锭银”, 腰部两侧对称砸印四方“锭银” 戳。长75、首宽46、腰宽30、厚10mm, 重239g。

8.A846:束腰弧首, 表面平滑微凹, 背面蜂窝, 腰两侧对称錾四方“出门税” 戳印。长72、首宽50、腰宽28、厚10mm,重229g。

9.A847:银锭残部, 为完整锭的一半,表面残存刀伤及疤痕, 背蜂窝, 锭尾左右下方錾有“真聂二助银匠” 款识。长65、首宽71、腰宽48、厚14mm, 重488g。

10.A848:银锭残部, 为完整锭的四分之一, 面刻“买到绍兴二十一年秋季”, 左边被截边缘隐约可见原刻“五拾两” 字样残部。长90、宽48、厚18mm, 重502g。

11.A849:银锭残部, 周有水波纹, 右下錾有“真花银锭” 戳印, 右下角砸印画押符号。长57、宽37、厚11mm, 重197g。

12.A850:银锭残部, 约为完整锭的四分之一, 面有“真花锭银” 戳印。长60、宽34、厚17mm, 重238g。

六安境内历年来曾多次出土银锭, 但出土量都不大, 罗管乡的集中出土是六安考古史上少有的发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束腰弧首的银锭具有南宋银锭的典型特征,

在A848号锭上还发现了“买到绍兴二十一年秋季” 刻字, 绍兴二十一年即公元1151年, 是南宋高宗赵构年号, 同类型的银锭在国内其他地方亦多有发现, 因此银锭的年代可以精确地定在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前后应当是没有争议的。

这批银锭上发现有“真花银”、“真花锭银”、“出门税”、“锭银” 等戳记。“真花银”、“真花锭银” 为银锭成色的标记, 用于流通领域的银两通常都要钤上标明成色的字样, “真花银” 既是足银, 成色通常在99%以上。

“出门税” 是南宋政府向行商出门(城门)征收的税项。《宋会要食货》记载:淳化二年, 江南转运司言: “鄂州旧例, 盐米出门, 皆收税钱”。有学者考证, “出门税”与宋金边境贸易有着很大的联系。淮河两岸的榷场贸易的兴盛导致行商异地贩货, 行商携带大量货物从此地到彼地, 途经大大小小的城门, 常要缴纳出门税。

A848号锭为完整锭的四分之一, 上有“买到绍兴二十一年秋季” 行书刻铭, 字口深峻, 行笔流畅, 为利器所刻。可惜大部被截,文义难以解释, 残句中只有“绍兴二十一年秋季” 纪年是明确的。

宋代, 六安属淮南路, 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垦种植, 丘陵地区大多被筑成梯田, 占城稻大量种植。大别山区山高林深, 气候湿润,适宜茶叶生长, 六安生产的茶叶名闻遐迩,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宋代实行“榷茶之制”, 由国家统购统销, 北宋时在淮河以南官设13个茶场, 管理茶叶买卖, 境内有寿州的霍山场、麻埠场、开顺场三个场, 茶叶的产量和销量都相当大, 霍山黄芽、六安小岘春都是当时的名茶。宋祁《景文集》卷46《寿州风俗记》载:寿州“茗场凡三, 曰开顺、麻步、霍山, 岁榷无虑三万钧, 坐居行赍, 率千金计算, 其利不赀, 民又时时盗卖” 。1061年, 寿州的麻步场、霍山场、开顺场年销茶量占全国13 个茶场销茶量的21.8%,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繁荣的茶叶经济。

茶叶经营的繁荣又成就了一批家产万贯的大茶商, 如寿州茶商陈子城, 他把生意从寿州做到了京城, 还将女儿送进宫中, 差点当上宋仁宗的皇后。

南宋时期, 六安成为宋金交战的前沿,战争造成百姓大量流亡, 茶园荒废, 茶叶经营遭受重创。1127年高宗南逃扬州, 1128年金人兵锋直指扬州, 六安难避战火涂炭, 那些富商达贵是必要做出一些避险处置, 这批银锭极有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埋入地下的。

(本文刊于《中国钱币》2011年2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