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中秋,月光皎皎,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合家团圆之际,共食月饼,观月赏桂,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我国是桂之故乡,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桂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传统名贵花木。它四季长青,树叶繁茂,品种繁多。按花色分为金桂、银桂、丹桂;按特性分为四季桂、月月桂、岩桂等。桂花花香袭人,到中秋节前后,众芳摇落,而桂树的叶枝间,却缀满了密集的小花,清香飘逸,浓馥致远。素有“九里香”之称。 桂花的来历,在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和尚,在中秋之夜收到从月中飘落的桂子,便让小沙弥将其种在后庭。一夜之间,树高万丈,桂密成荫,满院都是桂花香。宋代诗人杨万里根据这个传说曾写过一首《丛桂》诗。'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所以桂就有了'月中桂子”的传说。 我国民间把桂树作为吉祥之物,主要是因为“桂“谐“贵'音,多用来象征富贵。结婚时摆放,有“天降贵子'之意。吉祥图案中也常以桂入画,如莲花与贵的图案为'莲生贵子',把桂与兰画于一图,为'桂子兰孙',称子孙发达,光宗耀祖为“兰桂齐芳',桂花与蝙蝠画在一起的图意为'福增桂子'。这些都是表达吉祥,富贵之意。 桂花作为民间吉祥物,还有更深邃的内涵。从唐代开始,每年的乡试秋围大都在八月,此正值桂花盛开,所以称桂月。乡试考中举人,称'折桂'或'登科”,考场称“桂苑',称科举及弟者为“桂客”,'桂枝郎”。考上头名状元被誉为“蟾宫折桂'。'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两词,成了读书人仕途得志,梦寐以求的好事。 桂花贵在其香,但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独占三秋,香压群芳。一到中秋节,人们总要和桂花、明月联系到一起。人们对桂花有特殊的感情,它不仅可供观赏,还有比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桂花、桂皮可入药,桂花也可提取名贵的香料。如诗人白居易所言“似非栋梁材,犹胜寻常木”。 转眼中秋节就要到了,正是桂花开放的季节,月明风爽的中秋之夜,坐在香气袭人的桂花树下,吃着月饼,品着美酒,诗情画意,对月遥望。月宫嫦娥还在起舞吗?月中的桂花与人间一起开放吗?吴刚的桂花酒与人间美酒比,哪个更醇? (2019年9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