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秋韵】有奖征文活动
城客缺少的不是中秋,而是不堪重负的乡愁,压断了回家的路 没有秋雨,家也是回不去的,而秋雨,给中秋一个寂寞的借口 “愁似晚天云,醉亦无凭。秋光此夕属何人?贫得今年无月看,留滞江城。夜起候檐声,似雨还晴。旧家谁信此时情。惟有桂香时入梦,勾引诗成。”中秋已近,但是绵绵的秋雨依然没有一点停歇的迹象,不仅想起金朝诗人萧汉傑的词《浪淘沙·中秋雨》来。 秋雨绵绵,归梦难成,滞留在城市里的人们,团圆的道路被阻断,对月的情绪也被洗去了。那些关于中秋的诗话,也成了一曲曲遗憾的悲歌。 没有没有“秋风清,秋月明”的仰望,也没有寒鸦横天际的辽阔,一笼云雾就将视野锁定在小小的范围以内。用不着“举杯邀明月”,也不必“把酒问青天”,那写在天上的愁绪注定成为一场瑟瑟的秋雨,轻轻洗去秋日的想念。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这首五代诗人阎选的词《河传·秋雨》,对于漂泊城里的人们,或许能找到一个不回家的理由了吧。其实没有这秋雨,家也是回不去的。而这秋雨,只是给自己一个寂寞的借口。那么就让雨再大一点,再久一点,这样不出门,甚至不到窗前张望,那些思乡的心绪,或许能少一点了吧。 我们都是城市了漂泊者,我们所仰望的天空,是一种寄托。我们想对明月说几句乡愁,但是明月懂了,家乡依然遥远,乡愁依然厚重。“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元代诗人徐再思的散曲《水仙子·夜雨》中,“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又何尝不是城客心头的痛呢?我们麻木于城市天空的单调,没有星星没有云就算明月,也只是简单的一片白。那皎洁于故乡天空的月亮呢?仿佛与城市的月亮并无相关。 在农村,在山间,我们数过的星星,银河那浩瀚的繁星闪烁着多少奇妙的幻想,我们曾把一个个梦想挂在那些繁星之上,希望长大后,能够看到梦想成真。而如今,城市的天空看不见星星,那被灰色染指的苍穹,浓缩成无尽的寂寞,将繁星丢失,将梦想也随之丢失了。 中秋无月,秋雨编织的网,轻而易举就网住了乡愁。在一个人的时候,翻看关于家的诗篇,不经意便穿过了千百年。于是自己也成了一首忧伤的古诗,用简短的文字握紧自己的辽阔的张望。 天更凉了,心情就如这秋雨,在被阻断的归途中遥望故乡,遥望一个个团圆的梦想。“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夜雨寄北》便将年年岁岁的望乡说透了。城里漂泊的人,缺少的不是一个晴天,也不是一个中秋,而是不堪重负的乡愁,压断了回家的路。 肃竹2019.9.10.20:52于汉中(原创作品,严禁侵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