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的故事简介怎么发家的 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父子共同打基业

 庶民临风 2019-09-11

  曹丕,字子恒,为曹操之次子。东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生于谯(今安徽亳州)。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兼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被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承其父曹操的职务(丞相)及爵位(魏王)。同年,废掉汉献帝(使之为山阳公),自称皇帝(史称魏文帝),建都洛阳,改国号魏,改年号为黄初。在位7年时间,死于魏黄初六年(226年),终年41岁,死后葬于首阳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偃师县首阳山)。

  在其父曹操的影响和熏陶下,曹丕自幼习文练武,通读百家经传,擅于骑射、击剑。据史载,曹丕5岁学射箭、骑马,8岁时便已能精通其理。10岁时,随父亲曹操征荆州,其兄曹昂阵亡,曹丕因其武功高超而得以幸免于难。

  其父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生于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死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终年66岁。死后葬于高陵(今河北省临障县西原)。魏黄初元年(220年),被追谥为太祖,庙号武皇帝。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过继给宦官曹腾为养子而改姓曹),曾做过汉灵帝时大司农、大鸿胪等官职(属“九卿”之一),灵帝开西园卖官时,他花钱买了个太尉的官职(属“三公”之一)。曹操的祖父曹腾曾为汉桓帝时中常侍大长秋,是西汉著名的丞相曹参的后代,素以德行仁厚而著称,好荐贤举能,在宫中做事达30余年,历事四代皇帝而未曾有过错误。桓帝时,因其忠孝彰著,而被“加位特进”,封为费亭侯。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追尊其为高皇帝。关于曹操父亲花钱买官及祖父为宦官等事情,在历史上曾被一些人看做是丑闻而遭到嘲讽和辱骂。

  曹操年少之时,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游荡无度,喜欢飞鹰走狗,不遵守当时社会的礼节与道德规范。因此,世人并不怎么看重他。但表面上的放荡不羁却不能掩饰住他的有胆有识,有勇有智。曹操10岁那年,在谯水洗澡时被蛟追逼,便奋力还击而使蛟潜退。但回家后,却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后来,有人看见了蛇,吓得连跑带跌,曹操见了,笑道:“我曾被蛟攻击却不曾害怕,你怎么能怕一条蛇呢!”经大家追问,才知道他所经历的事儿,众人都为他的举动和胆识感到惊异。曹操的叔父因为看不惯他平时的言行,认为他不务正业,便经常在他的父亲面前告他的状。对此,曹操很是担忧,怕父亲一但真正相信了叔父的话,便会对其严加管制而使自己失掉了自由。于是,便使了个计谋解决了问题。一天,曹操在半路上遇见了他的叔父,便忽然仰面倒地,佯装得了中风症,嘴歪眼邪,口吐白沫。他的叔父见状,很是惊讶,问及缘由,他说是自己中了恶风。他的叔父便赶紧回报给他的父亲。当曹操的父亲把他找回来时,却见他安好如初,根本不像发生过什么事情。便以其叔父言其中风之事相问。曹操回答说,他根本没中什么恶风,只是因为叔父平常不喜欢他,所以,今天是叔父说了谎。自此以后,曹嵩便对其弟所言产生了怀疑,不论他再说曹操什么或是告他的状,他都不再相信。这样一来,曹操无论在外面做什么,都不再担心有人在其父亲面前告他的状了。

  少年曹操,不但天资过人,而且胸有大志。表面上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内心里却装着大事。他很关心世事,深为国之命运担忧,很有正义感和敢于为正义之事献身的精神。当时,中常侍张让仗权显威,不可一世。年轻气盛的曹操对此非常愤慨。一天,他趁夜深人静之时,潜入张让府中,打算杀死张让,不料被发现,他凭着高超的武功奋力拼杀方得逃脱。早年的曹操虽在智谋、权术和胆识上初具了后来成为“奸雄”的自然条件、心理素质。但此时,他并不奸,而是个很有使命感、正义感,为人刚正而有抱负的年轻人。如不生逢乱世之秋,他肯定是个颇具名望的“治世能臣”,而不是后来的“乱世奸雄”。正因如此,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便看出了他的超人之处,认为他将来一定能成为成就大业之人。在当时素以严明有才略而长于品评人物的太尉桥玄就十分器重他。一次,他对曹操说,现在天下将要大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担此平治乱世之重任。我见过很多有名之士,但没有能比得上你的。所以,将来能够安治天下者,一定是你。当时,汝南有个许劭(字子将),在社会上很有影响,经他看中的人,几乎都在社会上成了名。桥玄临终前,便嘱咐曹操去拜访,投奔他,并将自己的妻、子托付于他。曹操尊其嘱咐,去拜访许劭,结果为其所收留,从而在社会上逐渐开始有了名声。对此,《后汉书》评价到:“桥公识远,先觉时雄”。言桥玄有远见而发现了这位盖世英才。当初,何颙曾这样认为曹操:“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后汉书何颙传》)。东平相李瓒在临终前,嘱咐他的儿子,将来一定要投奔曹操。

  曹操20岁那年(174年),便被举为孝廉、选为议郎。此后,他初登仕途,梦想着能通过这条道路而有所作为,从而实现其心中的远大报负。

  (一)初入仕途

  被举为孝廉后不久,曹操又被举荐为洛阳北部尉。后因政绩突出,而被迁为顿丘(今河南清丰县西南)令。他虽是初出茅庐,但却很想干一番事业。为此,他一入仕途,便着手改革弊政,敢于不畏邪佞,坚持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洛阳北部尉任上之时,他就以敢治豪强而颇有名声。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太祖初入尉庙,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当时灵帝宠幸的宦官小黄门蹇硕的叔叔,因违反禁令,被曹操抓住,当即打死。自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在做济南相时,“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如此举动,曹操虽是从心而出,且自己也曾深为之感到骄傲,但他初入仕途,可谓人微言轻,其所为因触犯了地主豪绅的现实利益,毕竟不能为赃污狼藉之臣所容。而且,从总的社会环境来看,他的思想在当时是无法成为现实的。在他做议郎时,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因谋诛奸宦不成而被害。曹操因窦、陈素来为人刚直,做事秉正,而今被害之事上书灵帝,为其辨冤,申明当时之世,奸邪之人盈朝,善人壅害之实事,不为灵帝所相信和接受。此后,虽又因他事而奏,皆不为灵帝所理睬。对此皇帝昏庸,“政教日乱,豪猾益炽”之形势,曹操已深知其不可匡正,遂不复言。他采取了知时而退、明哲保身的策略,欲图以退为进,将来另谋他途。光和末年,以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认为自己不能违道取容而必至获罪于人,“数数干忤,恐为家祸”,故此佯称有病而辞归乡里。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曹操虽是年少有为,心怀远大志向,初入仕途,便有所成,崭露头角,可以说是基本上具备了治世能臣的基本素质。但这一切,均不能为世道所容。政治黑暗,他的抱负和才干无以施展,且又随时有被杀身灭族之威胁,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放弃初衷而另寻新路。回乡后,曹操“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此后,冀州刺史王芬等人连结豪杰,欲图谋废灵帝而立合肥侯为新君,便邀请曹操前去共事。不久,董卓发动兵变,以骁骑校尉之职位,邀曹操辅佐于他。曹操认为他们的行为是要反对皇帝。在当时,皇帝虽已无甚实质性意义,但这么做,定会触犯众怒,遗人口实而遭到围攻,所以,他们成不了事,因此,他没有应召。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曹操的深谋远虑。他虽然需要机会、并且在等待机会,但他却没有盲动,不去和不足以成事之人共担风险,而是静观时变。终于等来了他认为自己所需要的最好时机。

  (二)从戎起家

  光和末年,由于朝纲不整,社会腐败,豪强迭起,巧取豪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百姓的生计。最终在184年,爆发了农民起义(史称黄巾起义)。这是农民在无可忍耐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而向封建统治被迫发出的反抗与自卫。他们要为自己伸张正义,却遭到了地主阶级的残酷镇压。这种形势下,也为新生地主阶级势力如曹操等,借机发展自己的力量提供了可能——通过镇压农民起义而起家。于是,曹操便不再观望和等待,他要在这次机会中,赤膊上阵,以试身手。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骑都尉之职,带兵镇压颖川(今河南禹县)等地的黄巾军。因为作战有功,被升迁为济南相。

  中平五年(188年),曹操到了陈留,得到了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及当地豪绅卫兹的支持,组织起了5000人的队伍。此间,夏侯惇、夏侯渊及乐进、曹仁、曹洪等归助于他。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发动洛阳之乱,废黜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汉献帝),而自任相国,把持朝政。为此,引起了军阀们的强烈不满。初平元年(190年)正月,以渤海太守袁绍为首的一些地方势力,起兵讨伐董卓,并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也随同袁绍讨伐董卓,被封为奋武将军。当时,反卓同盟虽是人多势众,但因不能团结一致而形同散沙,无法作战。各路军阀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图谋乱中获利,故此,讨卓大军迟迟不敢进击。对此,曹操进言到:我们“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遂独自领兵西行,向成皋方向进发。中途,行至荥阳汴水,和董卓大将徐荣相遇,激战一整天,终因寡不敌众而遭惨败。曹操本人也为流离矢所中,战马受伤,险此丧命。幸得其弟曹洪将坐骑让与他,方得逃脱。其后,与夏侯惇往扬州募兵。回归途中,士卒倒戈,烧了他的营帐,经力战,方得脱险。

  东汉末年,一些地方长官不仅拥有行政权力,同时还兼领兵权。为此,使得不少的州牧、刺史成为大军阀。同时,豪强地主都拥有私兵——私人部曲,这些势力随着其合法化的实现而不断得到了扩大。与这些豪强、军阀势力相比,曹操可算得是白手起家,他通过镇压农民起义,积累起了发家的资本。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击败了黑山起义军白绕、眭固所部。此后,又占据兖州,被迎为兖州牧,镇压了青、徐等地的黄巾军,降其部卒30万,并从中择选精锐,收编为自己的队伍,称为“青州兵”。这支队伍,可以说是曹操起家的血本。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又镇压了汝南、颖州等地的农民起义军。通过镇压黄巾起义,曹操积累起了自己的力量,为其后来争雄天下,奠定了军事实力方面的重要基础。正如清代人何焯所言:魏武之强自此始。此后,他凭借这支武装,相继于192年打败了袁术,解除了来自南面的威胁;于196年击败了吕布;于198年征服了张绣。为最后打败袁绍,称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挟持天子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持汉献帝及洛阳几十万人口到长安。初平三年(192年),王允用计使吕布除掉了董卓,长安大乱。董卓的部将李莈、郭汜以为董卓复仇为名,带兵杀进长安,吕布逃走。汉献帝遂又为李、郭所挟持。后来,李莈与郭汜反目相残,长安战乱又起,集安将军董承保护皇帝东奔。建安元年(196年),流落到安邑。其后,杨奉、韩暹赶跑董承,使献帝到洛阳。借此时机,曹操以护卫京都为名,赶紧到了洛阳,赶跑了韩暹。如史载所谓“建安元年秋,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实质上,是曹操以所谓保卫京都为名,挟持了汉献帝。”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此后,曹操以洛阳残破无粮为借口,将汉献帝挟持到许城。”九月,车驾出轩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至此,曹操可谓初遂心愿,但实际上,他能把汉献帝弄到手,确是费了相当一番周折。当初,汉献帝到洛阳,关于是否迎取天子,曹操集团内部的意见也是不统一的。许多人都对迎取天子持否定意见。为此,曹操专门召集了一次会议,商讨此事,最后,他力排众议,采纳荀彧的意见,决定迎取汉献帝。先是派曹洪带兵去接,半路上为董承所阻。后得董昭相助,施以计策,方得以见到皇帝,并任曹操为司隶校尉,管理朝政、护卫京师。在迁都许昌的问题上,曹操也是通过使用计谋才达到目的的。当初,曹操“保卫”天子在洛阳,但由于那里离自己的地盘还较远,所以皇帝身边的一些人自然不会完完全全地对曹操俯首听命,这就给他假天子之口传己之号令带来诸多不便,所以,他打算把皇帝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心许都去。但又怕因此而引起杨奉等人的不满而受到其干预。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是依照董昭之计,表面上对外说,因近来京城无粮,所以要暂时迁都至鲁阳。这样,就避免了挟持汉献帝的嫌疑。但实际上,鲁阳离许城很近,一旦离开了洛阳,也就由不得别人了,最后,曹操挟持汉献帝离洛阳直奔许城。到许城后,曹操便将此地定为都城,为皇帝建造宫殿。后来,又把自己的3个女儿嫁给了献帝,以表忠心。实质上,是为了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他的手中。这样,就实现了毛玠当初为其制定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第一步设想。

  曹操此举,在时人及后世人的评价中,曾遭到过许多的非议,认为他是谋篡汉室江山的奸贼。但无论怎么讲,就这件事来说,它实在是一个政治家的明智之举。

  把皇帝弄到手以后,曹操以维护朝廷纲纪为名,笼络人心,为自己正了名;同时,以皇帝之名,图自己之实,削弱其它势力,名正言顺地扩充自己的力量,从而使自己在政治、军事上都占据了更大的优势,可谓是一举几得。官渡之战前夕,袁绍的臣下就劝阻袁绍,要他不要进攻曹操。因为天子在许城,乃众望所归,如果进攻曹操,就等于是攻打天子,这样做,无疑是违背道义,有忤民心之事,故此,自然是出师无名,所以还是不攻打他为好。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所言中亦是很重视这一点,认为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雄。而相比之下,当时鼎负盛名的袁绍等人就显得十分缺乏政治远见了。当初,汉献帝初到河东之时,袁绍的谋士就劝他把皇帝接过来,但经过手下人争来论去,他本人就没了主意,最终,眼睁睁地失掉了本来于他最为有利之良机。而后,终为曹操提供了抓住这一机遇的机会。至曹操挟持天子迁都许都以后,袁绍方才明白过来,便命令曹操把天子迁到鄄城,以靠近自己的统治中心邺城,从而也想控制天子。这种拙劣的手法,可想而知是不会奏效的。曹操根本没把他的话当成一回事,袁绍也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后来,孙策也想找机会把皇帝抢到自己手里,但最终也没能如愿。

  我们以为,这件事,不仅体现了曹操的政治远见,同时,它也是曹操一贯坚持的政治思想的具体体现。曹操的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在融合了春秋战国以来“王道”与“霸道”理论的基础上并对其加以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在当时,多数军阀势力把目光都盯在了赤裸裸的武力争夺之上,这是所谓“霸道”政治理论的最突出体现。而曹操则不同,他一方面虽然很重视军事争夺,但同时,他更注重政治攻势,以所谓的“王道”政治得天下。就是说,他总是在寻求一种办法,使其所作所为能够在世人眼里名正言顺,从而,在军事行动上方能出师有名。当然,在制定图谋霸业的总的原则上,也更是如此。事实上,自迁都许都以后,汉天子就已经成了曹操的“名正言顺”的挡箭牌和传声筒。曹操的这一政治思想理论原则,在当初与袁绍的对话中,我们就已经看得比较清楚:“初,绍与公共起兵……。绍曰:‘吾南据汉,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再有,“太祖云:‘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变化也’”。显然,他更重视“以道得天下”,当初,王芬、董卓等起兵,邀他相共事,他不去,其根本上的一条原因就是他认为他们是在反对皇帝的前提下做事的,这在当时社会看来,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没名儿之事,故此必遭失败。这一点,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被其言中。

  (四)屯田安民

  自董卓之乱以来,中国北方因屡遭兵燹罹难,致使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民生凋弊。昔日繁华的洛阳城。“街陌荒芜”,“二百里内无复孑遗”。长安城在几十万人走死逃亡、背井离乡后,至行旅断绝,“城空四十余日”。洛阳、长安的人口,一度曾不过原来的十分之一。“关中二三年无复人迹”。北方的一些地区,“出门所见,白骨蔽平原”,以致“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生计,社会经济遭到了致命的摧残。如此,也就使得军队的生存随之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当时,“民人相食,州里萧杀”(《三国志·武帝纪》),自然军队士兵的生活也就令人可想而知了。实力强大的袁绍,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于江、淮“取给蒲蠃”;曹操在收复兖州时,筹集到的军粮中竟“杂以人脯”。至于小的军阀势力,则只能是“饥则寇掠,饱则弃余”,常常是“无敌自破”。在这种形势下,曹操认为,“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由此,为了稳定社会,从而为稳定军队提供巩固的后方基地以供给军需,他采纳枣祗的建议,于建安元年(196年)颁布了《置屯田令》,开始在许下屯田。当年就收获百万斛,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许下屯田取得成功的经验之后,曹操下令“州郡例置屯田官”,把屯田推广到各地。据载,曹魏有20几处规模较大的屯田区,它主要两类:军屯和民屯。民屯的农民称为屯田客(或典农部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不服兵役和徭役,收获按四六或五五与政府分成。这些农民一般都是招募来的,没有迁徙的自由。军屯实质上是两汉以来军屯的继续。从事屯田的兵卒被称做屯田兵(或田卒),按军事组织为单位编制,从事农业生产。

  曹魏屯田区不属地方管理,由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等管理,直属于中央大司农。屯田实质上是以军事强制形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屯田的土地属公有,所以,曹魏政权实质上是最大的剥削屯田农民的大地主。

  通过屯田,“数年中,所在积谷,仓廪皆满”。屯田,使得曹操在军阀争雄的乱世中立稳了脚跟,为其后来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一点,诸多史书已有明确的评价:“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曹丕即位后,继续实行屯田,进一步稳定了曹魏的统治,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的社会经济。

  屯田政策的实行,是曹操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高于其他一般军阀的又一突出表现,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政治远见。许多在当初兵强势众的诸侯,如袁绍等,因为没能解决好经济问题,而只顾于眼前的军事利益争夺,从而没有真正建立起稳定、可靠的后方,天长日久,便因为经济困顿而导致军事上的失败。曹操则由此而一步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壮大起来。屯田的成功,使曹操又进一步实现了他“修耕植以畜军资”的设想,为最终荡平北方军阀,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五)初定北方

  从迎取汉献帝到实行屯田,曹操在政治上占据了优势,在经济上稳定了后方,实力大增。由此,他便着手开始了实现统一北方的霸业。

  建安二年(197年)初,曹操带兵讨伐占据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张绣。张绣本为骠骑将军张济的侄儿,张济死后,他继承了叔父的职位,后又为刘表招纳,使之屯居宛城。遭到曹操的进攻后,张绣因军事失利,投降了曹操。旋而复叛,曹操受到张绣的突然袭击,无备而败。曹操带兵撤回许都。这年冬天,曹操又一次带兵攻打张绣,大败前来援救张绣的刘表大军及张绣的本部。次年,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归降了曹操,被封为扬武将军。

  198年,曹操率兵东征吕布。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曹操决泗水、沂水灌城,吕布部将宋宪等投降曹操。城破,吕布为曹操所擒杀。199年,曹操于徐州再败袁术,袁术着急上火,一病不起吐血而亡。同年,袁绍在河北一带消灭了公孙赞,军事实力超过了曹操,成为曹操最大的威胁。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与曹操展开了大战。曹操先是依荀彧之计,采取声东击西、分散袁军兵力的办法,解白马之围;后又依许攸之计,偷袭乌巢,放火烧掉了袁绍在那里的粮草,使其不战而自危;最后,在官渡与袁绍展开了决战(史称官渡之战),大败袁绍,斩杀其将士7万余人,消灭了袁军主力。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当时袁军有10万多人,而曹操只有1万多人),通过这一仗,曹操彻底摧毁了他在北方的最后一个强敌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官渡之战后不久,袁绍病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因争位而内讧。曹操借此机会,攻杀了袁谭,赶跑了袁尚,于建安九年(204年)攻下袁氏统治的中心据点邺城(今河北临漳),占据了幽、青之地。袁尚被曹操赶跑后,投奔了辽西乌桓。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带兵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南)附近大败乌桓军队,斩杀其首领蹋顿,降服乌桓,将10万余户乌桓人迁入内陆,并从中选出强悍者组成军队,进一步壮大了军事力量。袁尚再次败逃,至辽东,被公孙渊所杀。至此,袁氏势力已全部为曹操所消灭。这样,自建安二年(197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用了10年时间,先后征服了张绣、平灭了吕布、袁术、袁绍,征服了乌桓,成功地统一了中国北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