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仰望星空,那是宇宙遥远的历史展现于我们眼前的瞬间。 不要流连如贝壳般大小的心事,而忘记了你想穿越的大海彼岸是天空与草原。 “面对宇宙中无限的星光时,任何不切实际的想象都可能真实存在着” 在广袤的空间与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的荣幸。 ☽ 137 亿年之久远,930 亿光年之广阔,1000 亿个星系分散其中,我们将它称作宇宙。这样一个复杂未知的世界,在物理概念上的定义却非常简单——“空间与时间的结合”,看似虚无却包罗万象。 在人类的理解中,抬头望见的宇宙就是星星和月亮,它们穿越时间来到我们眼前,激发了人类的好奇心,也成为了某种情感的寄托。今天带大家走进宇宙,能够与它邂逅一场浪漫的旅行。 1968年,由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开启了人们对于外太空的想象,也是在这部电影上映的一年后,美国实现了阿波罗登月计划。 《2001太空漫游》就像是预言一般,民众发现阿波罗登月计划的飞船和电影中的飞船如出一辙,由此又引发出人们对于登月计划真假与否的猜测。 科学与想象力总是这样不期而遇,也让想象的边界变得更加广阔。这部电影带来的启蒙也不止于此,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星际穿越》到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幻电影横空出世,不断丰富着人类对太空的描绘。相同的是,这些令人仰望的大导演们都会在拍摄自己的科幻作品时,说上一句,“致敬库布里克和《2001 太空漫游》。” 一如那句话所言,“因为太空漫游,我们仰望星空的意义从此不同。” ☆ 地球 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中的地球剪影,我们人类和已知的生命体生存的星球,孤独行走在宇宙中。 宇宙深处 这是由位于智利的帕瑞纳天文台捕捉到的天王星图像,它展示了人类在观测太阳系边缘世界的努力和进步。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有机会能够拜访它。 海王星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远日行星。海王星的亮度仅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Neptune)”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土星 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离(由近到远)第6位。质量、直径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同属气态巨行星。欧洲古代(古希腊)称土星为农神克洛诺斯(古希腊语:Κρόνος;英语:Chronos),在古代中国也叫镇星或福星。 火星 火星(Mars)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4%。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神话玛尔斯星”。 天狼星之眼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同时也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之一,离我们只有 8 光年。即使在多云天气和严重光污染的情况下,摄影师依然可以通过相机和滤光镜的帮助捕捉到它璀璨夺目的光芒。 金星与月亮 金星与月亮的距离大约为 4500 万公里,而在摄影师 Naohiro Maeda 的镜头中,这两个“陌生”的星球看起来却如此接近。它使我们意识到,在浩瀚的宇宙中,即使彼此的距离遥远,也终究会以不同的方式相遇。 血月 拍摄于瑞士的血月,地平线上的云延迟了,月亮刚爬上山顶,一轮血月挂在天空,美好的不知所措。 星系 拍摄于福建宁德的宇宙星系,从粉色花瓣中醒来,月光在潮汐往复的朦胧中散开。 “面对宇宙中无限的星光时,任何不切实际的想象都可能真实存在着。”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抬头望一下星空,真得太壮观和辽阔了。 “像我一样的凡人,短暂的一生不过一瞬,但我每当看到繁密的银河下群星扫过的优雅轨迹,我心中便充满了宁静的喜悦,就好像我和它们融为了一体。” ——克罗狄斯·托勒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