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发朋友圈的人,千万不要深交

 医路守候 2019-09-11
文/金顺顺
爱默生曾说过:“一个人的品格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
如今,大多数人都乐于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日常,了解一个陌生人最快的方式便是去看她的朋友圈。
她分享的状态里藏着她见过的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
朋友圈已然成为映照人品格的镜子。
正如蔡康永所说:
“朋友圈里未必都是朋友。”
在这个微型社会里,有助你成长的“知音”,自然也有影响你前进的“绊脚石”。
道不同,不相为谋。
朋友圈见人品,在朋友圈里经常发以下这些动态的人一定要交之慎重。
刷屏式抱怨与负能量  
“新的一天,新的丧。”
“生活如此丧,不如去卖麻辣烫。”
当“丧”成了一个流行词时,有些人只是开开玩笑,而有些人真的将它变成了生活态度。
总有那么一些人,朋友圈里“分享”着“每日一丧”。
今天后悔嫁错了人、老公一点不理解她;
明天抱怨养孩子很累、还不被重视;
后天又开始后悔自己人生做了错误的选择、工作也不顺心,甚至一天“受伤”多条。
仿佛人生尽是不如意,生活毫无乐趣。
适当的抱怨可以发泄情绪,无可厚非,可刷屏似的一味输出负能量,不仅疼了自己,还影响了别人。
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谁不是一边跌倒,一边靠着生活里那点儿正能量再继续往前奔跑?
没有人愿意每天休息时,打开手机,扑面而来的都是令人压抑的负面情绪。
作家李尚龙说过:
“负能量是在鞭笞别人的不好、责骂社会的不公;正能量是在讲完后告诉你,即使再苦,我依旧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一些。”
老公不理解就尝试沟通,工作不如意就先想想怎么提升自己,一味地抱怨而不知改变,就是把别人当成了长期的“情感垃圾桶”。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让她的负面情绪影响到自己,对于这种“抱怨型人格”的人,赶紧远离。
朋友圈里指桑骂槐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与人生了矛盾,不敢当面对质,却转头在朋友圈里阴阳怪气嘲讽别人,这种人大多心胸狭窄、无事生非、格局也很小。
前几天同事芸姐气冲冲的告诉我,再也不和新来的女同事打交道了。我纳闷,忙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芸姐因为工作交接的问题与新来的女同事有了点小矛盾,本来也没放在心上。
但是晚上却发现新同事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有点名道姓,言辞间却处处指桑骂槐,说某某有心计,背后有人便仗势欺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说的是谁。
“对我有意见不能当面说吗?背后嚼人舌根是什么意思!”芸姐又急又气,当即便决定再也不和她交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句指桑骂槐的话,一句自以为没人知道的朋友圈,便能将本来可以缓解的关系弄得老死不相往来。
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是心浮气燥时。
这种惯性在朋友圈骂骂咧咧的行为宛如“自我介绍”:我涵养不高,人品不正,格局也小。
格局越小,看不惯的东西就越多,闲言碎语,难以包容;目光短浅,行之不远。
与这种人多言几句,怕是哪天与她意见不合,就骂到了你头上,远离她们才是正道。
正如寒山与拾得的对话: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夏虫不可语于冰,表面漠视,不予理睬,各自安好。
随意暴露别人的隐私
在朋友圈分享日常是一件幸福的事,可是有些人却顾此失彼,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侵犯别人的隐私上。
不经同意,就在朋友圈把别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享受了快乐,却失了做人的底线。
因此有网友高呼:
不要动不动就发“微信截图”,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朋友婧婧刚拉黑了四年的闺蜜,原本她以为可以无话不说的亲密关系因一条朋友圈画上了句点。
婧婧和朋友梦婷是大学室友,两人兴趣相似,相见恨晚,后来的四年几乎是形影不离。关系好了后,她们经常互黑,也爱在朋友圈晒对方丑照,但都毫不在意。
毕业后,婧婧很快和相恋两年的男友结婚了,刚结婚,还不太会处理婆媳关系,经常会向好朋友梦婷抱怨婆婆做的不好的地方。
梦婷像往常一样截图就直接发了朋友圈,还配文说,一定不能找这样的婆婆。
婧婧的老公当然也认识梦婷,看到朋友圈后气急败坏,回家就和她大吵了一架,当时那些口无遮拦的话成了她和老公间无法抹去的隔阂。
她伤心又气愤,立马拉黑了朋友。
人跟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如此,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便毁于一旦。
询问当事人能否发,是否需要打码,是对她信任,也是你对人基本的尊重。
因为是朋友,才会展示最真实的一面,可有些人却把它当成趣事,将你“赤身裸体”暴露在公众目光下。
保守秘密时,秘密是忠仆;泄露秘密时,秘密是祸主。
这种人即便没有恶意,却也证明了她不会为他人着想,往往随心所欲,不自觉间便给别人带来了伤害。
泄密者,避而远之。
子虚乌有的谣言转发
之前一组名为《坑爹的朋友圈!请放过我爸妈吧!》的漫画火遍全网,幽默的总结出了当今中老年朋友圈的现状:
每个月转发5条以上谣言的用户,80%都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
你一定见过类似这种的朋友圈:
“科学家研究:喝过水的人死亡率高达100%!”
“女孩儿越胖越好,瘦了生不了孩子。”
“云南的一只母猪居然生下8个男孩儿”
抓人眼球的标题,加上虚假的图片,便吸引了成千上万人的转发,其中不乏你身边的亲戚父母。
之前网上还有过这样一篇报道,“济公扮演者游本昌老师晚景凄凉,都住进养老院里去了”,一时之间大火,评论达到15万多。
然而,事实是,游老师本人正在家里幸福地安享晚年,去敬老院不过是因为他给家里的阿姨暂时放了假,才带着老伴儿临时去住了一个月,在敬老院的日子也是鸟语花香、歌声飞扬、十分热闹,与什么“晚景凄凉”毫不沾边。
无奈之下,游本昌亲自出面辟谣:
“互联网嘛,真真假假都不能信。”
“我和老伴儿身体都很硬朗,不要再乱传乱说啦。”
互联网的普及确实给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有些人可能还是怀着“好心”但办了“坏事”,给许多人带去了麻烦。
“不知者”并不是“无罪”,成年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轻信谣言是蠢,知谣传谣是坏。
一个轻信谣言的人是没有主见的人,他们“宁可信其有”;一个知谣传谣的人,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扭曲事实为了自己的利益却欺骗了别人。
愚者享受谣言,智者阻止谣言,仁者消解谣言。
远离“愚者”,拒绝“三人成虎”。 
东晋学者葛洪论交友:
先择而后交,不先交而后择。
在“微品即人品”的今天,要学会看圈识人。
满腹抱怨的人,不可深交;指桑骂槐的人,不可深交;以讦为直的人,不可深交;道听耳食的人,不可深交。
人生不过三万天,余生,别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