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资料简介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了谁

 庶民临风 2019-09-11

  石敬瑭(892—942年),沙陀部人。生于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其父是沙陀贵族的用人,名叫皋捩鸡,后唐时期与李嗣源同为军旅,并很受其赏识。因精明被招为婿。魏州兵变,情况紧急,李嗣源不知所措,石敬瑭献策回师进攻京城洛阳,并获成功。后被李嗣源任命为保义军、宣武军、河东诸镇节度使。又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唐发生秦王之变后,废帝李从珂即位,又任命其为徙平节度使,而拒不受命。此时石敬瑭羽毛丰满,割地自守,与后唐朝廷抗衡。为了做皇帝而与契丹王耶律德光勾结,甘认他为义父,自称儿皇帝。乞请契丹出兵援助,灭亡后唐,建立后晋。庙号称后晋高祖,割让给契丹燕云十六州,使中原丧失重要屏障。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忧郁而死。留下儿皇帝的骂名。

  在中国历史上,卖国求荣,一心当儿皇帝的人不多,而又真正出卖了国土,当上儿皇帝的人就更不多了,不过后晋高祖石敬瑭确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这样人。在五代十国的战乱年代里,各派纷争,南北混乱,石敬瑭凭借着天赋的那点善于观望形势,巧妙利用形势本领,又不知羞耻,不怕卑鄙,丧尽天理的在政治舞台上,表演出一幕一幕的政治丑剧。

  一、战乱起家


  自从唐僖宗乾符年间黄巢攻陷长安以后,唐朝虽然在垂死挣扎,但也无济于事,唐朝已经名存实亡。在大唐的土地上发挥主宰作用的已经是盘据在各地的大大小小藩镇,他们有兵有权,横行于世。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掉了唐哀帝,建立了后梁帝国,从此揭开了大分裂的时代,史家习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最大特点是战乱与分裂。所以宋朝史学家欧阳修说:在“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欧阳文忠公全集》卷五九《本论》)“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吴世家》)出现“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新五代史》序)的局面。在这段历史时期,亡国被杀的皇帝有八个,做得最长久的,也只是十多年;做最短的,几年,甚至是几个月。与其是皇帝,不如说是一任官吏。做皇上和下台,与其说是过往游客一样,上台也容易,下台也迅速。

  石敬瑭本出自西夷,原籍阴山。其父亲名叫��捩鸡,狡勇善骑射。李克用起兵于云朔时,��捩鸡曾经多建战功,被任命为洺州刺史。��捩鸡生子敬瑭。也不知道是根据什么,��捩鸡后来改名为石绍庸,从此这位西夷将领改成了汉人的名字,他的儿子自然也就随着叫石敬瑭了。古代有攀附名门的习惯,石敬瑭自然也晓得,所以后来石敬瑭称皇上时也尽力攀附。最后从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衜那里找到了根基,说石衜是他的始祖,他是石衜的后代,这都不过是些骗人的鬼话罢了。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石敬瑭出生,当时的唐朝已经是名存实亡。在藩镇混战中,晋王李克用与宣武节度使朱温正在进行着决死的战争。不久,朱温建国后梁,建元开平。十七年之后,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带兵一举灭亡后梁,为父报了血海深仇。李存勖建立后唐。年轻的石敬瑭,正生活在李克用与朱温激战的年代。

  石敬瑭不愧是将门的后代,自幼善骑射,沉厚寡言。很受人们的称赞。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后梁晋双方大军在清平(今山东境内)激战,晋军被梁军围困,形势非常严重。李存勖带兵前去援助解围,遭到后梁大将刘紾的截击,这时年轻的石敬瑭正在晋军中参战,他竟临危不惧,带领十余骑精兵拼命冲杀,杀出一条突围的通路,从而使晋军转危为安。石敬瑭做为年轻军官,在这次战争中表现非凡的勇敢和超凡的指挥才能,因此立了赫赫战功。从此以后,李存勖对石敬瑭一直很喜欢,而石敬瑭也从此成了威震全军的英雄。当然,在此之后,石敬瑭做为西夷的英勇善战的青年军官,就更被后唐大将李嗣源所欣赏了。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灭亡了后梁,开创了后唐,建元为同光元年。后梁虽然灭亡,后唐虽然建立,但当时的形势仍然很混乱。后梁的残余势力也蠢蠢欲动,而其反对李存勖的军事力量也在活动,因此李存勖的后唐帝国处境并不乐观。再有李存勖本人又是有勇无谋,昏庸暴虐,他不仅没有团结好自己的将领,就连他部下的士兵也都很少有拥戴他的。因此当时仍然是混战不止,而后唐皇帝李存勖又恰恰是战乱中寡人皇上,没有任何基础,禁不起风雨吹打。

  后唐初期,各个军事力量一面互相撕杀,一面又相互勾结,今天互相攻战,明天又互相结盟。这种动荡不安的形势,是当时社会的主线。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他首创后唐全靠李克用的声威。而当时李嗣源从战功和声望远在李存勖之上。李嗣源原是夷狄之人,没有姓氏。后来他父亲取名邈佶烈,少年时质厚寡言,办事认真,对上司尤为负责。因为跟随李克用多年,受李克用的重用,并赐名为李嗣源。李嗣源在李克用打天下时期,战功卓著。在李克用与朱温的交战中,多次发挥着中坚作用,因为李嗣源作战勇敢,指挥英明,李克用让他带领精骑500,组成横冲都,威名远扬。李嗣源是位很有远见的人物,他为了广泛团结力量,用亲属关系建立个庞大网络,儿子、养子、侄子和女婿,渗透到军政各部门。年轻军官石敬瑭很快也被李嗣源看中,把他招为女婿。勿须说年轻军官石敬瑭在有李嗣源的泰山做靠山后,更是如虎添翼;而李嗣源在有了年轻军官石敬瑭这样女婿后,在军队中他更放心了。很快石敬瑭受重用提拔,不久成了军队中的核心力量。石敬瑭一直跟着李嗣源,多次建立战功,又救过李嗣源的生命,所以很快石敬瑭成了铁腕人物,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是当时后唐举足轻重的一支军事力量。

  在历史巨变的一刹那,似乎往往是关键人物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这作用又决定了历史的巨变进程。而石敬瑭的起家似乎就是这样,后唐同光四年(926年),在昏庸无能后唐庄宗统治下的后唐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邺都(河北碰县)刺史赵在礼带领部队发生兵变,情况万分紧急。于是李嗣源被派去带兵镇压。在李嗣源的大军来到邺都城下时,由于士兵长期对李存勖的不满,这支前去镇压兵变的军队在前线又发生哗变。形势紧迫,情况复杂。李嗣源带领的军队在邺都城下,他们表示不去镇压赵在礼兵变的军队,要求李存勖退下皇位,反而拥护李嗣源做皇上。这对李嗣源来说无疑是有些突然,一时李嗣源不知所措。李嗣源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李嗣源的心腹石敬瑭就对他提出了建议。据《新五代史》卷八《晋本纪》第八《高祖》记载:

  “赵在礼之乱,明宗讨之,至魏而兵变,明宗初欲自归于天子,明已所以不反者。敬瑭献计曰:‘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者乎?且犹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愿得骑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门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明宗然之,与之骁骑三百,渡黎阳为前锋,明宗遂入汴。”

  在决定命运的时刻,李嗣源听取了石敬瑭的建议,并付诸行动,结果李嗣源就进入汴京,接着在站稳脚以后,就以汴京为大本营。而李存勖在兵荒马乱中,带兵从洛阳赶来,不能入汴京,结果军队溃散。在李存勖溃退西回时,李嗣源命令石敬瑭为前锋,直赶汜水,收拾李存勖的残卒。从此大功告成,李嗣源胜利了,做了后唐的皇帝。而在这当中石敬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李嗣源任命石敬瑭为保义军节度使,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兼统六军诸卫副使。

  在这次赵在礼的兵变这件偶然事件中,年轻军官石敬瑭凭借着勇敢和果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从此石敬瑭走上了政治大舞台,他主演了很多丑剧和悲剧。

  二、伺机应变


  在石敬瑭有力的支持下,李嗣源做了后唐皇帝,即历史上称为后唐明宗。李嗣源登上皇位之时,已是一位年过60的老皇帝了。混乱的政局摆在这位老皇上面前,无论是从人力和精力,都是使李嗣源难于支持的。在打天下时,他的儿子、养子、女婿、侄儿都是一支可信赖的力量;现在坐天下,这些人自然又成了一团相互防犯的力量,因为他们都担心天下将能被对方抢走。这种互相防犯,其尖锐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那战场上的刀枪之争。

  李嗣源的一伙儿子养子侄儿和女婿,都盯着李嗣源的王位。李嗣源的大子儿李从瞡为人“骁勇善战,谦退谨敕”。不幸在李嗣源兵变时,被李存勖扣住当了人质,虽然他一再表白:“尔父于国有大功,忠孝之心,朕自明信。今为乱军所逼,尔宜自往宣朕意,毋使自疑。”(《新五史》卷十五《唐明宗家人传》第三《皇后五氏·明宗子》)也无济于事,最后被李存勖杀掉。也正是因为没有长子,所以皇位自然要由次子来继承了。次子李从荣,当时身居要职,为天雄军节度使,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六军诸卫。确实是李嗣源政权中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但是根据当时的制度,李从荣虽然皇权在握,可是没有立他为皇太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从荣当然会有想法。时间一长,于是就演出了宫廷政变的悲剧。应顺元年(934年),李嗣源病倒,李从荣一看时机已到,于是政变发生。据记载:

  四年,加尚书令,食邑万户。太仆少卿何泽上书,请立从荣为皇太子。是时明宗已病,得泽书不悦,顾左右曰:“群臣欲立太子,吾当养老于河东”。

  十一月戊子,雪,明宗幸宫西士和亭,得伤寒疾。己丑,从荣与枢密使朱弘昭冯贇入问起居于广寿殿,帝不能知人。至旦,疾少愈,而从荣称疾不朝。

  明日,从荣遣冯处钧冯贇曰:“吾今日入居兴圣宫。”又告义诚,义诚许诺。即入见,曰:“从荣反,兵已攻端门。”宫中相号泣。明宗问弘昭等曰:“实有之乎?”对曰:“有之。”明宗以手指天泣下,良久曰:“义诚自处置,毋令震动京师。”重京即以控鹤守宫门。

  是日,从荣自河南府拥兵千人以出。从荣僚属甚众,而正直之士多见恶,尤所恶者刘赞、王居敏,而所昵者刘陟、高辇。从荣兵出,与陟、辇并耳语,行至天津桥南,指日景谓辇曰:‘明日而今,诛王居敏矣。’因阵兵桥北,下据胡牀而坐,使人召康义成。而端已闭,叩左掖门,亦闭,而万门隙中见捧圣指挥使朱弘实率骑以北来,即驰告从荣。从荣惊惧,索铁厌心,自调弓矢。皇城使安从益率骑兵三百冲之,从荣兵射之,从益稍却。弘实骑兵五百自左掖门出,方渡河,而后军来者甚众,从荣乃走河南府,其刺官任赞已下皆走出定鼎门,牙兵劫嘉善坊而溃。从荣夫妻匿床下,从益杀之。”(《新五史》卷十五《唐明宗家人传》第三《明宗子》)

  一场触目惊心的宫内流血以李从荣夫妇被杀而告结束。此后李嗣源也又气又吓,病情日益加重,不久死去。就把王位传给第五个儿子李从厚。李从厚为人形质丰厚,寡言好礼。他平夙在朝中没有威信,又没有军权,孤身一人做了皇上,很难控制局势。在这危机笼罩下的后唐王朝,又孕育着一场大变革。就在李从厚继位四个月后,就被赶下台。其实,在李从厚继位的不久,应顺元年(934年)二月,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发兵反对朝廷,后唐皇帝李从厚派西京留守王思同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前去镇压,不料在三月就被李从珂击溃。后来因为京城巡检使安从进叛变,杀掉冯贇、朱弘昭,李从珂进入京城,登上皇位。李从珂,本王姓,其出身微贱,母亲魏氏,少寡,远在李嗣源为骑将时,路过平山,掠魏氏为妾。魏氏带儿子阿三,已经10多岁,李嗣源收为养子,取名李从珂。正因为不是出生嫡室,又不是亲生,所以多受排挤。然而因为李从珂谨信寡言,骁勇善战,又在晋后梁交战中常立战功,一直受到李嗣源的钟爱。李从厚继位之后很快把李从珂从重要岗位上撤离,于是促成争夺王位事件早日爆发。

  李从珂发兵进攻京师,后唐皇上李从厚带领残兵败将逃跑,正在无处可投的李从厚恰好在逃跑路上遇见了带兵的石敬瑭。石敬瑭很早就是后唐的重臣,又有大兵在手。李从厚满以为能得到石敬瑭的支持,以便打退李从珂。没成想石敬瑭不只是不支持,相反把李从厚抓住交给了李从珂,又把李从厚所带的群臣众将全部杀掉。狡猾奸诈的石敬瑭,凭借着阴险的经验,一看千载难逢时机已到,于是他决定了丢弃李从厚,投向李从珂,虽然是不忠不义,但为后来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于是石敬瑭带领大军,俘获着李从厚,又杀光了李从厚的臣将,去京师向李从珂献功了。

  三、原形毕露


  石敬瑭的才干很早就被李嗣源发现,所以还在石敬瑭是一个年轻官时,就把女儿永宁公主嫁给石敬瑭。石敬瑭自成驸马以后,权势越来越大,官位也越来越高。又因连立战功,受到李嗣源的信任和奖赏,所以石敬瑭很快成了后唐的一支核心力量。他被任命为节度使,兵权在握,又荣获封号为“竭忠建策,复兴功臣”。官高位显权大,是石敬瑭的主要特点。而后唐李氏王朝的特点是儿子多,养子多,又有侄子女婿,因此使其政争蒙上浓厚地“内争”特点。

  具有丰富经验的石敬瑭,他非常谨慎,时时注意自己不挤入李氏儿侄的内争之列,躲在一旁静观势态发展。新即位的皇帝李从珂,从年龄和地位,都与石敬瑭相似。至于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也大体相当。石敬瑭为了表现自己对李从珂的忠心,他捉住了投向他的李从厚并把李从厚交给了李从珂。这有力说明石敬瑭与李从厚是一刀两断,又对李从珂是一片忠心。尽管这样,石敬瑭与李从珂间的关系并没有真正解决。据《新五史》卷八《晋本论》第八《高祖》记载:

  “闵帝即位,加中书令。三月,徙镇成德。清泰元年五月,复镇太原,来朝京师。潞王从珂反于凤翔,闵帝出奔,遇敬瑭于道,敬瑭杀帝从者百余人,幽帝于卫州而去。废帝即位,疑敬瑭必反。”

  史实告诉我们,李从珂非常清楚石敬瑭是靠不住的,早晚要造反无疑。而石敬瑭也并不拥护李从珂这个皇帝,他只是在坐观动向,等待时机而已。李从珂和石敬瑭都是各揣各的心事,李从珂完全知道石敬瑭是自己最危险的政敌,石敬瑭也知道,李从珂迟早要向他开刀。所以后来石敬瑭在去洛阳时,李从珂就没有让他回去。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也许是出自刚登皇位,怕影响不好的原故,也可能有皇太后的情面所致,才让石敬瑭返回河东。此后双方的疑心更是与日俱增,都在加紧防范对方,又都在想法消灭对方。

  石敬瑭与李从珂的相互疑心,如果说前段时间是存在的,但真正暴露还是在清泰三年(936年)千春节的宴会上。据记载:“自废帝(李从珂)立,常疑高祖(石敬瑭)必反。三年,今主(皇后李氏)自太原入朝,千春节辞归,留之不得,废帝醉,语公主曰:‘尔归何速,欲与石郎反邪?’既醒,左右告之,废帝大悔。公主归,以语高祖,高祖由是益不自安。”

  在醉酒之后,李从珂说出了心里话,石敬瑭听到李从珂这番话后,就更加坐立不安了。形势逼迫石敬瑭加紧准备,组织力量,迎接李从珂的突然措施。李从珂做为后唐皇上,为了防止石敬瑭的造反,所以要想出借口,于是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命令石敬瑭徙镇太平(山东东平县),想借机来削弱石敬瑭的力量。疑心重重的石敬瑭在知道李从珂的旨意后,当然焦急万分,明知这里的风险,是去太平也没有好,不去太平也没有好。

  形势万分紧急,真是一触发。石敬瑭在后唐废帝李从珂的谕旨前,如何办理,为此召集他的文官武将谋划办法。当时的意见也不一。其中很多人是不表示是否,如保义军节度赵莹就劝石敬瑭不要起兵。相反当时大将刘知远却赞成起兵,赞成起兵反对李从珂的最积极的是桑维翰。桑维翰是石敬瑭的“书记”,此人为河南人,生来丑怪,身短而脸长,他常在镜子前自叹说“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然而他虽长相丑陋,确有大志。在考进士时,因其姓桑,与丧同音,而没有考中。后来自荐《日出扶桑赋》表示志愿,又铸铁砚来表示决心求仕。此人多谋善断,在石敬瑭焦急如焚的时刻,他态度明确,主张起兵。

  “高祖自太原徙天平,不受命,而有异谋。以问将左,将佐皆恐惧不敢言,独维翰与刘知远赞成之,因使维翰为书求援于契丹。”(《新五代史》卷二十八《晋臣传》第十七《桑维翰》)。石敬瑭在文官武将的支持下,决心不受李从珂之命,并对他们讲:‘先帝(李嗣源)授吾太原老焉,今无故而迁,是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险而粟多,吾当内檄诸镇,外求援于契丹,可乎?”(《新五代史》卷八《晋本纪》第八《高祖》)

  桑维翰、刘知远都完全赞同,于是石敬瑭向废帝李从珂上表,指出废帝不当立。而李从珂也不示弱,下诏削夺石敬瑭的官爵,派大将张敬达带兵征讨。石敬瑭也组织大军抗击张敬达的大军,但他确是有些力所不敌。于是,石敬瑭的军队被张敬达的大军重重包围着。

  四、卖国求安


  石敬瑭拒不受李从珂之命,又扬言李从珂不应立皇帝,后唐大将张敬达大军围困石敬瑭,顿时战火四起。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石敬瑭都很不利。石敬瑭驻守的太原陷于孤城,而张敬达大军紧紧围住,城中粮少,困难日益严重。其实当时后唐政权,完全有力量镇压石敬瑭的叛乱。但是由于后唐内部的矛盾和李从珂的犹豫,而使战机一误再误,最后使石敬瑭实现了求援于契丹的目的。

  契丹族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民族,长期生活在黄水(今陶儿江)之南,黄龙(吉林农安)之北。自北魏以来常与中原交往,唐代发展颇盛,其境域北接室韦,东邻高丽,西界奚国,南部直抵营州(今辽宁北票)。当时处游牧社会,其部族之大者称为大贺氏,后来又分为八部,其一曰但皆利力部,二曰乙室话部,三曰实话部,四曰纳尾部,五曰频设部,六曰内会鸡部,七曰集解部,八曰奚部。每个部落的首领称为大人,而常常从八个部落的大人中推选一大人建旗鼓来统领八部落。唐朝幽州刺史刘仁恭据守幽州,多次出兵摘星岭,每年秋霜草枯,则放火烧荒。契丹马多因冬天没有草而饿死,因此用良马与刘仁恭交换牧地。后来八部落因遥辇低能而阿保机代之。契丹新首领耶律阿保机时期正式建立国家,并称帝,是为辽太祖。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后,后梁贞明二年(917年)大将卢文进反对朱温,耶律阿保机趁机带兵进攻营、平二州(今河北昌黎、卢龙)。为了继续南下而解除后顾之忧,后唐同光二年(924年),耶律阿保机又征服了渤海国。契丹国势强大,卢龙节度使刘守光暴虐百姓,幽涿之人多逃亡契丹。耶律阿保机死后,儿子耶律德光继位,是辽太宗。契丹势力更大,直接威胁后梁安全。早在李嗣源时期,后唐国势较强,耶律德光曾进攻营、平二州,当时由于双方力量相当,所以相互和好相处。后来由于后唐衰落,又加上耶律德光实行一些改革,从而契丹就成为最大的威胁。

  李从珂在对石敬瑭出兵之前,也曾与大臣商议,想求援于契丹,不过没有实现。后唐清泰二年(936年)之秋,秋高马壮,耶律德光乘混乱之机,带领大兵攻陷雁门,一举击败后唐大将张敬达的阻击。据记载耶律德光带兵战败张敬达,这之中石敬瑭早就与耶律德光勾结上了。

  “是岁九月,契丹出雁门,车骑连通数十里,将至太原,遣人谓敬瑭曰:‘吾为尔今日破敌可乎?’敬瑭报曰:‘皇帝赴难,要在成功,不在速,大兵远来,而唐军甚盛,愿少待之。’使者未至而兵已交,敬达大败。”

  张敬达大军被耶律德光军队击败,后唐李从珂的军事力量也就瓦解,石敬瑭的威胁也随之而消失,所以就在当夜,石敬瑭出北门拜见耶律德光,并为父子。石敬瑭甘心当耶律德光的儿子,目的是另有企图;耶律德光认石敬瑭为儿子,也是别有用心。所以他们明确父子关系后,聪明的石敬瑭问耶律德光:‘大兵远来,战速胜者,何也?’问耶律德有什么要求,因为石敬瑭明白耶律德光只收石敬瑭这个人当儿子,他是不会干的。

  后唐清泰四年十一月丁酉日,石敬瑭在文臣武将的支持下,在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庇护下,登上了王位,创建了后晋,建元为天福。并以幽(今北京)、涿(今涿县)、蓟(今蓟县)、檀(今密云)、顺(今顺义)、瀛(今河间)、莫(今任丘县)、蔚(今蔚县)、朔(今朔县)、云(山西大同)、应(今应县)、新(今涿鹿县)、妫(今怀来县)、儒武(今延庆)、武(今宣化)、寰(今朔县东北)、州等并入契丹。后人把这十六州简称燕云十六州。从此石敬瑭瞑思苦想的皇帝终于做上了,这对于石敬瑭来说也是终生的一件大事。当然这是用燕云十六州的巨大代价换来的,石敬瑭当皇帝的代价还不止于这燕云十六州,而耶律德光的欲望也不止于此,似乎石敬瑭领会了耶律德光的意图,又岁贡绢30万匹。至于“宝玉珍异,下至中国饮食诸物,使者相属于道,无虚日。”耶律德光又要求石敬瑭,对辽不能称臣,称“儿皇帝,如家人礼”。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儿皇帝由石敬瑭来开创并实现了。从一定意义上讲石敬瑭尽管用了燕云十六州的代价和每年30万匹绢的岁贡,当了儿皇帝,但终于实现了他的政治野心;虽然是在后世成为不耻于人的历史罪人。而耶律德光在占领燕云十六州和每年30万匹绢岁贡,又收了个儿皇帝,也是个满足。而真正付出代价的是人民!所以统治阶级在为了自己取得统治地位,他们往往是不惜人民的一切。

  虽然石敬瑭做上皇帝,燕云十六州也送给耶律德光,但后唐的一些将领仍然拥兵反抗石敬瑭,这自然石敬瑭指望耶律德光的军队来帮助镇压了。后唐派来镇压石敬瑭的张敬达军队被耶律德光军队打败,后来在安寨大将杨光远又杀掉张敬达,全军投降石敬瑭。赵德钧虽然被派来支援张敬达,但因为赵德钧不满后唐,想与契丹耶律德光勾结,自己也想当皇帝,结果被耶律德光的母亲述律奚落一番。据记载:

  “德钧阴遣人聘德光,求立己为帝。德光指穹庐前巨石谓德钧使者曰:‘吾己许石郎矣。石烂,可改也。’德光至潞州,锁德钧父子而去。德光母述律见之,问曰:‘汝父子自求为天子何邪?’德钧惭不能对,悉以田宅之籍献之。述律问何在。曰:‘幽州。’述律曰:‘幽州属我矣,何献之为?’明年,德钧死。”(《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录第一》)

  这里又展现出赵德钧一幅卖国贼的嘴脸,他也同石敬瑭一样,以卖国来换取当皇帝,但可悲的是他走在石敬瑭的后面而没有当成。所以石敬瑭军队长驱南下,很快扫荡了后唐的军队,后晋平定国内的局面很快就实现了。后唐的李从珂于清泰元年(397年)三月,出居卫州。成了石敬瑭的阶下囚,四月戊寅被石敬瑭杀掉。这样最终成了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后人称为后晋高祖。真实称乎是儿皇帝石敬瑭。

  五、甘当儿皇


  石敬瑭在耶律德光的军队支援,在后唐的废虚上,终于当上了后晋皇帝。不过后晋的皇帝依然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几乎是没有一天安宁。当时各藩镇的反对,此伏彼起。又加上连年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样一个帝国几乎自己没有力量来维持,但为了存在下去,只有更加进一步投靠主子契丹。所以进一步投靠契丹已经成为石敬瑭的国策。

  天福二年(937年)六月,实际距石敬瑭做皇帝仅仅半年,首先是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举起反石敬瑭大旗,在魏博起兵。接着东都巡检张从宾也率兵反对石敬瑭,张从宾大军直攻河阳,并杀掉了石敬瑭的儿子石重信,接着进攻河南,又杀了石敬瑭的另个儿子石重絉。秋天,张从宾大军攻陷汜水,杀掉巡检使宋廷浩。右监门卫大将军娄继英叛降于张从宾。一时反对石敬瑭的烈火滚滚四起。石敬瑭当然一方面亲临前线征讨,更一方面加紧向耶律德光投靠,以便求得更大的援助。为了皇帝的安全,他迁都大梁;同时石敬瑭也征求臣下的意见,设法摆脱困境。但无奈他的臣下对他的困境都无动于衷,响应者寥寥无几。

  由于石敬瑭的死心投靠,又由于石敬瑭的不断“遣使于道,无虚日”,请求耶律德光册封他为英武明义皇帝,在天福三年冬天,耶律德光派中书令韩颊来奉州,赐封石敬瑭为英武明义皇帝。石敬瑭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后来派遣赵莹、冯道等去契丹,“以太常卤簿奉州”耶律德光和其母亲述律,表示“终其世,奉之甚谨”。石敬瑭对契丹的奴颜无耻,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于天福六年夏,终于爆发了成德军节使安重荣逮捕契丹使臣的事件。那年夏天,“契丹使臣拽剌过镇,重荣夺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刺,以轻骑掠幽州南境之民。”并向石敬瑭上表,“具言契丹残,掠取生口牛羊”,“今吾少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此事一时轰动了后晋上下,也震动了契丹,当然后来因为契丹的软硬兼施,又因为石敬瑭出兵镇压,给平息下去。可是人民对石敬瑭的不满,对契丹的不满,以及石敬瑭的大臣将军对他的不满,对他奴颜无耻的投靠契丹的不满,那是有增无己。这种不满已在与日俱增,并越来越尖锐、激化,因此后晋石敬瑭的皇帝无疑是坐在这种随时都可爆发的火山上。天福七年(942年)六月,在内忧外患的危逼下,石敬瑭患病死在邺都,从此结束了他的儿皇帝的生涯,但他的儿皇帝的历史却一直留在历史上。

  石敬瑭死后,侄子石重贵继承皇位,人称后晋出帝。当时国政混乱,外患日逼。石重贵身边的武将景延广、文臣冯道来支持这个后晋小朝廷,这里面忠心耿耿的人不多,都是些平庸之徒。而另一重将刘知远长期以来因被猜忌而远在晋阳。耶律德光对后晋更是心怀鬼计。据记载,耶律德光对石重贵即皇位很不满,因为没有事先同他商量,又没有奉表,又没有称臣,所以多次派出使臣指责石重贵。主子发怒,后晋群臣顿时慌乱,不知所措。当时只有景延广没有听契彤使臣的那一套,加以回击。但因此又招来大祸,耶律德光于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发倾国之兵南侵,兵分三路,大军浩浩荡荡。一路西出雁门,一路出东沧州,一路北出深州。契丹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后晋军队也无力抵抗。本来如从地理条件和人心向背来说,后晋完全可以抵抗契丹大军的进犯。但由于后晋的上下各怀异志,政治腐败,所以契丹如入无敌之境,所向披靡。博州刺史周儒投降契丹。前军都虞侯李守贞在马家渡被契丹战败,冀州刺史白从晖在衡水也被契丹战败,后来契丹攻占澶州。到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冬,石重贵的后晋王朝就被契丹灭亡。

  石敬瑭苦心经营的后晋,前后只11年,而石敬瑭也只做了7年皇上。7年皇上在历史的长河中真可说是略而不计的一瞬,但石敬瑭的卖国求荣,甘心做儿皇帝的“事绩”永远写在历史上,也永远没被后世所遗忘。石敬瑭所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使契丹如增肥加膘,向中原猖狂进攻。从此中原失去了防御北方进犯的屏障。并由此引起无数的历史悲剧。真可谓后患无穷,而这罪恶又都来自石敬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