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世同堂》中的女性为何走向殊途人生

 木清11 2019-09-11

        《四世同堂》中的女性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选择了不同的生存状态,踏上不同的人生之路,与当时的特定环境以及传承已久的文化传统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侵略者的压迫

《四世同堂》中的女性生活在沦陷于日本人铁蹄之下的北平。身为沦陷区的百姓,日子肯定过得战战兢兢,并且时时刻刻经受着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折磨。精神上的折磨对于清醒着的人而言应该是最难以忍受的,就像失去母亲的孩子被迫与后妈生活在一起一样,被异族侵略甚至是统治使高第、尤桐芳等逐渐清醒的女性倍感痛苦。对于懵懂状态下的女性,比较而言或许会轻松一些,但生活的重担同样让她们痛苦不堪。小文夫妇即使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还是不能逃脱日本人的魔爪,千万般的不愿意终究走上取悦日本人的舞台,其无奈、挣扎让人感同身受。韵梅在炎炎夏日走上街头领粮,承受日本人用皮鞭的抽打,领来的粮食却是难以下咽的劣质东西。

由此推断,似乎沉睡中的大赤包儿、招弟等人物不用承担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摧残,因为匍匐在日本人的脚下,所以便能用低入尘埃的尊严换来友好的对待?其实不然。这一类女性在精神上所受的折磨和前两类女性可能有本质的区别。前两类女性的精神折磨是来自于日本人单方面的,但是此类女性的精神折磨是来自日本人和中国人两方面的。中国人看不起汉奸走狗,对她们侧目而视,痛恨不已。日本人对她们不信任,经常把她们作为一种以夷制夷的工具,而且有用时便拿来应一时之急,无用时便弃如敝履。稍有不慎便会由精神压力转化为肉体惩罚,丢了性命也是常有之事。所以这一类女性最为人们所唾弃但也是最可怜的,试想时时刻刻担心自己命赴黄泉的人,怎能不过得如履薄冰呢?

所以,侵略者的压迫可以说是女性生存状态定型的一种强化剂,使她们在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之下更加凸显出其本质的一面,主导的一面:胆小如大赤包儿等人的愈发低三下四,沉默如韵梅等人的愈发忍气吞声,勇敢如高第等人的愈发嫉恶如仇。

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

提到传统文化首先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词条可能是儒家文化或者是中庸之道,的确如此,作为主导中国一千多年的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在《四世同堂》的众多人物当中,处于中庸道路上,选择忍一时之气、明哲保身的人绝对占有最大的比例,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以韵梅、文若霞为代表的一类女性人物,这种文化烙印从出生开始便刻在她们身上,即便是其中的清醒者也不免经过激烈的思想挣扎,尤桐芳也好,高第也罢,她们的身上都有中庸之道的影子。

然而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又不仅仅是中庸之道,还有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可以说这种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是随着血脉传承的,像血印一样的东西,在国家危亡之际就会被唤醒,并且越是危急关头、大义之前越会体现出它的强大的力量。尤桐芳、高第都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之下逐渐走上战斗与反抗的道路的。

总的来说,影响女性生存状态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内在因素就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化,这种文化烙印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风格。外在因素是北平沦陷的屈辱性事件以及统治者所带来的压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