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个人的身边似乎都有一个老好人。 他看上去很容易相处,也很好说话,和谁在一起都是笑盈盈的,朋友们也很愿意找他帮忙,毕竟,他很少说“不”。 老华就是这样一个老好人。 临下班时,同事拿来一叠文件,不好意思地对他说:“老华,今天是我和老公的十年结婚纪念日,他等我很久了,这些能帮我做下吗?以后你有需要我肯定帮你。” 老华犹豫了几秒,答应了,“好的。” 但其实,他早已提前和老婆说今晚要早点回家,这下子,又要加班了。 像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不止一次,总有同事说有事要他帮忙,老华多次想拒绝,但临到嘴巴,却总是两个字“好的”。 朋友劝他:“你不想做就别做,为什么都要答应呢,本就不该是你的工作。” 老华叹了口气:“我想着,大家互相帮忙也是好的。” 朋友白了个白眼:“那你想想,你有事的时候他们有没有帮过你?” 老华想起前不久儿子生病,他想早些下班去医院陪儿子,就请身旁的同事帮忙校对一下文件,不难,顶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但同事一见老华请他帮忙,干笑着推脱了,说自己也有要事,得早点走。 到最后,还是老华自己在医院边陪儿子边加班。 朋友看着老华怔愣的样子,继续说:“你就说一句,‘我不想做’,有那么难吗?” 老华嗫喏了半晌,才说:“我怕伤害别人。” 《人间失格》里有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每一个老好人的心中,都有一道名为失落的伤痕。 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拒绝,只是每次开口,都像是一种无形的束缚,明明私底下演练过无数次,可当真正有人提出请求时,还是习惯性地答应了。 他们不是不聪明,不是看不懂人心,只是害怕因为一声拒绝而搞砸本可以维持的人际关系,更害怕成为一个不被别人喜欢的自己。 他们选择了眼前看得见的赞扬和信任,而丧失了本可以让自己过得更真实舒坦的说“不”的能力。 02 见过一个乙方合作商,最让人钦佩的是他的远见和卓识。 工作上,他不会对每一个甲方的需求都欣然接受,如果遇上什么都不懂却还妄自插手的甲方,宁愿不做这门生意也会选择拒绝。 交友方面,他也不会对所有向他示好的人来者不拒,有时哪怕好朋友向他提出要求,他也不会什么都不问,就全都答应。 有人笑他不识相,毕竟有些甲方势大力大,有些向他示好的人自尊心较强,容不得拒绝。 但和他相处较久的朋友和客户,都认可他的为人和能力,虽然那些心思狭隘的人会使绊子,但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给他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他从最开始就没有改变过他的原则,该接受时坦然接受,该拒绝时果断拒绝,很少犹豫,也很少有遗憾。 几年下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优质的人脉资源也越来越广。大家都佩服他的远见,那些他拒绝过的甲方后来的发展都很差劲,那些他拒绝过的朋友也都抱着强烈的私心和目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生活在这世上,总要和其他人有所连接。 有些人从不拒绝所有连接到的朋友,宁愿委屈自己,也会尽力让每段关系维持长久,但可惜,费了一身精力,也不见有几个人能在困难时雪中送炭。 而有些人从最开始,就懂得拒绝和自己磁场不合的人,对身边的同事、朋友、客户都做好筛选,只和相处舒服的人交往,不仅自己活得轻松,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为牢固。 一个有远见的人,自然会明白,不是所有人的好都得接受,也不是所有抛来的橄榄枝都无法选择拒绝。 选择你想选择的,拒绝你想拒绝的,这本该是一种谁也干预不了的自由。 勇敢说“不”,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方式。 03 其实,拒绝并不会破环一段优质的人际关系,轻易被“不”破坏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很脆弱。 每个人的精力都很有限,谁也无法顾虑到方方面面,在处理好自己生活、工作的同时,还得委屈自己接受所有人的请求,这样的日子也太累了。 当你把眼界放远,就会发现,有些人,你接受了他的请求也学不会感恩戴德,你拒绝了他也不会对你有多少伤害。 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也别低估任何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些看上去软弱可欺的人,并没有那么脆弱。那些看上去勇猛凶诈的人,也并没有那么强大。 人生里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之后的结果,要勇敢对你不想要的生活、不想要的人际关系、不想要的事物说“不”,心自由了,行动才会跟上思想的脚步。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