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的怂恿下追起了热播剧《小欢喜》。 当看到乔英子站在河边护栏上撕心裂肺的一幕时,实在让人忍不住泪崩。 “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那个样子……” 长期压抑和沉重的母爱,让英子彻底崩溃,想用最决绝的方式和父母抗争,很难想象她内心到底有多大的悲痛? 然而,有位网友的话揭开了背后的真相: “为你好,这三个字太沉重了!” 自从陶虹饰演的单亲妈妈离婚后,女儿乔英子就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从一日三餐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要给她认为对的一切。 终于,实在撑不住的英子狂奔到了河边,向母亲怒吼道: “你从来都是凭借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 “对,你就是想为我好,那都是你想的,可是你想过我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吗?” 母亲的一句“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啊”,让一直活在“我是为你好”阴影中的英子差点跳了下去。 能动英语合肥中心,只会为孩子提升英语好,赶紧来吧!想试听40分钟玩转300单词体验课!赶紧来参加吧!评论区评论出你的号码! 每个在中国长大的孩子几乎都接受过这句话的“洗礼”,来自亲人、长辈、老师,当然最多的还是父母。 为你好,就可以剥夺一个人的爱好;为你好,就必须听从一切安排;为你好,就可以像木偶一样操控别人的人生。 所谓的为你好,其含义不过是:你自己的选择不好,我为你做的选择才是最好。 这其中包含的,是对一个人的不信任与控制欲,总是让你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又无话可说,因为一切都有“为你好”做挡箭牌。 有个朋友说过,“为你好”这句话似乎是在说“我站在你这边”,但实际上是说“我在你对面站着,你必须过来跟我站一起”。 尤其是在父母和子女的相处上,“为你好”已经成了屡试不爽的招数。 可这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我有个同学,是父母眼中的“乖乖男”。 从上学开始,就被规划好了人生路线,印象中我们相处时都没有见他发自心底的笑过,和所有人格格不入,也几乎没有朋友。 等到上大学的时候,后知后觉的父母发现他患上了重度的抑郁,眼中的世界和未来都没了色彩。 在电视剧中,英子高考后拼了命逃离,选择了离北京最远的深圳的大学,以为这样就会忘记所有的烦恼。现实却是,她三十四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一点也不开心。 站在至高点的父母,永远也不知道这样做有多残忍?会给孩子带来多深的伤痛? 我们总是听身边的人教育,“原谅父母的不完美,是子女最大的教养”,可是孩子懂得了父母的苦,换来的还是不理解和责骂。 至今,我还忘不了发生在上海卢浦大桥的那一幕: 一辆白色轿车停在车流涌动的大桥中央,一个忍受不了母亲批评的17岁男生从车里冲了出来,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 不到5秒的时间,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 口口声声的“为你好”,无形中成了套在孩子身上沉重的枷锁,将他们一步步推向黑暗的深渊。 请记住,这世上,爱可以成全爱,但爱也可以扼杀爱。 还记得在电影《爸爸的女儿》中,“我都是为你好”也是那位单亲爸爸最喜欢和女儿说的一句话。 然而,他和女儿关系出奇的糟糕。女儿拒绝和他一起出门,讨厌他的一举一动,甚至不想说话,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两人像是陌生人。 直到一次车祸过后,两人互换了身体,无奈中继续生活。 女儿去上班后,才知道父亲只是个小科长,每天要听领导的责骂还有下属的埋怨,加班应酬什么都躲不过; 父亲去上学后,也才发现女儿没有想象中轻松,自己早已忘记了高中的知识,上课就像听天书,还得和关系不好的同学假装友好,以免遭人议论。 渐渐地,父女俩知道了彼此的难处,找回了遗失的亲情。 记住,真正的“为你好”,不是让孩子替自己圆梦,而是让他做自己。 要学会心平气和的去沟通,去聆听孩子的真实需求,而不是祭出“我都是为你好”这面大旗,去强迫对方服从你的生活方式。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无论是父母与子女,还是伴侣之间,达到这一步,才是理想的境界。 愿所有人都能多份理解和宽容,毕竟父母子女一场,缘分只此一生,来世不复再见…… |
|
来自: 洲88ue3kj25b5l > 《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