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越武肃王钱鏐简介资料 钱鏐生平主要事迹介绍

 庶民临风 2019-09-12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王钱镠有一个奇特的小名 “婆留”。又叫 “婆留喜”。尽管成年后取字具美,但乡邻们仍习惯地称他“钱婆留喜”。直到他作了节度使衣锦还乡时,人们仍未改口,而钱镠也不见怪。原来,这个小名有一个奇特的来历: 唐大中六年 (852)二月十六日,钱镠出生在家乡临安(今浙江杭州)临水里。出生之时,父亲钱宽正在他处,邻居奔来相告,称其家中传出兵甲马嘶声,乱成一团,钱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赶回家后,抱起钱镠就要扔往井中。被祖母苦苦拦下,就这样,得了婆留喜一名。

  钱镠成人后,无赖泼皮,从不安心农作,而是舞枪弄槊,贩卖私盐。这时正是唐僖宗时代,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各地动荡不已。他24岁那年,被石镜 (今浙江临安东南) 镇将董昌招为乡兵,后任偏将,参与镇压周围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军南下闽、广途中也曾被他邀击。黄巢军攻入长安后,天下大乱。董昌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荐为杭州刺史,钱镠也被擢升为杭州都知兵马使,统帅杭州所属八都兵,掌握了杭州兵权。

  董昌与钱镠在杭州立足未稳,就遭到浙东节度使 (治越州,今浙江绍兴) 刘汉宏的进攻,钱镠率部苦战四年,终于攻下越州,斩杀刘汉宏。他将董昌让到越州作浙东节度使,自己则据有了杭州,名义上隶属于浙西节度使,实际上,他不仅完全拥有杭州的兵权,而且还代管着越州兵马。光启三年 (887),逃难在兴元 (今陕西汉中) 的唐僖宗发出一道诏书,任命董昌为越州观察使,钱镠为杭州管内都指挥使,上武卫大将军、充杭州刺史。没有兵权的董昌成了一个空头观察使。钱镠在杭州一带站稳了脚跟。

  这一年,淮南、浙西的两大割据者高骈、周室先后被部将推翻,境内大乱,此后若干年,新兴的淮南割据者杨行密又与孙儒干戈不休,钱镠乘机占据了原浙西所属的苏州(今江苏苏州) 润州 (今江苏南京) 等地,景福二年 (893),唐廷授钱镠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并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钱镠将镇海军使府设在自己的老巢杭州,率所部兵卒加上征发来的役徒数十万人大修杭州城,周边七十里,开十门,沿城设六个营屯,使杭州成为东南沿海的军事重镇,远居于董昌所居的越州之上。

  恰在这时,董昌的称帝活动又为钱镠南下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景福二年(893)二月,董昌见唐朝廷已无力控制局势,各地藩镇公开割据,在左右的患惑下,自称皇帝,国号大越罗平。但也没有看到,当时唐室犹存,各藩镇互相牵制,谁也不敢贸然称帝,他这样一个自立尚且不足的三流藩镇必定倾覆于此。

  钱镠得知董昌称帝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心想此时出兵越州算是师出有名了。马上对僚佐们说: “董民与我同乡,又是邻藩,其功绩爵禄又多由我襄扶,如今听信妖言,甘心叛乱,我身为朝廷将相,理应征兵讨伐。”不过,钱镠向董昌致书倒也客气,他在书中劝董昌“与其闭门作天子,岂若开门作节度使,”意在劝降。董昌不理,钱镠一面向唐廷报告董昌叛乱,一面率兵进逼越州城下,围城至次年五月,钱镠大军攻入州城,董昌仍据守牙城,钱镠遣人致书董昌 “奉诏令大王致仕,归临安”。董昌信以为真,离开牙城,送出牌印,等待钱镠将他送回临安故里,但第二天,就被钱镠大将顾全武抓去斩首。

  平越州后,钱镠象征性地向唐朝廷表示自己不愿兼管越州,要求另外派员。谁料这一象征性地请求居然被唐廷接受,唐朝廷派宰相王溥出镇越州。这一下,钱镠着了急,忙令部下以吏民百姓名义上书朝廷,要求由他兼领浙东,唐廷无奈只好授钱镠为镇东军节度使 (辖有浙东全境) 至此,钱镠拥有了浙东与浙西,奠定了吴越国的基本范围。

  这时两浙北邻淮南杨行密,南傍闽王审知,中原是汴州朱全忠。钱镠实行了南闽、北附中原的策略,有效地巩固了自己在两浙的统治。这一方略也就成了钱氏的既定国策。

  天祐四年(907)朱全忠代唐称帝,建梁朝,封钱镠为吴越王,后又改封为吴越国王,钱镠即遣使入贡。同光元年(923)晋王李存勖称帝灭梁,钱镠也急急遣使送去唐朝的传国玉玺,自称“此非人臣家所宜畜”。后唐王朝依然封他为吴越国王。梁、唐的用心自然是想利用他牵制介于他和中原王朝之间的吴国 (南唐),钱镠也确实起到了这种作用。

  早在钱镠势力向浙西发展时,就与淮南杨行密发生冲突,后行密封吴王,钱镠也据有了两浙,双方在苏州、常州、无锡一带战事不断。后梁建国后,吴又一直不肯臣服于中原王朝,梁则支持吴越向吴采取军事行动,直到后梁末帝即位后,中原动荡,吴也主动向吴越请和,双方才偃旗息鼓,休战二十余年。

  虽然有对吴的战事,但多规模有限,因此吴越国内在当时诸国中还是比较安定的,钱镠对国内治理也能兢兢业业,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使钱氏成为五代十国中寿祚最久的一姓君主。

  钱镠壮年时代,常彻夜不寐,有时睡下也要枕一个特制的圆木小枕,稍一动就要惊醒,他取名为“警枕”。年纪稍大以后,为免健忘,特制了一个粉盘放在卧室,有事就写在盘中,这恐怕是我国记事板的开端。他还好夜间出访,巡察城内外。有一次,独自来到北门,守吏不肯开启,称“即使大王来也不可启”。钱镠第二天就重重奖赏了这个守吏。理政之暇,他也尽量不去宴饮游乐,衣布衣,用旧帐,除夕之夜也不许大张鼓乐,不愿留下好“长夜之饮”的名声。对文人学士,也能虚心接纳,其中包括那些对他有所指责的学士罗隐等人。平日有暇,或教子孙诵读诗赋,或自己作诗写画,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未象南唐后主李煜那样以诗忘国,而且还体会到了行诗作文不可过分偏执于字词这一真谛。有人曾向他荐举李频的诗,称李频写诗“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钱镠不以为然道“此心何所不用,而破于诗句,惜哉!”

  钱镠在位期间,在吴越国内做了二件较有影响的事情,一件是修筑捍海石塘,一件是兴修吴中地区水利。吴越首府杭州南临钱塘江,钱塘江潮常常倒灌入城。钱镠在受封吴越王的第四年秋,亲自率军士百姓修筑石堤(自今六和塔至艮出门),并造龙山、浙江两阐,阻遏海潮内灌。保障了杭州城与周边农田的安全。两浙民间至今仍称他为海龙王。

  浙西吴中自嘉兴松江沿海到太湖沿岸多有水旱之患,乾化四年 (914),钱镠专门设置都水营使,招募士卒从事水利活动,称“撩清军”。在太湖旁置撩清卒四部,共七、八千人,治河筑堤,然后又兵分二路,一路由太湖直下吴淞江,一路自急水港下澱山湖入海。沿路修堤筑路,使居民旱可引水种田,涝可引水出田,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还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到处缺粮少炊的时代,两浙米价尚可维持在斗钱五十文。

  当然,钱镠对两浙的治理也不会超出封建统治者的范畴,他对百姓的剥削与役使依然十分苛重,自他割据之日起,赋税就十分繁苛,小至鸡、鱼、蛋都要纳税,贫民欠税被捉到官府,按欠税数目多少定笞数,往往积至笞数十以至百余,百姓不胜其苦。称吴越国王后,他又一次大修杭州城池,光建宫室台馆,版筑斧斤声昼夜不停。兵民怨恨,有人深夜用白土在府门上写道“没了期,没了期,修城才了又开池。”钱镠见后,令人改为“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罢又冬衣”。表明他是不肯爱惜民力的。

  钱镠对两浙的统治达38年,长兴三年 (932) 初病重,三月病卒。临终嘱托道 “子孙善事中国 (中原王朝),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就是要求子孙们不要因中原改朝换代而放弃固有关系。这一遗训被其子孙恪守。

  钱镠被葬于安国县 (今浙江临安一带) 衣锦乡茅山,谥武肃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