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初观浮世绘大展
![]()
苜蓿花开
2019-09-04
阅读 126 关注 浮世绘是一种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德川幕府时代)的民族艺术形式,繁荣于中下阶层。浮世绘版画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出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浮世绘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初秋时节,在798艺术区举办了“浮世绘大展”,其中不乏名家代表作。能近距离的观赏了解这门艺术,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展厅不算大,但装饰还是有日式风格的小亮点。下面若干幅为浮世绘著名大师葛饰北斋(1760-1849)最广为人知的“冨岳三十六景”。自日本开放港口后,普鲁士蓝和靛蓝颜料涌现市场,此系列的作品正是以这些浓稠颜料描绘城镇、海洋和天空,不仅有“圣岳”的四季景致,还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下图“神奈川冲浪里(国外叫“巨浪Great Wave”)”不仅是葛饰北斋的代表作,也是日本浮世绘版刻艺术的代表作。科学家从浪的高度和角度分析,这种浪并非海啸,而是一种叫卓普尼(Draupner)的浪。牛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重现了这种浪。它是一种“杀手波”,能顷刻颠覆船只。小船在如此滔天巨浪中坚持向前,不仅需要坚韧的毅力,也需要船夫们团结一心。浮世绘曾对西方印象派产生过很大的艺术启迪作用,是“前代艺术之前的现代艺术”,赢得了梵高、惠斯勒和莫奈的赞赏,也激发了德彪西的音乐创作灵感。 梵高曾将《神奈川冲浪里》的三角形海浪形容为“鹰爪浪”,葛饰北斋在鹰爪之下添了一座小小的富士山。由此,雄壮暴虐的浪,与悠然、静谧的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张力。终于,梵高和浮世绘实现了更高境界的悱恻交融——人们发现,梵高《星空》内的涡卷图案和《神奈川冲浪里》的构图乃至气息,几乎有着无法忽视的雷同基因。两者放在一起的时候,是那么的和谐。“凯风快晴”是葛饰北斋的另一幅名作。据说在暮夏初秋,当南风吹拂,天空晴朗时,富士山在阳光下会呈现赤红色。葛饰北斋创作了三十六幅以富士山为主题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不同的人文景观。![]() 这组画作一经问世,大受欢迎,北斋又增加了十幅作品,变成四十六景。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发行过纪念日本历史名人的邮票,其中就有一枚为葛饰北斋,足见他的影响力和艺术方面的成就。日本还发行过“巨浪”及“富岳三十六景”邮票,法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也发行过以巨浪为代表的浮世绘邮票。![]() 铃木春信(1725-1770)以描绘茶室女侍、售货女郎和艺妓为多。受中国明末清初'拱花'印法的影响,在拓印时往往压出一种浮雕式的印痕,自成风格,称为'春信式' 。下图不使用颜料,仅用和纸原本色与质地呈现梅花与美女肌肤的白色,与涂黑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于年轻女性特有的华丽振袖和腰带的细腻描绘,则体现了更多的优雅。![]() 此为网络下载图片![]() 这幅图是浮世绘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铃木春信利用多版套色技术完成的这幅作品,开启了浮世绘“锦绘”形式。画面通过细腻的表达呈现出人物内心动态。![]() 歌川广重(1797-1858)原名安藤广重,年轻时从师于画家歌川丰广,开始其浮世绘画家的生涯。尝试了十九世纪初期所流行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版画:历书场面,演员肖像,美女画像等等。在其师去世之后,他转向风景画,此外还有花鸟的构图。与北斋的生动活泼的作风相反,广重是用秀丽的笔致及和谐的色彩,表达出笼罩于典雅而充满诗意的幽抑气氛中的大自然--一种完全柔和抒情的境界,更适合社会人士的艺术趣味。他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总是和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富于诗的魅力。![]() ![]() 梵高增临摹过广重下面这幅作品。 ![]() 这幅图被誉为广重的最高杰作之一,生动描绘了来往于坡道的人们在濡染下气的暴雨中的神态。技法处理上,广重才用了全新尝试,将强风中摇曳的远景竹林,做成没有轮廓线的双重轮廓,通过改变降雨的角度,制造出画面更层次的景深。![]() 这幅是一部三折绘作品,用连续三张图画展现全景雪山。图画通过单调的色彩表现出冬天的严寒。图画右边的小桥上,画着针尖一样大小的人物,从而凸显雪山的壮观。如果你凑近点看,每一个细小的雪粒都特别的精致,真不知道雕版的工匠是如何刻画的。![]() 东洲斋写乐是一位创作期很短的画家,仅活跃于1794-1795,之后就从大众的视线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生辰和身份。 他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解读歌舞伎,具有透视人生与社会的力度。他的作品的最大特征在于不仅以夸张的漫画手法表现演员的形象与动态,更通过对个性的渲染表现其艺术品质、风格以及角色的内在精神。 下图是他的代表作《大谷鬼治》。 ![]() ![]() ![]() 此为网络下载图片 ![]() 此为网络下载图片 ![]() 近代浮世绘画家在他的作品上进行了演绎,增加了诙谐幽默的元素。 ![]() 日本国宝级导演北野武将写乐的大谷鬼治和另一位浮世绘画家歌川国芳作品中的咔嚓骷髅结合在了一幅画中,形成了一种极富戏剧性的解构。![]() ![]() ![]() ![]() ![]() 喜多川歌麿(1753年-1806年)(麿读mí,国内常叫他喜多川歌磨)。他是日本浮世绘最著名的大师之一。善画美人画,他是'大首绘'的创始人,也就是有脸部特写的半身胸像。![]() 下图是他的代表作'江户宽政年间三美人' ![]() 下图“吹玻璃哨的女人”背景使用了淡粉色云母粉,制造出闪光的效果。![]() 下图“襟装”运用简练的线条,以手抚摸的颈部,描绘出女人的妩媚与性感。 ![]() 歌川国芳(1798~18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