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巨幅青绿山水人物画作品赏析(2)

 fuhaizhenren 2019-09-12
  高大的立轴采用青绿设色的手法,画面的构图可当中平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是近景,有溪流,高大的松树,还有巨石堆叠而成的山岗。山岗下是平缓山路,山路上是一队登山的人,一共5男1女,描绘得十分细致中间是身穿褒衣博带式长袍、头戴乌纱帽、手拄木杖的男性文士,身边跟随着一头白鹿,他是画面的中心人物。画面的上部是远景,当中是石质的虬曲主峰,瀑布悬挂在半山腰,瀑布旁边的山谷间是一片华丽的楼阁建筑群,是一座宫殿。再远处是飘渺的石笋状山峰。画面的布局和各种细节都暗示着男性士人在女性陪伴下登山的某个故事,正是沈周题款中所说的“谢安东山”。

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局部高清大图
 
这是一个经典的古代逸闻。故事的主角谢安是东晋时期的贵族谢氏家族的一员,字安石,年轻时不肯出仕为官,长期居住在会稽的东山,游玩宴乐,享受生活。中年后才出来做官,后来官至宰相,指挥东晋军队击退前秦符坚的军队,赢得著名的“淝水之战”,奠定南北朝分治的格局。由于他是从“东山”出仕的,所以“东山”也成为谢安的别号,后来还出现“东山再起”一词,所指的就是谢安的典故。谢安在东山中过着放浪的生活,终日宴钦,妓女相随,丝竹管弦之声不绝,因此这个典故也被称作“东山丝竹”或“东山挟妓”,集文士、妓女、丝竹、宴乐于一体,成为一个表现高雅而又奢华的男性生活的主题。

沈周款《临戴进谢安东山图》赋色浓艳,画面中山峰青绿设色,山石纹理采用勾勒的方式,追求的是古拙的青绿画风。在勾勒山体的线条时,加上了一些横排的小短线表示凹凸。画中人物的描绘也比较细致。中心人物谢安身穿宽袍大袖,腰间系有两条丝绦,垂到地面,显然是想画出魏晋士大夫的褒衣博带。谢安头戴黑纱幞头,为了表示东晋士大夫的放浪,幞头的带子垂到肩头。有趣的是,幞头两边有椭圆形的展翅,很像是明代的乌纱官帽,颇有点不伦不类。他身后跟随着四位仕女,拿着丝竹乐器。一位背对观众,手中捧着琴,是所谓的“丝”,最后一位双手拿着一只细长的红色管状物,是笛子,是所谓的“竹”。点出“东山丝竹”的主题。谢安身前是一位丫环,正回过身来,手拿一朵红花,引逗白鹿。谢安与女伎一行正在从山下往山上走。在他们前面,画面左边,可以看到一个石洞,其标志物是洞顶垂下的犬牙般的钟乳石。石洞的地面有层层台阶,谢安一行正欲穿过石洞,进入画面上部的另一个世界,那便是仙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