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历史袁老师,带您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孟玉楼和西门庆婚姻是比较冷淡的,甚至孟玉楼再婚的时候,跟媒婆说了一句话,你也别怪我问的紧,我是被骗怕了。 也就是说,孟玉楼表现出了对跟西门庆这段婚姻的不满意,颇有怨言。这显然不是有些人说的,孟玉楼不爱西门庆所以不在乎,哪个女人甘心男人冷落自己呢?尤其这个男人还是自己一眼看上的。她只是怨气藏在心里。 孟玉楼确实不怎么得西门庆欢心,在她房里过夜次数少,而且应付态度,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不符合西门庆生理审美。 孟玉楼的高挑身材,跟西门庆喜欢的白白的有肉感的不同,本来娶她的本意也不是爱色,而是以色聚财。(对哒,西门庆书里挺帅的) 几乎男人都有固定的生理审美,比如张艺谋,巩俐,章子怡,董洁,这三个人就是有点儿像,比如陈凯歌,倪萍和陈红年轻的时候还不觉得,都老了,大家会赫然发现这两女人的肌肤纹路都有相似性,就是一种类型。 西门庆不喜欢孟玉楼的高挑身材,但是后来的李衙内一看就失魂落魄,他就喜欢。 我个人觉得吧,生理审美非常重要,只是说,现在很多男人的客观资源不行,只能先跟不符合生理审美的女人先凑合,一旦条件成熟,多半都要换人至少是要找新人的。当然,更多符合的也要找新人,因为新人比旧人更年轻,这种生理特征更出众。。。。 第二,孟玉楼不符合西门庆的精神审美。 孟玉楼也还是有点情趣的,比如会弹月琴,比如给西门庆的簪子上的诗句: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可惜西门庆不是她正确的审美对象。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的高处就是他看得到孟玉楼成熟理性的美感,换句话说,他能把一个30+的女人写得如此摇曳生姿,37岁再嫁人,李衙内还爱得要死,宁可被他爹骂死打死,也不肯抛弃孟玉楼,这在现在的男性作者也非常困难,何况那个时代? 但是我们的男主角西门庆并木有作者这种认知,一开始就嫌弃孟玉楼年纪大了.... 西门庆,在对女性审美上,就是今天说的“蠢直男”,喜欢年轻的,直观的,风骚的,自私,喜新厌旧。 从最讨西门庆喜欢的跟班应伯爵身上可以看出来西门庆的审美品味,应伯爵每次跟妓女斗嘴啊,做些下流动作啊,讲黄笑话都逗得西门庆哈哈大笑。 他喜欢女人怎么对他呢? 是李瓶儿跪在地上说,你是天,蒋竹山那王八是地,你是医奴的药巴拉巴拉。 是潘金莲说,天冷,你不要下去冻着了,要尿就尿在奴的嘴里。 他又怎么对待女性呢? 李瓶儿死了官哥儿,他喝得醉醺醺的回来,要跟李瓶儿上床。 李瓶儿后来几乎已经成了西门庆最喜欢的女人了,甚至可以说是爱情了,但是他对李瓶儿的抚慰,也就是上床而已,好像我跟你睡了,就是温柔体贴陪伴了。毕竟我最想和你睡哦。 “蠢直男”这种性格很值得探究。 表面上可以说是懒和自私。 因为懒,所以依赖最直观的视觉效果,哇,波霸我喜欢,翘臀我喜欢,没办法,我下半身喜欢嘛,懒得动用上半身了嘛~不是我想搞哦,是我下半身自动行走到小三那儿去的哦,我管不住哦。 我知道李瓶儿需要真正的关心,但是我不会也害怕真正的关心。 其实这里的“我不会,我也害怕正确的安抚你”,就是自私的表现,西门庆怕真正关心李瓶儿了,麻烦更多,试问你还怎么去睡潘金莲王六儿呢,你还怎么天天喝得醉醺醺回来呢? 于是我转个圈子,撒娇要跟你睡。 用小孩嘴脸行自私行为,这是男人最擅长做的事。 我做情感咨询,就常常发现这种案例。 而这种懒和自私,实际上是对女性本身的物化。 女人的价值就在这儿,供睡的,供生育的,供讨男人欢心的。 现在很多男人对女人的要求一样的,喜欢女人有女人味,穿裙子,长头发,不要走什么中性风等等。 也是因为这种物化导致了上面所说的“只要条件成熟,就要换生理审美更年轻的女性”。 物品旧了,换新的,天经地义。 有人说世界上西门庆这样的男人不多,男人哪有这样糟糕。 非也,在我们这种“男尊女卑”文化里教育出来的男人,都想换,只是绝大多数人囊中羞涩,换不起新的,只能一辈子用旧的。 孟玉楼这个人,跟潘金莲,李瓶儿,吴月娘等完全依附男人的比较,尚有些自我意识。 潘金莲觊觎男人的“性”,李瓶儿是“性”与“情”,吴月娘是观念,女人从属于男人,男人死了,女人就要守活寡,而孟玉楼则不。 西门庆长期不去她房里,她不像潘金莲一样,一分钟都熬不住,也不像李瓶儿一样为情赴死,也不像吴月娘一样,西门庆临终,几乎都没怎么关心她,她气得要死,还是要为西门庆守贞,孟玉楼遇到可心的人就高高兴兴的再嫁了。 这样有自我意识的女人,西门庆肯定谈不上喜欢。 第三,男女之情是件软弱的东西,人生也是。 西门庆对孟玉楼是冷淡,但不是混账。 我在前一篇就说过,西门庆踢过孙雪娥,打过潘金莲李瓶儿,但是没针对过孟玉楼,同样,他也对硬脾气的春梅有几分忍让。 这就要说到男人对女人的另一种微妙心理了。 女人尊重自己,男人就会对你高看三两分。 就像很多男人嫖妓,但是他自己却看不起妓女一样。很多男人对送上门的女人,一方面作死的玩,不玩白不玩,一方面又发自内心的嫌免费的脏。 但是吧,另一方面,当一个男人对你有“敬”意,接下来就是“敬而远之”,“敬而不亲”了。 男女之情是个奇怪的东西。 《红楼梦》里宝玉看到薛宝钗的白胳膊,心里暗想,这膀子假如长在林妹妹身上,还可以摸一下,长在她身上,就别想了。 就冲这一个心理,就知道这两个人没有爱情发展的空间,因为在宝玉心里,预设了“距离”。 甚至连湾湾偶像剧《恶作剧之吻》里也有,江直树为了拯救父亲公司跟有钱的女生订婚了,结果发现袁湘琴也跟阿金订婚了,江直树吃醋,就各种挖苦讽刺湘琴,他的未婚妻就很惊讶,天哪,你怎么这样讲话? 江直树就说了一句,放心,我永远都不会用这种语气跟你说话的。 这就是人类心理上自设的“距离”。 你打不破这“距离”,就没法拥有亲近感。 爱情是从双方暴露软弱和缺点开始的,像林黛玉天天跟贾宝玉吵架,斗气,这个摔玉,那个把玉上的穗子剪了!这个气的哭,那个气的嘴唇都发白。 西门庆跟孟玉楼的相处太冷静理智了,从一开始就是把这门婚事当生意的态度,双方各自打量优劣。 孟玉楼跟李衙内肯定幸福得多,因为李衙内是意外见着她,三魂失了六魄。 反观西门庆和潘金莲,亲近得多。 潘金莲是怕他,又喜欢惹他,西门庆有时候被她气得要死,刚要抓起她打,又被她哄得笑起来。两个人常在一张桌上,说着说着就互怼起来,互相赌气,最后要吴月娘来调停。 虽然人们说潘金莲凄惨,但是西门庆对潘金莲其实有感情的,不能说是爱情,至少有亲近感,甚至只要西门庆不死,潘金莲就能一直活下来。 这种亲近感,不只于爱情,还表现在平常人伦。 一个人,这样也周到,那样也周到,最后给人的感觉反而不周到,不亲近了。 “软弱”是建立一切情分很重要的因子。 我看到你狼狈,看到你痛苦,于是乎生了理解,生了怜惜,最后生了爱恋。 做情感咨询的时候,遇到很多人都问我,何日君,我是不是因为不够强大而痛苦,我说不是的,你是不懂得表达自己的弱势感受而痛苦,一昧逞强,很累的,而且不划算。 煮酒君为你讲历史 这里是中国高端精英读物 这里是新锐思想者阵地 这里是文史爱好者精神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