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 心 事,应 该 藏 在 哪 里?

 轻风的起点 2019-09-12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About Moon.
又是一年中秋。
先祖仿佛早已设定好了这样的一个日子,提醒人们看看那个近邻,月亮。
在现代科学之中,月亮不过是一颗卫星。它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但它又承载着千百年来人类的想象与神话,宗教与艺术赋予它更多含义——它是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女神,诗人笔下「多变的灵魂」,嫦娥与玉兔的居所。
它仿佛永远宁静温柔,诗意盎然。

月 球 崇 拜 ?

千百万年来,头顶的这颗星球承载着人类多少的想象与好奇,也就承载着多少的冒险与无畏。

尽管最初是由政治因素而推动,但将足迹留在另一个天体上的结果,仍然超过了政治含义,历史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细细想来,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也不过是50年前的事。

50年前人类通过画面观看了这场史诗级的登月直播,而50年后,相片通过另一个窗口将地球上的人们又带到太空。


从人类登上月球到现今,科技的发展让越来越多人能够将目光聚焦于这个星球上。他们利用镜头拍摄记录下不一样的月亮。这些图片不来自于太空,但登月给了它们一个开始。

照片中的天体变化多端,但却同样吸引人的目光。

它可以是在有着微弱光线的新月时被拍摄下的景象,
    △  From the Dark Side,László Francsics

或是变幻的,散发着诡异的光线

     △ Blood Moon , Jim Nickelson


它也甚至可以是彩色的,月亮海之中,这颗星球显得浪漫而多姿。

     △ Inverted Colours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Mare Serenitatis and Mare Tranquilitatis,Jordi Delpeix Borrell


把它平铺开来,像是一张来自太空的地毯。
     △ CGI Moon Kit,NASA
时圆时缺,却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 Unsplash, @Aron Visuals

     △ Unsplash , @Mark Tegethoff

偶尔在白天出现,也会突然给人惊喜。

     △ Unsplash ,@brenofreitas


但影像更为重要的或许更在于它给人类提供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也因为此有人说,「登月最大的发现实际上是地球」。
因为登月,人们看清了地球的全貌。迄今为止,最为震撼的地球“全身照”,都与登月有关。无论是《地升》或是《蓝色弹珠》,它们都是宇航员们在绕月飞行与奔向月球轨道之时所拍摄的。
想到曾经有人类站在这颗星球上,月球或许也并不是那么遥远。通过影像,好像人类与这颗天体的距离能够产生某种奇妙的关联,在心灵上更近一些。

      △ Unsplash , @silverformymonsters



秘 密 的「月球博物馆」

从古至今,月亮与和与和月亮有关的一切一直都是艺术家们所追随与表达的主题。但每一个个体的感官与思索又是完全不同的,同一个主题之下饱含着多样的表达形式。

你可以看到像Luka Jerram一样的艺术家,将月亮「共享」给公众。带着自己的装置艺术,行走在世界各地。将月亮放在各个地区进行展演。




你也可以看到如赖巍一样的艺术家,将自己心中的月亮与思索表现在画布上。画一组与月亮有关的图像,每一张画作都像是一首诗歌,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

 赖巍说:

“从2018年8月16日,到2019年8月16日,在这整一年的时间里,我一共画了118个月亮。

大家都问:‘你为什么画月亮?’

我总觉得生命不完满,月亮就是来抚慰人心的。”



 我想用月亮来纪念我的父亲。

  他一生辛劳,我要把这世界欠他的温柔都还给他,也把他一生欠我的温柔都还给我自己。”


 “在我好奇的宇宙里,月亮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我们永不孤单的温暖,黑暗里最剧烈的希望。从小,我看到它时,就安心。”



甚至更酷一点,你可以看到有人在月球上偷偷建了一个“小型博物馆”——是的,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呢。

1969年11月14日,阿波罗12号任务发射,这是人类的第二次探月之旅。但这不仅仅是一次探月工程,更是建立了世界上最为独特艺术博物馆。

在登月舱的腿上,被秘密地绑上了一块小小的陶瓷薄片。这块薄片最终被带上月球,成为了人类“非法建立”建立的“月球博物馆”。


 “月球博物馆”的晶圆片尺寸为0.75英寸(19毫米)×0.5英寸(13毫米),与铅笔芯的厚度大致相当,非常小。


上面有六幅20世纪60年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69年,美国宇航局负责公共事务的助理局长朱利安·舍尔对《纽约时报》说:“我不知道这件事。如果他们真的通过某种秘密的方式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我希望这幅作品能代表当代美国艺术的最好的一面。”
至于月球上到底是否存在这座博物馆,也许唯一的方法就是到达月球,一探究竟。不过……也许你这辈子都不会去参观这个“走私”建立的博物馆。


 最 后 的 想 象 力

“今夜的月色真美。”夏目漱石说。

 Fukuōji Kazuhiko ,日本

千百年来,望月的人从卧居室中的诗仙李白,变成了高楼大厦中的都市人群。但月亮却似乎一点没变,它似乎永恒的悬挂在天边,在不定的夜晚勾起人的情思。

文学家们关于月的记忆,有关于纯真、的童年岁月。

林清玄的月亮,清澈透明,带着童年田野间的清甜与自然气味。

    Nicholas Hely Hutchinson ,英国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

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平松礼二 ,日本

而毛姆笔下的查尔斯,有着自己心中可以为之追逐的“月亮”。

尽管被许多人形容为极端、疯狂的“理想主义”,但文学的主题,尽管有所夸大,终究是来源于现实。

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中挣扎徘徊,摇摆不定。查尔斯追逐“月亮”的勇气与光芒才是最为动人之处。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梵高,星空

月亮不只照映人间事,人类赋予它幻想。在想象的世界之中,人类能够走到更远的地方,遇见前所未有的体验。

除了《银河铁道之夜》,卡尔维诺的《月亮的距离》,也饱含着无尽的幻想之美。

「我们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我们在船上带了一架木梯, 一个人扶着梯子,另一个则爬上去,还有人划浆,把船划到月下,所以需要几个人的配合。」

 Blue Gallery,月亮是蓝色的

「爬在梯子顶部的人在小船靠近月亮时吓得大叫:“快停住!快停住!月亮要撞破我的头了!”那种感受真是难以言表:月球这庞然大物,表面上满是尖尖的突起和深深的凹裂,好像就要压到自己身上。……」

 Sydney Long

「是的,月亮有一种撕扯你的力量,当你从地球向月球过渡时会感到这种力量。你必须迅速抓住鳞片,像翻跟头一样,纵身一蹿,两脚就落到月亮上了。

从地球上看,你是头朝下倒挂着的,可你自己却是和平时一样正常站立着,唯一奇特的是眼前看到的是一汪海水波光闪闪,小船上的伙伴们都手足倒置,像是葡萄串倒挂着。」
 左,梵高《路上散步的人》;右,梵高《新月之下散步的夫妻》
「现在,你们会问我们去月亮上究竟要干什么,我这就解释给你们听。

我们是去取奶的,用的是一把大勺和一个大木桶。
月乳是很浓的,像是一种凝乳。这种月乳是当月球掠过地球上的草原、森林和沼泽地时,受月球吸引而飞到月亮上的那些东西在鳞片之间发酵而成的……

「只要将勺子伸进鳞片之间,就能伸出满满一勺这种珍奇的乳液。当然,它不是纯净的,含有不少沉渣……」

看了这么多,在这样的日子里,不如去月光下温一壶酒吧。
即使你是在人生至暗的时刻,一片月光,也能得到安慰。

我用我的月亮

祝福你

中秋快乐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