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人匠心,指尖上的陶艺!

 miaomiao0440 2019-09-12

“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这是清代诗人郑风仪在《浮梁竹枝词》一诗中描绘的昌江两岸的夜晚风光,从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清代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发展不仅依然如火如荼,而且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来景德镇学习制作陶艺的匠人。

窑火通明的两岸,昌江河水奔腾不息,夜半惊醒的人,想起自己刚刚在梦中梦到了还乡的模样。

其实不仅仅在清朝年间,在当下,来景德镇学习陶瓷工艺的人,仍然不在少数。他们有在景德镇读完大学毕业后留在景德镇的,有外地陶艺家来景德镇进修学习的,当然更多的,是那些因为某些原因爱上陶瓷,从全国各地赶来,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学习陶艺的陶瓷爱好者。

对于这些没有一点基础的人来说,想要学好陶艺,他们往往在景德镇一待就是三五年,有些甚至更久。

任何一门技艺的熟练掌握都不是那么容易,在那些精美的陶瓷背后,匠人们的付出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取巧。稍不留意,一个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陶器,可能就因为一个瑕疵而毁于一旦。

而在我们赞叹那些匠人们炉火纯青的手艺时,我们更多的只是在担当一个看客的身份,并不曾想到,在这炉火纯青的手艺背后,他们流下过多少的汗水,又错过了多少个春秋更替的花开花落。

了解更多

再一次,被新中国567色釉精品深深诱惑!

骄傲 | 1131名陶艺家同场献艺,景德镇创造了新的吉尼斯纪录!

这件事在景德镇非常火,来过的人才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